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


   日期:2018/11/25 16: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但凡有所期望,都是心之所向的成因;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我们的烦恼之一,就来自于这种向外不断攀执的心念。对于未来有很多的假设和既定。

  我们都会有很多浪漫主义思想,对未发生的可能性,构造了非常多的“宏伟蓝图”。有梦想,怀揣着希望,是好事。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心的作用。当心念不断向外扩张,并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期望的假想时,我们就很难去察觉并注意,念头与念头之间的间隙所在,就会给不断滋生的杂念,奠定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否定无常的存有性,而坚定持有,并在感知上去认同,一切事物都具有恒常且坚固的认知。认为有恒常,那么就会有很多的期盼,希望一切事物的运行轨迹,都能按照我们期盼和规划的方向去发展。可无奈的是,在我们还不理解无常之前,且一厢情愿地对于恒常有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时,总会遇到非常多的挫折,非常多的事与愿违,和非常多的求不得苦。于是,我们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且非常无辜地认为,自己的期盼并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总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呢?

  过分忙碌于堆积杂念,这就是心有所期、心有所盼、念头不得停歇的副产品。一念未平一念又起,杂念丛生,因此我们所有的认知,都建立在颠倒妄想的基础上。内心的本俱清明,被一个又一个连环式的有所贪着和有所求的杂念遮盖。在对于一切事物为恒常的错误认知中,被无常的现实一次次击碎。然而我们并不自省,也不去深思,于是继续不断地心有所想,心有所期……然而,我们一切的妄念在无常面前,都会不堪一击的。可是我们无法控制内心的贪着,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地仍然不得停歇。在这样的循环之下,我们有很多的有所畏惧,有所恐慌,而且有更多的患得患失。因为期盼,本就不会事事如愿,但是我们又把一切的认知理解为恒常,那么在以错误的理解事物为恒常的基础上,却被事物是生灭的法则一次次还击。本来我们的内心有所期盼,就如空中楼阁一般,一次次碰壁之后,内心的不安全感剧增,于是又构建出无数个期盼和设限,想要保护我们内心的恐慌和没着落感,这样不断地错上加错下去,就会让我们在一生当中,感受到太多的求不得苦,和患得患失的忐忑。

  在藏区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偷,有一天偷了一袋麦粒而感到得意。他将谷物吊挂在床上方的天花板上,因为他觉得那里最安全,老鼠和其他动物偷不到。之后,小偷便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开始在内心盘算:“我要把这袋麦粒卖给一个人,之后我就可以带着这些银两,再去买卖其他的东西,之后继续买卖下去,这样不久就可以发财了!有钱之后,我就可以娶媳妇成家,就会有个儿子。可是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就在这个小偷望着窗户边升起的月亮,畅想他未来的儿子叫什么名字的同时,一只老鼠正爬向那袋谷物。这时,小偷望着月亮突然想到:“我的儿子就叫达瓦吧(藏文指月亮)”。这时,那只老鼠咬断了吊着谷物的绳子,袋子掉落到小偷身上将他砸死了。

  我们内心没完没了的期望,很像这个小偷,畅想一个又一个自欺欺人的画面之后,却被像老鼠咬断谷物袋绳子的无常事实一般,破灭我们一次次梦幻式的假想。所以说,吃了亏之后,大家要学会长记性。轮回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被生灭法所笼罩着的,不是我们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累积,就能左右的。而我们的期望值,往往和我们的愿力又是两回事。因为,内心的有所期望,是介于贪心的作用,又处于不断为巩固自我为出发点,去累积保护自我的噱头。我们所说的如诸佛菩萨们救度苦难众生的愿力,都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全然的奉献与不离不弃,这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妄念丛生,也是我们不断陷入轮回的导火索,因为妄念的存有,就一定会有贪嗔痴慢疑的相辅相成。我们因为妄念的滋生,不仅在各种苦中沉沦,而且带着期盼心的作用,除了累积保护自我的筹码,缓解各种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外,只会一无所获。但是,在对于心的妄念主导,能稍加识别之后,就可以试着放慢我们不断增加心有所期的频率,给内心的期望值做做减法。用修行的方式,无论禅修、大礼拜,或持咒做功课等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修行在外显的数量上去努力,都是为了减少内心妄念起伏的过度作用力。通过修行的精进,我们会逐渐发现,内心妄念的起伏没有像从前那么频繁了,而且内心通过妄念所设计和期盼的向外作用在渐渐削弱。当发现内心相对于以往过分有所期盼和有所求心的作用,感觉妄念的期望值在渐渐降低之后,我们会偶尔体会到念头与念头之间,存有间隙的清明和内心透亮的宁静感,而且,以往的患得患失会减少一些,内心的不安全感会被充实和平稳所替代,内心不再感觉像从前那么“贫苦”不堪了。所以,当内心的期望值被降低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踏实和知足常乐的真实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看破放下)(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看破放下)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仁焕法师:看破放下把命放在终点上 

 净慧法师: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七讲 看破放下自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