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王维:明月禅心,诗中有佛


   日期:2011/3/2 10: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中不仅有画,还有座佛。

王维以诗才闻名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当时有“天下文宗”之称,他的山水田园诗更是境界奇佳,与孟浩然等被人们称为“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早年即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信奉佛教,随着政治上遭受挫折,思想趋于消极,晚年更是奉佛长斋,衣不文采,居蓝田别墅,与道友裴迪往来,“弹琴赋诗,傲啸终日”,正如他自己写的:“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后期的不少诗作对现实几乎无任何积极反映,佛老消极思想浓厚,有的甚至充满了佛空无寂灭的唯心哲理,在他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得到“诗佛”的称号。“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宋张戒的话很好地概括了王维隐逸的独特之处,也是他人生最大的特色。

佛教影响了王维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他的一生与政治似远似近,对社会似亲似疏,对自我似执非执,他的人生是这样,诗与画也如此。考察当世一般的诗人,一般人只将佛境当作人生调节的手法,与现实,则是丁是丁,卯是卯,王维则不是他将佛引入人生,追求佛境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的合一,佛境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佛境合一,佛教深深地融入他的社会生活、政治追求、艺术创作中,达到了政、艺、禅三位一体。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有座佛在其中,王维的禅心可以从他的许多诗中得到明证,如“清浅白石滩,绿蒲尚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王诗的禅理佛趣可以说是俯首即拾,触目菩提。

在王维的诗中,经常看到“空山”这个意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淄。(《积雨辋川庄作》)

所谓“空”,佛家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而没有实在的形体。《维摩诘  诸法言品》:“何以为空?”对曰:“空于空。”由于王维特殊的人生经历和高超的悟性,他很好的理解了“空”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过去(因)和将来(缘),不必在意它存在,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诸行无常”,一切皆空,因而山与所有事物一样是空的,是为“空山”。

一些佛教徒本身就是大知识分子,如王维,他们我行我素,随遇而安,流觞曲水,吟仰啸歌,或防浪形骸于天地之间,或传经布道于百姓之中,或寄情于山水,或隐身于民间,他们的人生态度,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更是“空、无”精神的折射,故常将人生寄情于山水和游仙访道之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王维       佛教徒)(五明学佛网:王维       佛教徒)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下)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上) 

 成观法师: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 

 成观法师:佛教徒:反叛命运的人 

 万行法师:佛教徒如何看待财权观 

 道坚法师:佛教徒不是偶像崇拜者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请施庄为寺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王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幹和尚进《注仁王经》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