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设四重问难,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三)


   日期:2019/1/13 7: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疏三心释】善导大师设四重问难,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三)

  《往生集》是莲池大师所编辑的。莲池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明朝末年四大高僧之一,当时教界第一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非常值得我们信受,了不起的一个祖师。

  所以我们只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一念佛名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一位胡闉念了一天佛号,就能往生了,诸位菩萨!昨天跟今天,你们念了二天佛号了,你能不能往生?那你对阿弥陀佛有没有信心?如果你是阿弥陀佛,胡闉只念一天的佛号,你救度他,那么其他人念了二天、三天,一年、二年,五年、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你会不救他吗?有这样的佛吗?没有吧!不会有这样的佛,念一天救度,念二天不救度,哪有这样的佛!

  那就只剩下众生要不要念佛往生的问题了。你要不要念佛?要不要往生?你要念佛、要往生,阿弥陀佛知道了,将来临命终,阿弥陀佛就带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现前来接引你。如果晚上你打完佛七回家去,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在你家客厅等你了,等着接引你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时候你赶紧打电话,请师父去为你助念:“喂喂喂,师父!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到我家要接引我往生极乐世界。师父!你赶紧来为我助念。”我就会赶紧赶到你家,这时候你就会像胡闉一样跟师父说:“师父!你来的太慢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已经等了好久了。”

  临终要领:先往生极乐世界再说

  如果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了很久了,当师父还没赶到的时候,你要不要先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要!师父教大家要领,这个要领很重要:

  先往生极乐世界再说

  当你打电话请师父去为你助念,我还没有赶到你家,阿弥陀佛来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都来了,这么多佛菩萨在等你往生极乐世界,你要让佛菩萨等吗?先往生极乐世界再说。有没有师父给你助念不要紧,有阿弥陀佛给你助念,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给你助念,够不够?这是法界最伟大的助念团,阿弥陀佛就是法界助念团的团长,观世音菩萨是副团长,大势至菩萨是总干事,这些佛菩萨为你助念够不够?赶紧去吧!(掌声)

  你到了极乐世界,师父赶到你家看到你:哇!怎么死得这么好看,死得这么安详,死得这么慈祥,死得这么眉开眼笑,死得身体这么柔软,死得脸色这么红润,我一定给你鼓掌的嘛。所以我们要死的好看一点,让人家看,知道吗?这样让人家对念佛有信心。

  第二个公案,也是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第二卷所开示的。宋朝有一位叫张抗,一心向善。他发愿要诵大悲咒十万遍,求生净土。年纪六十岁的时候,生病了,一心念佛。张抗告诉他的家人:西方净土就在堂前,阿弥陀佛坐在莲花上,翁儿在金地礼佛。说完就念佛往生了。翁儿就是张抗的孙儿,三岁就死了。

  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在极乐世界的黄金大地礼佛,就是说张抗的这个孙子翁儿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爷爷要往生,看到他的孙儿在极乐世界的黄金大地礼佛。所以将来我们临命终,快要舍报了,我们能够亲眼目睹阿弥陀佛的真身,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真身,也会亲眼目睹我们平常为他助念的人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菩萨。所以如果将来有一天,师父临终了,快要死了,你要赶紧来为师父助念。

  你们来为师父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要跟我开示几句佛法:“师父!你即将要死了,平常你教我们要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时候,我们把平常你告诉我们的佛法道理讲给你听。你这时候要提起正念,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我听到你这样跟我讲,我就赶紧跟着你念佛。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我,我往生到极乐世界了,我就成菩萨了。将来有一天,换你要死了,我一定会跟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身后,现前来迎接你。当你看到阿弥陀佛了,看到观世音菩萨了,看到大势至菩萨了,看到师父了,你知不知道要念佛?知不知道要往生净土?当然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阿弥陀佛会跟你安慰,观世音菩萨会跟你鼓励,大势至菩萨会跟你提醒。如果西方三圣都没跟你讲话,师父也会讲话:“某某人!你快死了,要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跟着佛菩萨到极乐世界,走走走,我们到西方去吧!”那你肯定往生嘛!

  第三个公案,一样是莲池大师在《往生集》第二卷讲的。宋朝有一位叫王仲回,他问无为子杨杰:“经中教人求生净土,而祖师讲心是净土,不必更求净土,如何?”杨杰回答:“你想一想,如果你内心是在佛的境界,没有清净污秽的差别,当然就不用求生净土了。但是如果你的心里是众生的境界,怎么可以不至心念佛、不舍离秽土、不求生净土呢?”王仲回听了之后,有所感悟,欢喜回家,一心念佛。经过二年,杨杰镇守丹阳,有一天梦到王仲回跟他讲:“由于你的开导,我念佛已经往生西方净土了,特地来向你致谢。”隔没几天,讣闻收到了,王仲回在七天前就预知时至,跟他的亲人告别,念佛往生。他走的时候,就刚好是杨杰梦到他来跟他感谢的那一天。

  念佛二年,非常自在往生,一个礼拜前就已经知道要往生极乐世界了。诸位菩萨!念佛殊不殊胜?太殊胜了!如果你好好念佛,从现在开始,二年之后你要舍报了,提前一个礼拜阿弥陀佛现前来为你授记:“佛子某某人,我乘本愿力,一个礼拜后,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这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是不是很高兴?一个礼拜要死了,你心情会很高兴吗?因为要到极乐世界,要逍遥、自在、解脱了,要成菩萨度众生了,当然很高兴。

