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义辉法师:末法时代的状况是什么样子


   日期:2018/12/18 18: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

  下菩提种,就像我们种地一样,一个菩提种下种下去,我们种地是不是要用犁呀?佛的名号就是犁。去耕耘。有句话说: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念佛不要管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佛,什么时候才能成佛,不要去管,只管老实念佛就行了。打坐修行的人,不要管什么时候才能开悟,什么时候才能见性,只管老老实实打坐就可以了,把心守住就可以了。

  比如种个黄瓜的种子,也不浇水,也不除草,也不耕耘,坐在地头上,扇着扇子,等着收获,等着摘黄瓜吃,你都不耕耘,哪里有黄瓜去摘?是不是?

  所以说因地要下功夫的,道果才能增长成熟,乘大愿船,西方净土决定往生,这就是发菩提心的第九个因缘。

  云何令正法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

  为什么要令正法久住于世间呢?因为释迦牟尼佛,从无量劫以来,从最初发心以来,为了谁呢?为了我们众生。

  从《华严经》看,菩萨都是为众生。我们看《华严经》八十一卷,最后一卷是什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我们整部《华严经》都可以叫作《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菩萨行愿品》。

  为什么把这一品放在最后呢?他有他的用意。我们前面看了那么多的菩萨在修行在证果,最终讲《普贤行愿品》,说你发菩提心,如何去发?要“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品》就讲,如果菩提心离开众生,你为谁发?没有众生,菩提心没有意义。

  所以说佛从无量劫以来,从最初发心开始,都是为了我们众生来发菩提心,修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像刚才为讲的舍利弗的公案一样,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考验,很多这样磨练自己的机会,但是佛陀没有退失,所以佛陀证得佛果。舍己利他,不辞劳倦。难忍能忍者,代诸众生,受无量苦。因此佛能自觉觉他,觉醒圆满。

  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正法像法,皆已灭尽;仅存末法,有教无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义?僧是何名?衰残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觉泪下!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觉之后,开始历经四十九年的化缘——这个化缘不是一般所理解的那个化缘,拿个钵要点吃的,不是这个化缘——这个化缘是指,佛陀成佛之后,度多少众生,说多少法,都是因缘,他要把自己的任务统统去完成。在过去生修行的时候,很多有缘的众生,给人家承诺,说我将来成佛之后,一定要先度你。类似这样的因缘。就是教化的机缘。从始从终。先转根本法轮,一直到最后入于涅槃。

  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佛教传到中国两千年了,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是佛灭度后过了几百年之后佛法才传入到中国来的。省庵大师是清朝的人,刚好是佛灭度后两千四百年左右,他那个时候属于末法时代。末法是什么概念呢?是有教无人。虽有如来的教法流通于世间,无有信解修证之人,而且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竞争人我,尽逐利名。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你看我们现在的佛教,看起来轰轰烈烈,看起来场面浩大,动不动搞一个法会千人万人,请多少高僧大德,都在搞,看起来蒸蒸日上的感觉,看起来佛教繁荣昌盛,但其实呢?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尽逐利名,都在竞争人我,你办三百人法会,我要办五百人。你今天升座,我今天要升大座……

  举目滔滔,天下皆是。

  比如有人问,你们佛教有多少信众?这个没办法统计的。假如明天财神要开光,可能来五千人。那么这五千人当中做一个考试,有多少人知道真正的佛是什么?大家都说知道,佛就是如来佛祖。其实如来和佛祖是一个概念。法是什么?不知道。僧是什么?就更不知道了。如果知道僧是什么,就不会被假和尚假喇嘛骗了。

  义辉法师《劝发菩提心文》节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