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观经四帖疏》玄义分


   日期:2018/11/19 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四贴疏讲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和会门之会通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一)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

  上回我们探讨到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门和会门的第六小段,“会通二乘种不生义”。我们前面探讨完三个问答,尤其是第三个问答“凡夫入报论”很重要,我们用了三回的时间,向诸位报告过了。今天我们来看第四个问答。疏文。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

  【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以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这一问答是延续前面“凡夫入报论”的问答,因为前面凡夫入西方报土,已经道理决定,后面这个问答,就是要提出疑惑的地方。什么疑惑呢?就是凡夫与小圣人为何能够往生西方佛国。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那现在说凡夫与二乘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与《净土论》相违背,这要如何解释呢?这一问的意思就是如此。

  善导大师在疏文回答说“子但诵其文”,“子”就是你的意思,“但”就是只有的意思,“诵”是读诵的意思,“其文”是指《往生论》“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论文。“不窥”这个“窥”就是探讨的意思,“理况”就是二乘人不能往生的道理状况。“封拙怀迷”,这个“封”是封闭的意思,“拙”就是笨拙的意思,“怀”就是怀疑的意思,“迷”就是迷惑的意思。“无由启悟”,“启”这个字是开启的意思,“悟”是体悟弥陀本愿力的意思。

  这段文把它综合解释,意思就是说:你只有读《往生论》“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论文,不去探讨“二乘种不生”的道理,而且还封闭自我,内心笨拙,有怀疑、迷惑,所以无法开启体悟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

  在此,善导大师疏文的开示,有其意思说:凡夫众生就是因为执自己修行,自力测度经论的意思,因此才会产生怀疑、迷惑。假使站在法——南无阿弥陀佛救度的立场来看,凡夫与二乘的圣人往生,这个怀疑迷惑的心就会消弭。凡夫自力执著,往往依文解义,所以怀疑佛力、迷惑佛力,在圣道行者而言是非常的普遍。善导大师在《四帖疏》,一再引经据论,欲破除凡夫对自力的执著,破除凡夫疑惑佛智的心,所以下面善导大师引佛经教理来作证明。证明的目的是消除众生的疑情,所以疏文才会用“却汝疑情”,“却”就是消除的意思。

  在〈玄义分〉的疏文,从前面研究到现在,善导大师所有开示的妙理,无非是要破除众生的疑惑之心,所以在第六门和会门的疏文,也说得特别多。众生疑的烦恼很重,所以祖师用心良苦,一而再、再而三的开示,也无非要让我们安心念佛,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救度,称念六字果号,内心自然就安稳、安定、安心。

  善导大师引用《观经》下辈三人佐证说:二乘人与凡夫确实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是指在他方世界的女人、根缺之人、二乘人,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仰承阿弥陀佛的愿力,纯一菩萨大丈夫相,就不是女人之相了,就不是根缺之相了,就不是二乘之心。

  引用《观经》下品上生说:“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众生遇恶缘,造作恶法,还没有惭愧心,这种人叫做愚痴的人。“如此愚人,在临命欲终之时,才遇到善知识,为说大乘教法”,这就是逆恶之人临终遇善。平生遇恶缘,临终遇善缘,遇缘不同。确实凡夫众生就是如此。在我们台湾晚近的在家大德李炳南老居士讲经说法,也经常开示一句话,“凡夫如果不在佛缘、法缘,就会在俗缘、恶缘。”确实我们学佛修行,目的就是为了要解脱生死,我们的身心是每天安住在佛缘、法缘还是安住在恶缘、俗缘?如果是安住在恶缘、俗缘,往往就继续在六道轮回,受苦受难。我们多用功、多拜佛、多念佛、多诵经、多持咒,将自己身心安住在佛缘、法缘,自然每天道业就精进,福慧就增上。

  所以有心修学佛法的人,无论修哪一宗、哪一派、哪一法,都是要精进用功,不可以懈怠。精进是六度波罗蜜之一,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本愿,同样也要精进用功念佛。我们本愿山弥陀讲堂在家菩萨,信愿都要求他们,如果时间上做得到,每天念佛至少一万声、二万声;若要上班工作,没有那么多时间的人,至少要作早晚功课,念佛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是我们每天增上菩提必要的修行。若不用上班工作,不用照顾家庭,有时间的人就要多念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当来往生西方毕竟成佛以外,现前还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的利益,所以精进用功是无论哪一法都是要如此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观经四帖疏)(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观经四帖疏)  

 张秉全居士: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略释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三、往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