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懂得珍惜和付出的人,会长久地拥有财富,这个财富不仅仅是指金钱


   日期:2019/1/31 17: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自由拥有和掌控财富,这是人们都想解决的问题。

  财富与人的关系是很神奇的。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财富的内涵——懂得分享与回馈;懂得自己只是财富的暂时使用者,取之于国家、天地,再用之于国家、天地;懂得尊重财富,财富会越来越多。正常来讲,有人有能力去营造财富,是好事。因为他们这种创造财富的能力,可以让很多人有工作做、有饭吃、有书读,是好事。

  有些人不明白财富的意义,不能理解自己和金钱的关系,不尊重财富,不尊重自己财富的来源,不尊重创造财富的人——那些辛苦工作使他拥有财富的工人、为他付出的员工。他藐视了创造财富的人,反过来,他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

  当付出劳动的人得不到回馈,他也不会尊重富人,由此就会产生仇富的心态,或对富人不屑一顾,或想办法去伤害他们。这就会引发一个社会问题——拥有财富者不懂得把财富与他人分享,与此同时,普通人不懂得富人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以后,才拥有了这些。那么,两者彼此敌视的心态会越来越严重。

  在大城市,为城市建设付出艰辛劳动的,大多是来自偏远乡村的农民工。他们离开父母妻儿,来到都市,做最辛苦、最危险的工作,得到的报酬却是最低的;他们付出的最多,得到的尊重却是最少的。这种尊重并不是说在金钱上给更多的报酬,这不是简单用钱来衡量的,而是全社会的人——享受他们这种在底层辛苦劳动付出成果的人,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尊重这些劳动成果。佛经里说:“一切唯心造。”一切要看我们的心,在心中尊重,这个美好而善的力量是很大的,整个世界就太平了。

  懂得珍惜和付出的人,会长久地拥有财富,这个财富不仅仅是指简单意义上的金钱。比尔·盖茨捐出了所有的金钱给慈善机构,这种大爱的付出,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对慈善、对弱势群体的普遍关注,这种福德智慧难道不是最大的财富吗?西方社会普遍有宗教信仰,个人成功后往往都会做慈善。比如在英国,慈善是深入到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主妇都是慈善家,慈善机构在社区里组织主妇捐出家中不需要的二手物品,通过慈善商店以很低的价格卖给需要的人。这样每个家庭都做了慈善,每件物品都没有被浪费,而每个人都种下了福德资粮。慈善对社会对家庭对人心都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在中国,慈善事业还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中,但也有很多企业家、组织和个人做慈善。他们懂得把自己所拥有的回馈给社会。有时候我们看到他们好像是在作秀,让媒体去采访,然后新闻要报道。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好事,好事本来就应该传播。虽然古人教育我们“扬善非真善”,但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信息传播之快非古代所能比,人心亦不古。将好事善事传播出去,自然会形成一种社会向善的力量,会带动大家一起做善事做好事。

  有些人会问:如果把钱财都捐出去了,自己会不会变得贫穷?不会。像亚洲首富李嘉诚是做慈善做得很多的人,他捐出得越多,财产也就更多。在佛教中,提倡多布施,自会有福报。多布施,也是支配财富最好的方法之一。

  创富不是靠守财得到的。一个真正富有的人是依靠前世的福报、今世的努力、还有大度的胸怀等很多缘由结合而来。有钱不是富有,而真正可以称为富贵之人,肯定有过人的品行与人格,而且乐善好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钱财真正的价值在于其可以流通的职能,所以很多人对于钱财的认知是有偏差的,以为全部倾入囊中就是富有,而不懂得真正的财富在于分享和布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富有的因果)(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富有的因果)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