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日期:2018/11/30 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谓“漏”,即有缺陷、不圆满的。就像杯子上有个窟窿,会使倒入的水不断流出。只有完好无漏的杯子,才能装入满满一杯水。“无漏智”即圆满清净的智慧,可以消除一切烦恼痛苦。修行,正是为了开发这种究竟圆满、无量无边的智慧。

  佛说“以苦为师”,当我们正视生命中所有不如意的时候,就会生起一种勇猛的悲心。顺着苦难的脉络,探究真实的内在,这就是修行。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逃离,过多的干预只会留下牵绊。不悲不喜,从容是真,只有选择微笑地面对,才能有微笑的结果。记住,勇敢而乐观,才有智慧的产生。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意译智慧、知、觉。旧译又翻为道。菩提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说明菩提之内容,及证取菩提的实践修行方法。佛教的礼拜对象,即为获得菩提的觉者,即佛陀。

  所谓“烦恼即是菩提”,是告诉我们,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烦恼是什么?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一个念头、一个妄想,其产生离不开众多因缘的和合。当我们看不清这些因缘时,烦恼就产生了。若能在众多因缘中保持智慧观照,烦恼就无从生起了。所以,烦恼到底会不会成为菩提,关键在于觉或不觉。不觉,就是烦恼;觉了,当下便是菩提。烦恼没有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菩提同样也是如此。只是烦恼生起时,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显现时,烦恼则烟消云散。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理解       烦恼即菩提)(五明学佛网:理解       烦恼即菩提)  

 其它:佛学的基本理解(乐崇辉)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楼宇烈教授:呼吁理解佛教 

 许智铭居士:谈本有今无和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 

 仁清法师:如何正确理解“一门深入” 

 仁清法师:如何理解“精进”修行 

 张秉全居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一、烦恼即菩提 

 明奘法师:尊重包容理解共进 

 王雷泉教授:禅宗对“烦恼即菩提”的阐释 

 仁焕法师:理解“信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