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海法师:别再抱怨世道不公,是你总给自己挖坑


   日期:2018/10/4 1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的生命有一个盲点,就是将来的老、病、死。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苦。是主动体验人生各种际遇中的快乐、痛苦的来来去去,还是被动接受?在每一种际遇中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当你在梦里都会笑醒的时候,曾经的快乐并未过去;当痛苦不期然闯入你的梦境的时候,痛苦就成为你逃不掉、挥之不去缠绕着你的一种模式。你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正面面对和体验这种苦和乐?问题来临逃避不是办法,何不主动的一次性苦个够?把所有的苦列一个清单,调整一个频道,一样一样体验人生的生老病死,爱别离和求不得,当你是主动的投入和主动去体验面对这些问题时,你会发现,这些苦并不是那么讨厌,反而会成为老师,教会你在面对苦时,可以主动选择不同的方式。

       苦,不是唯一的结果,苦,仅仅是一种生活场景,生活场景可能一样,但是我们的心态和思维不一样,所以,会体验到不一样的苦。这苦,就是你心态和心境的投射和反映。在座的270名营员,人生体验是一样的吗,大家下来可以去分享一下,同一场景下,是不是有多种心态。所以,以前的苦都不叫苦,而是你心态的一种表象。

       我们的思维有时候会狭隘,有一种思维定式和认知习惯,常常看不到自己的内心,认为苦来自于这些场景,是外在的东西给自己造成的,还会认为不公平,往往忽略了由于我们的心态、思维、内心存在着制造苦的机制,存在着这个基因,只是在某种场景下触发了这个制苦的机制,陷入了自己造的苦的思维模式。

       于是,坑爹、坑娘、坑同事、坑朋友……其实这些都不是坑,最大的问题是在坑自己。你想想,一个连自己都坑的人,会不坑别人吗?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于是,在实际生活中,在亲密关系中,有人便会提着一把爱的屠刀,砍向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爱人,同时义正辞严的告诉对方,我为什么不去砍别人,不去管别人?因为我爱你呀!你要为我这么管你而感到三生有幸!这不是人生的盲点又是什么呢?

       由于看不到自己的苦、恶的认知模式,便会陷入这种“坑”的自我内在模式的死循环中,把自己身上的这种模式体现得淋漓尽致,并用自己的苦和恶去坑至亲至爱的人。当我们通过这种体验,学会向内求、内觉而使苦成为良师,当认识到苦是人生的老师的时候,才会理解什么是“苦集灭道”的含义。

       给自己假设一种场景,让自己处于病、老、死的每一个场景中体验,用佛法去体验,用一种自新的思维去体味,你的心理、心态就会有变化,你会看到曙光和希望,走出那种习惯模式。当你打坐时,把这些东西拿去体验,看看是不是可以豁然开朗,从而找到人生的良方,可以把自己的苦和恶调整一个频道,调整到快乐的频道,破除我执、远离颠倒梦想,找到善的存在。佛教,帮我找到了这扇门。

       一种恶的模式,对应一种内心机制,不是别人让你苦和恶,是这个场景激发了你内心的苦和恶的模式,男、女都一样,都会存在某种狭隘的东西,人以类聚,你能遇到这样的人,是你的气质吸引了这种人。你是不是能够义无反顾勇敢的投入、深刻的去体验一把,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幡然悔悟,在内心发现苦的模式不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模式,不能一味的去压制,要主动去解压。明白“苦集灭道”的自身个体的感受。积是什么?就是你是可以自己重新编程,从曾经陷入的水深火热的制苦的心理模式中解脱,解除执着的内心机制。要知道,这一切都是一种假象。体验灭道之苦,要回到自己内心的修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为什么是自强不息而非别人强不息呢?简单意义上说,就是:求人不如求己。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发现了你心里的漏洞了吗?你找到了你性格上的漏洞了吗?你给自己打补丁了吗?去找自己的心里上的漏洞而不是世界的漏洞,从而点亮自己快乐模式的智慧的心灯。

       怨天尤人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浑身充满了负能量,也仅仅是世界上的一个僵尸而已。

       三天的体验营生活很短,但是只要你用心,你一样可以体验到苦与乐都来自内心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你喜欢的美女或者帅哥,其实与别人无关,只是投射了你的某种审美观点。如果在三天内你能找到可以打击自己内心习惯的模式,那么这三天就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所谓的苦和乐,都是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知识、体系都是需要体验的,要在不断的体验中去认识苦乐的真假、虚妄。苦不是真的,乐也不是真的,都是由自己的知识体系虚拟过来的。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真不假。在人生的中道中体验恰如其分的真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世道不公       智海法师)(五明学佛网:世道不公       智海法师)  

 智海法师:人间佛教的修持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九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八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七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六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五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四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三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二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一 

 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