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口业警示集 3(第一章总说 三、话多有害)


   日期:2018/7/20 1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 话多有害

  1 伤神散气

  ○我们一定要养气,不要生气,你要修养你这个气。所谓“栽培心上地,涵养性中天”,这都是养气。你想养气呀,你要把法不丢了嘛,我告诉你们一个最重要的要紧的法门,你们听呢,也好;不听呢,也没有关系。不过我要告诉你们,什么呢?你若想养气嘛,就不要讲那么多的话。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

  ○为什么闭嘴巴重要?修道人都知道的一句话:“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 一个人爱说话,经常用嘴巴,一定会短命。 (南怀瑾)

  ○“或多言论,或久寻思,令身疲劳,心不得定”,这是第十“多言论等”。或者是这个人多言论,这话匣子一打开没得完,一直讲一直讲,它就使令你劳神,使令你伤气。这个气会丧失,一丧失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就感觉到不合适,就会感觉到。不要说一般的人,你就是讲解佛法也是一样,你说多了就伤气。伤气,静坐的时候就不自在。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观不来,你一定要将就它休息一会儿,叫它让体力恢复过来,然后再去静坐才行,才可以。 (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141集)

  ○《西游记》里有句话言:“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就是说,讲话不谨慎,好讲大话、假话、废话,易于伤神散气。此外,讲话过多,则言多必失,就可能会滋生是非,引起烦恼,就会进一步伤神耗气,影响身心健康。古之善养生最重视对神气的养护,主张精神内守,寡言静养。 (潘明环《十六气养生诀》)

  2 招灾惹祸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忠孝良方》)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子《治家格言》)

  ○讲话特别要注意,一句话是两面刃,害自己也害人家,你以为自己会玩嘴巴,你倒霉统统是自己玩嘴巴玩出来的。庄子明白告诉你:“言者,风波也。” (南怀瑾讲述《庄子喃哗》)

  3 障碍修行

  ○说话多了,有五项坏处:一容易起误会;二起摩擦;三搬弄是非;四退道心;五失定力。 (智谕法师《夏雨清凉节要》)

  ○在家里接个电话,碰到了熟人,电话一接讲不完,讲了几个小时都讲不完。众生的习气太重了!碰到自己喜欢的话题,碰到自己喜欢的人,三个小时、半天也聊不完,聊了以后得到什么?什么也没有啊,就是人我是非。哪个法师长得比较庄严,哪个道场吃得比较好,哪个道场不如法,哪个道场很乱,这些居士怎么样,讲来讲去没有一句营养。所有众生的毛病就是放纵自己,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身口意。然后在家里始终认为念了两三句佛叫做了生死,谈何容易呢?对不对?把这个了生死看得太简单了!放纵自己的习气,以为是洒脱自在,这个就是错认修行了。 (慧律法师答如何对治修行中的懈怠)

  ○在厨房,也不要讲那么多的话,今天比较好一点了。喔!前两天我到厨房斋堂那儿,听那个厨房就像个市场一样,大家在那儿,哦!大声大喊的,这个卖萝卜,那个卖白菜,那个卖土豆,那个卖蕃薯。在那个地方大喊大叫,这像一个什么?这简直的把佛也忘了,法也忘了,把僧也忘了,在那个地方尽胡闹!

  你就算在厨房,也不需要这么大喊大叫,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一点儿都没有修行人的一种本份了。那么我这一注意不要紧,变成宿舍那儿也是像个市场一样,无论什么地方,都是在那儿吵吵闹闹的。这些人就是在那儿讲话,讲来讲去都不知道讲什么。修行人不能寡言,那就不能修行;你不能养气,就没有法。所以“法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可以很容易随随便便就把这个法都丢了。你若尽讲话,那就是把法都丢了。

  各位!我近来也不愿意管闲事了,但是我一看,这真是糟糕,真是不得了了!再要这样子,万佛城就变成……这个无赖一天到晚尽在这儿吵架,你说这个怎么办?难怪佛现在也不愿意在这儿了,菩萨也都离得远远的,不听你们这些尽在这儿讲长讲短、讲这个讲那个的。

  到了万佛城,谁和谁不是不讲话,有要紧的事情可以讲;不是在那儿尽冲闲壳子。哦!没有事,我很寂寞了,我找一个人去冲冲壳子,那不要紧。可是你这一冲壳子啊,这一讲话,把什么法都丢了。你法都丢了,那你看你还修什么道呢?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

  ○真学道人,无剪爪之暇,安有功夫说闲话。 (《莲公大士净语》)

  ○“口业”是咱们僧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平时在家人也都是容易犯口业。你看在家人,比如农民吃饭的时候,端个碗也得说别人过失;有什么新闻,甚至跑到外面,也都说一句,不说不行。不说,那嘴巴把不住,不说心里就不痛快,非得说。所以平时养成爱说的习惯,再加上有时候遇到有些困难的事情,遇到一些不平啦,越说他就越厉害,造业太多。

  就像这些事,这是修行中最大的一个漏洞。你如果能够做到,别人无论好坏都不讲,就心里特别的舒服。虽然有时候,你憋得都难受,这心里怎么……就想跟谁说一说,就觉着非常难受。但是你要咬住牙,挺住了就是不讲,(然后)心里是非常地暖和,非常舒服。如果你张口去说了,(功德)马上就漏掉,一说别人的过失,马上就漏掉。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为什么我们总是轮回?总是修道总是不精进?打打坐,修点儿禅定,怎么没有太大的反应呢?有时候你刚修完禅定,张口几句话,“咣咣咣”都漏出去了,就这么漏出去了。等你说惯口以后,禅定的时候,刚想定下来,快要证得无漏的时候,突然你的恶口——禅宗的“漏”,马上就现前。那时候,你想不说也不好使了,因为你的恶语已经说惯嘴了,到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个漏洞,生起了这个法,顺着你的那个漏斗全漏出去了!那时候你想控制它,你想抓,你想咬牙,用什么定力都不好使了,你痛苦万分啊!本来马上就可以了脱生死的事情,甚至马上就可以证到某一个境界问题的时候,你按都按不住它。打一个不好听的比喻,好比你想上厕所,肾脏又不好,裤子当下就湿了,你想咬牙都不好使,它也往外出,它可不容你控制的。但是你要是肾脏好,这种现象就没有了。虽然我们有这些不足的地方,但是由于我们不造口业,就不会造成这种状态的,这也是一样的。由于我们造了口业了,它已经坏了,而且里面已经起了一种漏的根了,在那里摆着,只要你有一点功德,它都给你漏出去。它专门漏你的功德。你有多少东西它就装多少,像个破口袋似的,你装多少粮食都会从这个洞一点点漏出去。所以这个口业特别的重。 (妙祥法师《口业之过》)

  ○观音寺有个老菩萨很虔诚,也很发心地在观音寺帮忙,几乎每天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但是他的嘴巴不好,就是爱说,常常说这说那的,其实心地是很好,就是嘴巴好像管不住,所以我们都有些远离他。有一次他自己就忏悔了。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义工,功德都被自己的嘴巴说没了。”他虽然知道这么说,但是境界现前时,还是改不掉。你说众生的业力是多么的可怕! (观音寺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