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孩子顶撞父母怎么办


   日期:2011/3/7 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言九顶是结果 原因在哪里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诲我们的时候,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去领受。古代的君子是“一言九鼎”,而现在的孩子都是“一言九顶”,这个顶是顶撞的顶,就是对父母没有恭敬之心。孩子为什么会一言九顶?因为我们对父母讲话也没有恭敬心,我们也常常向父母顶嘴,上行下效,无意当中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坏的榜样让孩子学去了,所以做父母的在长辈面前的一言一语不可不慎!

   
顶撞争辩不能解决问题

    很多朋友说,父母讲我的错误,很多都不是事实,所以我要解释一下。父母在教训我们的时候,情绪有时比较高昂,你再回嘴辩驳,只会让情况愈来愈糟,可能父子之间就会吵起来,所以此时应该静静聆听。

    现在人喜欢辩驳解释,都没有去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即使父母确实错怪你了,你还是要忍下来,等父母情绪稳定了,他会觉得自己太过分,可能还会主动削水果给你吃,主动过来跟你聊两句,意思就是没事了。

   
父母教须敬听也要凭智慧

    父母对你的责备,你不回嘴,对你的误会,你也能平心静气接受,你处处都能忍,父母会愈来愈佩服你。如果你赢得父母的尊重和佩服,往后你跟父母讲话,他们就能听得进去,所以要沉得住气!这就是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但是“父母教,须敬听”也要视情况而定。譬如,你的父亲有心脏病,他看到你就骂得很凶,你应该赶快离开,不能让父亲更加生气而使他的心脏病发作,否则就是大不孝。所以,求学问要学得很灵活,念念要为父母着想,你就知道当下应该如何进退才是正确的。

   
曾子受杖是不孝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的责罚甚至于体罚,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欣然接受。自己要想想为什么父母这么生气,我们的过失在哪里?有一次曾子犯了错误,曾子的父亲很生气,就拿起一根大木棍打他。曾子遵循了“父母责,须顺承”的教诲,所以父亲打他的时候,曾子一动也不动的让父亲打,结果出力过猛把他打晕了。这件事传到孔子的耳中,孔子就跟学生说,曾子这样做是不孝。因为父母生气时,情绪不容易控制,假若失手一棒打到致命,儿子死了,谁最伤心?父母。所以,孔子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就是拿小棍子打可以乖乖接受处罚,用大棒子打时就要跑,如果不跑就是陷父母于不义。学圣贤学问要能灵活运用!

   
令孩子明白父母责备他的用心

    我问过小朋友,假如被父母处罚,内心是什么想法?或是你的孩子被你处罚之后,他是什么想法?孩子最多的答案是“好衰!被父母骂,下次做错事不要被看到就不会被骂了。”这样好不好?孩子的心理,我们要敏锐去观察,才能引导他正确的态度。当老师的要帮父母说话,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份爱心。我问学生:“一个人发了脾气以后,会不会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没见过!发完脾气之后,身体会觉得疲累,因为一发脾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要三天才能恢复,所以发脾气对身体是有很大的损伤。

    为什么父母知道发脾气对自己身体不好,还是要管教你?因为怕你不学好,怕你人生没有建立正确的人格、态度,为了你好,宁可伤害自己的身体也要教育你。所以,你要体谅父母的用心,要对得起父母的教诲,往后绝对不能再犯。要学习颜渊的德行,做到“不贰过”,下次不会再犯。我们应该抱持着挨骂就是换得进步的心态,每次被教训之后,就想我一定可以再进步,要赶快导正过失。孩子被教训之后,能有如此的心态,就能珍惜机会提升自己,不是情绪化,而是能用理智来面对事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