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十九)


   日期:2019/2/27 8: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经疏三心释】善导大师用「二河白道喻」来守护念佛人的信心(十九)

  三、白道:清净愿往生心

  “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

  中间白道四五寸,是形容白道非常狭小,也是说我们念佛想要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的善心非常微小,所以中间白道四五寸,是譬喻众生的贪瞋烦恼之中,能生出清净愿往生极乐世界的心。如果将我们的贪瞋烦恼心,与愿生极乐的心做一比较,哪一种心比较炽盛?贪瞋烦恼心。

  确实,你我无始劫以来,贪瞋烦恼非常重,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打妄想、起杂念,连晚上休息的时候也会做梦,也是妄念起现行,这就是烦恼的凡夫众生。生死轮回,就是因为烦恼业力深重所造作的。所以我们现在得遇佛法,遇到六字洪名,世尊在《观经》告诉我们,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我们一定要有愿行之心。愿就是发愿求生极乐,行就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有愿行之心,自然具足往生之因。

  在前面〈玄义分〉,善导大师跟我们讲了六字释,就是每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都具足信、愿、行往生三法。所以当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这样你自然就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绝对救度。但是凡夫的道心非常的薄弱,烦恼心非常的强盛。凡夫的道心,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比喻,“菩提清心如画水然”,凡夫的心犹如在水面上写字画图,随写随消失。凡夫的心,虽然有一份念佛求生极乐的愿生心,但是这份心犹如露水道心,露水只要阳光一出来,马上就消失了。所以善导大师才会将贪瞋烦恼譬喻水火,将愿生极乐之心譬如白道。

  “能生”,指的就是,在凡夫众生的贪瞋烦恼之中,能产生清净愿生极乐之心。“清净愿往生心”,就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慈悲招唤,使得我们凡夫在贪瞋的烦恼心中,生出念佛求生极乐之心。

  “贪瞋强故喻如水火”,贪瞋的烦恼非常强盛,覆障了清净的本性,如水火非常的盛,交湿燃烧白道。“善心”就是清净愿往生心,我们想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非常的好,所以称为善心;不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还想继续在六道轮回,这种心不好,就叫恶心。所以想要求解脱、想要念佛、想要求往生,这样的心都叫善心;不想求往生、不想求解脱、不想念佛,这样的心都叫恶心。

  “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水波就是水河的波浪,经常的淹湿白道,就是譬喻爱心常起,贪爱之心经常起现行。贪爱的心譬如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贪世间的五欲。

  “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火焰”就是火河的火焰,“经常燃烧白道”,就是譬喻瞋恨之心,烧掉功德法财。我们每天很精进的念佛修行,累积了许多的福慧功德,假如你瞋怒心起来了,就把这些功德法财全部烧毁掉。《普贤行愿品》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起来的时候覆盖念佛之心,这就是燃烧的意思。当我们在起无明的时候,那份念佛心就消失了。所以师父鼓励大家,经常藉助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来降伏贪瞋烦恼:当你爱心生起的时候,赶紧念佛;当你瞋心生起的时候,赶紧念佛。先念南无阿弥陀佛,让你的烦恼慢慢的降低降伏。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想要发脾气了,先等一下,念十句佛号再生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当十句佛号念了之后,你想要生气就气不起来了。这时候就要念慢一点,你不要念的很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慢一点,很快就把你的烦恼压制下去了。

  想一想,当你起贪爱之心、瞋怒之心的时候,就好好瞻仰阿弥陀佛慈悲的圣像:阿弥陀佛非常的慈眉善眼,慈眼视众生,站立等众生,阿弥陀佛是如此的慈祥,我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我怎么可以像一个魔鬼这样生气呢?不行!所以我一定要慢慢的藉着阿弥陀佛的名号,来降伏自己的脾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你的孩子在忤逆你了,你非常生气,这时候要修理他,还是应暂时停止,去阿弥陀佛的佛前,拜十拜念十句,等一下再去修理他?拜阿弥陀佛十拜,念了阿弥陀佛佛号十句,你的气就消了。当你本来非常生气,看起来就像魔鬼一样,拜了阿弥陀佛十拜,念了阿弥陀佛名号十声了,就变成了菩萨了。你的孩子看了:“妈妈!刚刚是魔鬼,现在是菩萨,怎么差这么多?妈妈!阿弥陀佛怎么这么有神通力,一下子就把你改变了,从地狱把你救到天堂。妈妈!你好了不起。”你的孩子跟你鼓掌(掌声)。慢慢藉助佛号,来降伏自己的烦恼脾气,这样修行就会慢慢进步。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人行道上”,就是这个行人在白道上,“直向西”,就是沿着白道向西方直进,“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就是譬喻回诸修行的功德,直向西方。如果他力念佛的行者,就是信心回向,一心念佛,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也就是领受阿弥陀佛回向的名号功德,作为往生西方清净报土的真因。如果自力念佛的行者,就将自己所称念名号的功德,回向极乐世界,这就是回向行业直向西方。在这里,“回诸行业直向西方”,是因为这个二河白道的行者,受了释迦世尊的发遣,以及受了弥陀世尊的招唤,生起了一心念佛、行在白道的真心。所以行在白道直向西岸,就是一心念佛。因此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将名号功德回向给这个行者,所以在这里有自力也有他力。

