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开示修五种正行建立对阿弥陀佛坚定的信心(一)


   日期:2019/1/22 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疏三心释】善导大师开示修五种正行建立对阿弥陀佛坚定的信心(一)

  就行立信,善导大师举出五正行。五正行就是五种修行,是建立起对阿弥陀佛坚定的信心。经常会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师父:修学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要修什么?”这就是修行的内容,问到底要修什么样的行。我通常就会直接告诉他,就是修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告诉我们的五正行,也就是下面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五正行就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称名正行、礼拜正行、赞叹供养正行。

  诸位出家在家菩萨!要往生极乐世界,你每天修什么样的行?如果你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好,不管是报土或化土,那么你修任何一法,只要发愿回向,求生极乐世界,就可以相应阿弥陀佛的救度而往生;如果求生极乐世界清净报土,一到极乐世界,身相、光明、威神、功德,就如阿弥陀佛、如观世音菩萨、如大势至菩萨圆满具足,你每天一定要修持善导大师教导我们的五种正行。

  所以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最后导归于一向专称弥陀名号,就是善导大师的净土根本思想。

  在《观经四帖疏》善导大师所开示的就行立信: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故名深心。】

  这段就行立信的疏文,就是善导大师告诉我们本愿念佛人每天要修学的内容。我们要怎么修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很简单,每天实践五正行,第一读诵正行,第二观察正行,第三礼拜正行,第四称名正行,第五赞叹供养正行。把五正行的内容搞清楚弄明白了,每天认真修行,极乐世界清净报土就有你的份了。

  行有两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一、正行之义

  首先解释正行的意义。正行有三重意义,第一、正杂二行相对,第二、正助二行相对,第三、自力他力相对。

  首先说第一,正杂二行相对。礼拜、读诵、观察、称名、赞叹,这五种通称正行,这就是正杂二行相对的意思。

  第二、正助二行相对。就是唯有以第四称名为正行,其它的读诵、观察、礼拜、赞叹供养是助行。

  第三、自力他力相对。自力称名仍然属于助业,他力称名方为正行。

  所以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正行当中的正行就是他力念佛,也就是本愿念佛,也就是信心念佛。所以修学佛法你可以修持正行,你也可以修持杂行,看你要得到的果报是什么,当然就要修与之相应的因。

  二、杂行之义

  杂行有二重意义,第一就所行之法,杂有五种意思;第二就能修之行,杂就是兼杂,行就是勤行。

  首先解释第一就所行之法,杂有五种意思,第一通的意思,第二多的意思,第三杂毒的意思,第四贬抑的意思,第五杂乱的意思。

  1、就所行之法 杂有五意

  第一、通。就是杂行通于人、天、三乘、十方净土之因,不是纯极乐之正因。譬如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求生极乐世界,念南无药师佛是求生东方琉璃世界,念无南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是求生兜率内院,修禅是为了明心见性,修密是为了三密相应,虽然目的都是为了成就佛道,但是各宗、各派、各法修学的方法不同。当你修了很多,通于十方诸佛净土,就叫做杂。

  所以只念南无阿弥陀佛,为求清净报土,这就是只有一个修因,只修一种行,只求一种净土,那就叫正行。只有其一,没有二、三,多了就杂嘛。

  第二、多。人、天、三乘是十方修行之因,种类多、杂。譬如要投生人道,除了要三皈之外还需五戒;要投生天上,除了要三皈五戒还需十善;要成就罗汉,除了三皈五戒十善,还需修四圣谛。所以人天善法本身的修因就很多了,多就是杂。

  第三、杂毒。凡夫所修所行,掺杂贪、瞋、痴三毒烦恼。不论诵经、守戒、持咒、念佛、朝山、拜忏、修诸功德,内心会不会起妄念打妄想?一定会,因为是凡夫嘛。所以凡夫所修所行,掺杂了三毒烦恼,就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跟我们开示的。

  第四、贬抑。如果诸行跟念佛做一个比较,念佛殊胜,诸行下劣。法然上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三章本愿章所开示的话,念佛跟修诸行做一个比较,念佛是殊胜的修行,修诸余行是下劣的修行。两两相较,才能够比较出优跟劣。譬如二个人站在一起,就有一个比较高一个比较矮,一个比较胖一个比较瘦。两两相较就能够分出高矮、胖瘦。两种修行的法门做一个比较,也能分出优劣,念佛是优,诸行是劣。这是法然上人所开示的,祖师的话绝对值得我们信受。

  第五、杂乱。修诸余行,乐近杂缘,杂缘乱动,退失正念,所以心乱了。杂乱,杂就乱。师父讲一个比喻,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无药师佛,后天念南无弥勒尊佛,大后天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再来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再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再来念药师咒,再来念大悲咒,再来念十小咒,再来诵《阿弥陀经》,再来诵《地藏经》,再来诵《华严经》,再来诵《法华经》,每天修不同的法门,你说杂不杂、乱不乱?很杂很乱。

