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觉与不觉,隔着一个“我”


   日期:2018/9/11 20: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觉与不觉,隔着一个“我”----济群法师

  我执,即妄执有实在的“我”。由此一念之迷,而念念皆迷,以假为真,形成种种烦恼惑业。

  生命的延续,是业的相续,也是心的相续。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心包含觉与不觉两个层面,由此展开截然不同的人生。就简单的二分法,世界有凡、圣之别。因为觉,建立清净的圣贤世界;因为不觉,建立杂染的凡夫世界。

  凡夫所以不觉,正是无明所致。当觉性被无明遮蔽,心便处于黑暗和蒙昧中,看不清世间的缘起现象,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又因为不明真相,而对之作出种种错误设定,并执著于此。其中,我执是最为显著的一个误解。

  “我”是谁?又是什么代表着“我”?或许有人会说,我就是那个名为某某的人,那么,换个名字的话,“我”是否会发生改变?或许有人会说,我就是那个如此这般的身体,那么,当身体还不曾出现在这个世界时,“我”从何而来?当身体化为灰烬时,“我”又去向何方?或许还有人说,我就是我,难道是你不成?那么,为什么不是你的那个,就是“我”呢?你我之间的鸿沟和界限又来自哪里?

  其实,这一切判断都来自“我执”。所谓我执,即妄执有实在的“我”。由此一念之迷,而念念皆迷,从而以假为真,以幻为实,形成种种烦恼惑业。所以说,我执正是构成凡夫心的源头。唯有断除我执,生命才能进入觉性的世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