  善导大师的开示,是他力的涵义,因为名号的法体,本来就具足众生往生的行业,所以当众生一念归命佛愿的时候,即成了往生的行业。名号六字具足信、愿、行往生三法。

  “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东岸听到有人劝勉发遣之声,寻着白道,向西一直前进,就是譬喻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后来的佛弟子不能亲见释迦牟尼佛,但是还有世尊所留下来的经典教法,可以依教奉行,只能闻声不能见佛,所以才叫做东岸闻人声劝遣。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福报可以亲自聆听世尊说法教诲,但是有经典可以奉行,所以身为末法的佛弟子,修学佛法,不论修持哪一宗、哪一派,一定要每天研读本宗本派所根据的经论,因为世尊已经入灭了,我们只能从经典了解修行的要领。

  以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要往生西方清净报土的行者而言,每天除了研读净土三经,《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之外,每天研读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法师上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禅师的《安乐集》、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这些经论都能够帮助你对于阿弥陀佛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有时间,再研读印光大师的《文钞》。这样有这些经论来帮助,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了解,对于阿弥陀佛本愿的了解,够了!对你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绝对足足有余。

  四、外贼:妄说见解 迭相惑乱

  “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这位行者走了一步二步,东岸的群贼等就招唤他回去,这就是譬喻别解的人、别行人、恶见人有很多,所以用“等”来形容。

  “妄说见解,迭相惑乱”,这些别解、别行、恶见人等,所说的念佛见解道理,是虚妄的、是错误的、是邪知的,所以善导大师才会用“妄”这个字形容。“迭相惑乱”就是更相惑乱,这些别解、别行、恶见人,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让你对于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生出迷惑、扰乱、不安、彷徨、恐惧、惊慌:“念阿弥陀佛,到底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内心忐忑不安。

  所以听经闻法你一定要很小心。你修学净土法门,就听闻净土的经论;你修学禅宗法门,就听闻禅宗的经论;你修学密宗法门,就听闻密宗的经论,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修学地藏法门,不好好的听闻《地藏经》的真义,却是每天听闻《金刚经》,这样解行不相应,这样是修学不相应教,这样的修学态度是错误的。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想要求生极乐世界,要每天读介绍阿弥陀佛教法的经典《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这样才对。如果你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要求生东方琉璃世界,就要每天研读《药师经》,了解药师佛,礼拜药师佛,也了解东方琉璃世界的依正庄严,这样才对。你如果修学《地藏经》,当然每天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每天念地藏王菩萨的圣号,当然要去研读《地藏经》,这样行解才相应。可是很多学佛的弟子们,却是连这最基本的都不会,都做不好。所以你要修什么法门,研究什么经论,千万不要混淆不清,否则你就容易产生修学的盲点,然后造成内心的迷惑彷徨。

  五、内贼:自造罪退失

  东岸的群贼还包括自己,自我障道。“自造罪退失”,就是自己造了许多的罪业,产生疑退之心。

  “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妄说见解,迭相惑乱”,是他人障道;“自造罪退失”是自我障道。自我障道是内贼,他人障道是外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善导大师)  

 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呢?善导大师说:不求名闻利养之心 

 其它法师:善导大师的念佛思想(心行法师)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后记:敬请深思 本愿名号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结语:闻佛誓愿 深思起行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十、恶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九、悲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八、念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七、弃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六、本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五、病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壹、举往生实例 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