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法师:念佛与阅经读论是什么关系?(412-414)


   日期:2018/12/31 20: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内容:

  412、看经有哪三种目的和三种方法?

  413、念佛与阅经读论是什么关系?

  414、如何拜经?有何功德?

  412、看经有哪三种目的和三种方法?

  开知见:易明了而契机。作功课:须专一而至诚。种善根:则三藏同而无分彼此。

  又看经有为种善根,有为开知见,有为作功课之不同。为种善根,则三藏同,无分彼此。为开知见,则取其易于明了而复契机者。为作功课,则专心受持一种二种,至诚恳切,蓦直看去,解也不分别,不解也不分别,看之久久,即当业消智朗,障尽福崇。(《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七第853页复周智茂居士书七)

  413、念佛与阅经读论是什么关系?

  念佛之人阅经读论,必先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否则会正助倒置,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

  念佛之人,先要识得净土法门之所以,然后遍阅经论,皆足以为发明净土之义,与切修净土之行。若不知净土之所以然,则一经研穷经教,便以经教之义理为高深,以净土之义理为浅近,而正助倒置,或将净土置之脑后。则只可种未来得度之益,决难现生即了生死,预会于诸上善人也。念佛不昏即散,是以泛泛悠悠之心了事之现象。若能如堕水火、遇盗贼,以急求救援之心念,自无此种毛病。宜分做几期,某时研究,某时持诵。研究不得逾限,否则研究觉得有滋味,便成天研究,不但有妨念佛,或恐用心过度,因兹受伤。所谓翻嫌易简却求难,弄巧成拙深可怜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58页复某居士书)

  414、如何拜经?有何功德?

  拜经需至诚恭敬。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还可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所立拜经规矩,理固无碍。若依事相论之,若笼统通拜,当念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法华会上佛菩萨。拜下想礼经偈云:“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想全经放光,及经中所说佛菩萨,各各放光,照触自身,及法界有情。若逐字礼拜,当念一心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某字法宝,拜某字则念某字。从如是我闻,至经尽,皆如此念。然观想一法,大非易事。若理路不清,及心识纷乱,或致起诸魔事。但以至诚恭敬为主,能观则观,否则竭诚致敬,蓦直拜去,亦自功德无量。若汝所立章程,对经礼拜,拜下想偈,及拜起念佛观佛,固不若供经佛前,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68页复高邵麟居士书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法师       念佛与阅经读论)(五明学佛网:印光法师       念佛与阅经读论)  

 张秉全居士:学习《净土决疑论》摘记——印光法师殊胜开示之 

 陈永革博士: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 

 余池明居士:为《印光法师文钞》题词的文化名流 

 余池明居士:略述《印光法师文钞》学习方法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11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10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新白话版9 

 传印法师:印光法师悟道年时考 

 印光法师:修净业者,均当预讲临终助念之益 

 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新白话版6 

 印光法师:瘟疫水火诸灾横事,戒杀放生者绝少遭逢 

 印光法师:人虽至愚,无不怕死,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