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


   日期:2019/3/2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能降服粗重的烦恼。比如很多人有抽烟的习惯,想戒掉它,能否戒烟成功,取决于他的愿力,而非他想不想戒掉。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抽烟不好,都想戒,不是不愿意戒,只是戒不掉。为什么戒不掉呢?因为心力不够。在佛教来讲,就是愿力不足,因为这件事不是简单说一下就能做到的。“戒”的核心是了断,是对一种行为的了断,不需要问为什么。你如果问:“我为什么要戒烟呢?”这一问,就说明愿力不够,也就达不到目标。所以,持戒不需要问为什么,因为“戒”就是对恶行的了断。我知道它是恶的,要断除它,这就是“戒”。

  “定”是什么?定是我们按照次第调整身心的方法。它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场手术。佛法告诉我们:戒,能让我们达到生命的重组以及解脱;定,能让我们保持最究竟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戒”达到了一定条件之后,才能产生“定”。比如,我们都知道杀人很不好,国家法律也明确说明这个行为造成的后果很严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这说明人心是很难控制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戒”才能跟恶行做个了断。

  佛教所说的“戒”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断除杀、盗、YIN、妄、酒的行为。在平常的行为当中,“杀戒”排在第一位,“杀”这个行为造成的恶果是最严重的。特别是在杀生当中,杀人的后果是最可怕的。所以你的内心要发一个坚决的愿:“我不能杀人”,而非说:“我不会杀人”,这样说就表明你对“戒的精神”还不了解,对自己估计得过高。人一出现情绪,就会产生很多不可思议的行为。佛法的可贵,就是让我们了知生活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提前能够历练。持“杀戒”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为——“此生宁可别人杀我,我绝对不可以杀人”——要有这种斩钉截铁的认知。所以,当你的内心非常坚定的时候,就具备了“戒体”,这种人上座的时候,心才是定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想要上座达到心定,是有前提的,并非想得那么简单。心能够定下来,才能对照佛陀的教诲,去思维万事万物的原理,才看得清佛陀所说的是否经得起推敲。你会发现,佛陀所说的一切,在我们的生命中都是可以被证明的。这样,你的智慧就得到了提升。

  智慧是有痕迹的,也是有参照物的。当我们看到它的痕迹和参照物的时候,通过对智慧的了别,就能发现自己内心的成长。这时身心的状态,是否达到了智慧的境界,你一定会知道。这就是戒、定、慧的修行次第,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定慧)(五明学佛网: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定慧)  

 明一法师:戒定慧学有门入 

 妙祥法师:戒定慧三学相辅相成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 

 宽运法师: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瞋痴 

 皈依佛法僧 开发戒定慧 

 传喜法师:断恶修善戒定慧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四、戒定慧成就解脱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I 597经(妙色 

 道证法师:听闻佛法,不是收集资料吸取常识,而是当下修戒定 

 净土法门法师:戒定慧怎么成就的?考成就的 

 宣化上人:学佛要修戒定慧 

 达真堪布:怎样才是有戒定慧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