  问题是:要这样修吗?世尊在经上比喻,佛是大医王,法是法药,众生是病人。你们有没有生病的经验?生病了,到医院,是先去抓药呢,还是先给医生看?当然先给医生看。医生跟你询问:你怎样不舒服,哪里痛,哪里酸?医生检查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叫你去验血、验尿,甚至照个X光、照个核子共震,做了很多的生化检验,目的都是要了解你的病因。透过检验,诊断出所得病症,才能开药方,一定是这样。还不知道你得了什么病,人家告诉你,这一帖药方挺有效的,你就吃;这一罐药丸也非常有效,你也吃;这一瓶药水也很有效,你也吃,这样对不对?不对,因为你连自己是什么病都还不晓得,就乱服药,那说不定药的副作用就把你毒死了。

  法让我们众生起行,也是如此。你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根器的众生,适合修学什么样的法门,修学什么样的教法能够成就,这你一定要知道。不知道就盲修瞎练,只是徒劳无功,很难成就。

  世尊在《大集月藏经》告诉我们:“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在《大集经》世尊告诉我们:“正法时期是守戒成就期,像法时期是参禅成就期,末法时期是念佛成就期。”现在是末法了。末法时代的凡夫众生是什么样的根器,诸位看看自己,也看看别人,你我是圣人还是凡夫?我是凡夫,你们是圣人或凡夫我就不知道了,说不定你们是佛菩萨来示现的。如果你是哪位菩萨来的,你也不用听师父讲经了,再说菩萨来的,也不能曝露身份。

  诸位!你我是上根器的众生,还是下根器的众生?如果你我是下根器的众生,我们现在是末法,又是下劣的凡夫,我们根据《观经》修学可以成就,因为《观经》是世尊为我们末法凡夫众生宣讲的教典。

  如果你是下根的凡夫,你修学《华严经》很难成就,为什么?因为《华严经》是世尊说给法身大士修学的,不是说给凡夫修学的。

  香港脚的药,是用来治疗香港脚的毛病,牙齿痛了,拿香港脚的药在牙齿涂了老半天,有没有用?没有用,药用错了。药不对症没有用,法不契机也没有用,当然是这样。所以在因地修学佛法,我们一定要先明白,什么样的法门契合我这样的众生,什么样的法门我这样的众生修得了,能够成就。

  对凡夫而言,能够让我们解脱成佛的法门,就是最好的法门。再高妙的法门我们修不成就,也没用处。念佛,你能不能念?当然能,有口便能念,有心便能念,三岁小孩都能念。有一次,长途开车累了,我在台湾某个休息站休息。有一个小男生看到师父,拉着他妈妈的裙子,一直比我:“阿弥陀佛耶,阿弥陀佛耶,阿弥陀佛耶。”我看到这个小男生很可爱,我就过去跟他摸摸头:“小朋友,你很可爱!”他很高兴。有一次师父饭食经行,就是散步,一边走路一边念佛,就是很好的修行。我看到好几个小孩子,骑着脚踏车,看到我在经行念佛,远远的就一手扶着把手,一手做合掌的样子,“师父!阿弥陀佛。”我是出家人,所以我的外相,不用说任何法就能度众生。

  阿弥陀佛实在了不起。师父就经常在思惟:阿弥陀佛怎么这么了不起,他用名号度众生,一个三岁孩子看了出家人,都知道念阿弥陀佛。我碰上许多孩子,他们对我称念都称念阿弥陀佛,我还不曾碰到有孩子对我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不曾!碰上的孩子,都对我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念阿弥陀佛。从这一点去深思,阿弥陀佛用名号度众生,这个方法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太殊胜了、太简单了、太容易了、太稳当了、太普遍了。(掌声)

  用名号让众生称念,加以救度,这个方法是佛的智慧所选取的。了解佛发愿用名号要救度你的心,随顺阿弥陀佛用名号要救度你的本愿,一心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不掺杂其他的修行,念一佛即念一切佛,见一佛即见一切佛,一法入法法都入,一即多,多即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八万四千法门,哪一个法门你不通达?到了极乐世界,跟着阿弥陀佛修学,成就佛道了,还有你不通达、不了解的法门吗?到了极乐世界,你可以乘着阿弥陀佛的愿力,到他方世界供养诸佛如来,有哪一位佛如来你见不到的、供养不到的?到了西方净土,十方净土有哪一个净土你去不了?是不是念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土即生一切土?见一佛即见一切佛?所以专心修行反而容易成就。

  每天都换不同的法门在修学,要成就佛道,我看没指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换一个行业,你会赚钱吗?天天换老板,天天换工作,你说你会赚钱,谁会相信?天天换法门修行,一年换三百六十五个法门,我看你就很茫然了,这三百六十五个法门,我到底要选取哪一个法门修学?

  你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念南无药师佛,后天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大后天念南无香积佛,再来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一个礼拜后后要死了,临终到底要念哪一个佛菩萨的名号,你就很茫然了。今天你要求生极乐世界,明天要求生东方璃琉世界,大后天要求生阿閦鞞佛世界,再来要求生兜率内院净土世界,一个礼拜后要死了,你就不知道要去哪一个世界。杂、乱,当然你就无所适从。

  如果你喜欢参禅,那么你就好好的修学禅宗,认真的参究,希望能够明心见性,开悟证果。如果你喜欢修学观音法门,你也好好的一生专修观音法门。如果你喜欢修学地藏法门,你也一生好好的专修地藏法门。总之,不论修学哪一宗、哪一派、哪一法、哪一门,都要一生好好的专修,这样才容易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