  但是你要记得来跟师父告假:“师父!我来跟你告假,一个礼拜后我要跟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去了,特地来感恩师父对我的教化,跟师父顶礼三拜。”我一听,你一个礼拜后要往生极乐世界,我可为你高兴啊。再怎么忙,到时候我也一定会去看你,去送你一程,当然最主要的目的,我还要看你怎么死。你一个礼拜后,时间到了,譬如早上八点要走了,早就净身更衣好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死掉了,肯定往生极乐世界。哇!我一定跟你鼓掌(掌声)。太好了!我一定将你平常的修行写成往生的公案,可以度很多人念佛修行。

  师父还是要再跟大家讲一遍,死好看一点让人家看。祝福大家,念佛成佛,往生成佛。南无阿弥陀佛。

  二、三乘来妨 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地前菩萨、罗汉、辟支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这段疏文,就是四重问难的第二重。来问难的是谁?是地前菩萨、罗汉以及辟支佛。第一重问难是凡夫,现在不是凡夫要考验你了,是地前菩萨要考验你了,是阿罗汉要考验你了,是辟支佛要考验你了,你会不会因为这一些地前菩萨、阿罗汉以及辟支佛,跟你讲念佛不能往生,你就受他的影响,心里慌了、怕了?不会!不会,那表示你对阿弥陀佛很有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你要跟来考验你的地前菩萨、阿罗汉以及辟支佛讲:“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我现在对你讲决定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道理。“纵使”二字是假设的话,因为三乘人不论是地前菩萨或阿罗汉、或辟支佛,实在讲,不会障难凡夫。那么现在为了显示对阿弥陀佛救度绝对的信心,假设三乘人来考验,借着这样来显示你对阿弥陀佛坚定不移的信仰,所以用假设的语气“纵使”二字。

  “地前菩萨”就是三贤位的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阶位的菩萨叫贤人,十地位的菩萨叫圣人。修行要进入贤圣地位,是非常不容易。诸位菩萨!不论你是出家人或在家人,请问你是凡夫还是贤圣?如果你是佛菩萨来示现的,你也不能曝露你的身份;如果你是业力流转而来人间,那当然是一个凡夫。凡夫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解脱生死,因为凡夫有一期生老病死的历程,所以对你我还没有解脱生死大业的凡夫而言,我们一生最要紧的,就是念佛往生极乐净土。

  三贤位的菩萨,他们虽然还不到圣者的地位,但是已经解脱生死了;阿罗汉是断见思二惑的圣者,具足三明六通;辟支佛是断除见思二惑,再断除尘沙惑,是一个了不起的圣者。声闻、缘觉、菩萨,这叫三乘。这三乘人数量有多少呢?

  “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引了很多的经论来证明念佛不能往生,你会不会受影响?会不会被考倒?“菩萨都说我念佛不能往生,阿罗汉都说我念佛不能往生,辟支佛都说我念佛不能往生,那我不念佛了。”如果你被考倒了,那你就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不够,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还没有到决定的地位。

  如果你一餐饭要吃两碗白饭才能吃饱,你只吃了一碗饭,请问你的肚子有完全饱了吗?没有!还没有到决定的地步,因为你只吃了一碗饭,大概五分饱而已,所以还要再继续吃饭。把两碗白饭都吃到肚子里了,十分饱了,你的饱就已经决定了。如果现在已经把两碗饭吃到肚子里,有一个人来说:“某某人!你还没有吃饱。”你会不会受他的影响?当然不会!你肚子有没有饱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嘛!你会因为人家跟你讲:“你吃两碗饭不饱,你要吃二十碗饭才会饱。”你会不会被人家一句话把你考倒?当然不会!

  那么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会不会人家一句话就动摇?不会!那表示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非常坚定。

  为什么地前菩萨、阿罗汉、辟支佛还要引经论呢?因为地前菩萨、阿罗汉以及辟支佛,他们还没有到圣者的地位,还不到决了位,因此还要引经论为证。

  所以道理你了解了,我们凡夫修学佛法,很重要一个观念,根据佛经世尊所开导的修学,就是四依法当中的第一,依法不依人。我们凡夫修学佛法,如果不根据经论,就会偏差。

  对佛绝对信仰 不起一念疑心

  现在三乘人引经论,跟你说明念佛不能往生,那你心里要怎么样应对?“不起一念疑心”。不起一念的疑心,表示你对阿弥陀佛有决定的信仰。阿弥陀佛要度我,绝对不会乱讲话,佛不会讲谎话,凡夫才会骗人,佛不骗人。

  “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本来信心还没有到决定的地位,现在三乘人引经论跟我说,一切罪障凡夫念佛不得往生,刚好增长我往生的清净信心。

  第一重问难“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第二重问难“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只有二个字不同,就是“往生”与“清净”。对不净智慧讲清净信念,我们信仰阿弥陀佛的心,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智慧究竟、圆满、清净,我们所信仰的对象是佛,所以我们信仰的信心才叫做清净信心。

  “何以故?”底下就说出原因。“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佛所讲的话是“决定成就了义”,不会让三乘人声闻、缘觉、菩萨所破坏。

  请问大家:如果菩萨所讲的话跟佛所讲的话不一样,你要听佛的还是要听菩萨的?听佛的,对!因为佛语是决定故、成就故、了义故。如果辟支佛所讲的话跟菩萨所讲的话不一样,你要听谁的?听菩萨的。如果阿罗汉所讲的话跟辟支佛所讲的话不一样,你要听谁的?听辟支佛的。如果凡夫所讲的话跟阿罗汉所讲的话不一样,你要听谁的?听阿罗汉的。如果你所讲的话跟师父所讲的话不一样,你要听谁的?我们同样都是凡夫,要看谁讲的有道理就听谁的。爸爸跟妈妈所讲的话不一样,要听谁的?看谁讲的有道理就听谁的。如果有人叫你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有人却说:“念什么佛?不要念佛了,赚钱比较要紧。”你要听谁的?听念佛的,这样就有智慧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