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④


   日期:2019/7/19 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界成就品第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境甚深难可思,普示众生令得入,其心乐小着诸有,不能通达佛所悟,

  若有净信坚固心,常得亲近善知识,一切诸佛与其力,此乃能入如来智,

  离诸谄诳心清净,常乐慈悲性欢喜,志欲广大深信人,彼闻此法生欣悦。

  “佛境甚深难可思”:这是说的佛的境界妙不可言,没有再比佛的境界再妙的,也没有比佛境界再深的。“难可思”∶你就是用思想来想一想都想不到的。“普示众生令得入”:可是虽然这么样子不容易明白,那么佛还是要把它来普示给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得到明白这个道理。

  “其心乐小着诸有”:这所有一切的众生,他的心里都是好小乘法,好这个小的境界;大的境界他就不懂了。“着诸有”∶着到这个三界二十五有上,着到这一切有上;执着这个诸有不能放下,所以“不能通达佛所悟”。因为他执着这个诸有,所以就不明白佛所演说这种法,他不能领悟,不能明白。“若有净信坚固心”:假设要有这个众生,他具足这个清净的信心。“净信”,就是没有怀疑心。“坚固心”就是非常地认真坚固。“常得亲近善知识”:那么有净信坚固心的这种人,能常常“亲近”,就是不离开善知识,亲近善知识。

  你人修道一定要有善知识。善知识是你的法身慧命,能令你智慧增长,所以你必需要亲近善知识;可不要亲近恶知识,那恶知识他令你思想颠倒的,令你迷的。这个善知识令你没有颠倒的思想,令你明白不迷,所以你有正知正见。那个恶知识呢,就叫你有这个恶的知见。那么什么叫善知识教化?譬如,教你忍,教你让,教你不和人斗争,这都是善知识教化人的方法。如果他教你和人斗争,或者争名争利,没有一种忍耐心,不去实实在在修行,只在这个口头上讲好话,是尽做一些个不正当的行为,这就是恶知识。所以这个善知识、恶知识,人应该要知道的。

  还有,这个善知识他是没有自私心的,那个恶知识他是专门是自私,妒忌人,障碍人,怕人好过自己。这个善知识时时都赞叹其他人,称赞其他人,恭敬其他的人,不会有一种妒忌障碍。在这个地方,你就能分别出善知识和不善的知识。

  “一切诸佛与其力”:那么一切佛给这一类的众生的力量,令他能早出轮回。“此乃能入如来智”:那么有了这个力量了,才能得到如来的智慧。“离诸谄诳心清净”:这个修道的人就不谄,离开一切的谄媚。怎么叫“谄媚”呢?就是向人家去拍马去,向人家去说好话、谄媚人,现的那种很不庄严的那个样子去迷人去;去迷人呢,令人一见着就迷了。你说什么他都听了。迷人,那就叫谄媚。

  谄媚是──“啊!你真好啊!”他用那一种语气和表情这个样子。“表情”,就是他那个态度,他那个 style 令你,哦!一定要听他话。就好像去年来的某某人,你说他那个样子就令你迷,就是就是那样子,那叫谄媚。

  可是谄媚的人呢,到什么地方就有人欢喜;你不谄媚的人,到什么地方人都很讨厌的。好像我到什么地方,人人都说我的坏话,说我怎么样好、怎么样不好;怎么样不好这是真的,我不好是真的,不要人家说,我自己也知道。那么,所以为什么我不好呢?就因为我不会谄媚,所以没有法子“好。”

  “诳”就是打妄语,尽打妄语。“心清净”∶这个“离诸谄诳心清净”,心里就能清净了。你要是尽来向人拍马屁谄媚,见人家有钱的就来──哦!甚至于要给人跪下叩个头。一见着有钱的居士,就走路都迈不动步了,这心里就不清净了。好像我们那个果(某人),根本来客人也不需要他陪,他就跑到客堂去和他那个弟弟......。因为我到南美去,他这就横行起来。来了,他看这人是有钱的,喔!他就跑那儿巴结人家,甚至于给人家几几乎就叩头作揖那个谄媚的样子,好得到人家帮助他。做什么,我不知道。

  “常乐慈悲性欢喜”:没有谄媚的这种心的人,他常常快乐的。因为他心里没有不满足的事情。他没有贪心;没有贪心他就常常快乐。常常快乐他心里还慈悲,性还欢喜;时时都有一种欢喜,觉得不会有脾气。就遇着什么事情,虽然他--你看他好像有脾气,实际上他没有的。这个他心常常地快乐、慈悲、性欢喜。“志欲广大深信人”:这个志和这个愿力,“广大”,是最大的。“深信人”∶有深信心这种人。“彼闻此法生欣悦”:那一种人听见这种不谄媚的这种法,他心里就生出了欢喜心来了。

  安住普贤诸愿地,修行菩萨清净道,观察法界如虚空,此乃能知佛行处。

  此诸菩萨获善利,见佛一切神通力,修余道者莫能知,普贤行人方得悟。

  “安住普贤诸愿地”:说这个修行,要住于普贤菩萨这个大愿里边。“修行菩萨清净道”:住于普贤菩萨所发的大愿,那么才能修行这个菩萨所修行的这个清净的道。“观察法界如虚空”:能观察这一切的法界,都犹如虚空一样。“此乃能知佛行处”:像这样子去修行,你将来一定会知道佛所修行的这个法门,和佛所得到的这个果位。

  “此诸菩萨获善利”:说这一切的菩萨在这个法会里边,都得到这个善利,得到好处了。得到什么好处呢?他能见到佛一切的神通力量。“修余道者莫能知”:你要是修行其他的法门的,不容易知道这种的境界。“普贤行人方得悟”:唯独你修行普贤菩萨这个愿的才能得到,明白这种的境界才能开悟。

  众生广大无有边,如来一切皆护念,转正法轮靡不至,毗卢遮那境界力。

  一切刹土入我身,所住诸佛亦复然,汝应观我诸毛孔,我今示汝佛境界。

  普贤行愿无边际,我已修行得具足,普眼境界广大身,是佛所行应谛听。

  “众生广大无有边”:所有的众生也是很多很多的,所以说广大无有边。“如来一切皆护念”:可是虽然众生那么多,没有边那么多,佛呢,所有的众生佛都护念,护念一切众生。“转正法轮靡不至”:佛所转的这个法轮是正法轮,所有的地方都到,没有一个地方不到。就是尽虚空遍法界,诸佛都是在那儿转大法轮呢!“毗卢遮那境界力”:这种的境界是毗卢遮那佛的境界,和这个愿力所成就的。

  “一切刹土入我身”:普贤菩萨他说“一切刹土”,所有十方诸佛刹土皆入我身,到我这一个身体来。“所住诸佛亦复然”:在这个尽虚空遍法界所住的这个诸佛,在那儿转法轮,也都到我这个身体上来。“汝应观我诸毛孔”:你们各位,这一切的菩萨,你应该观察观察我这个身上这一切的毛孔里边。“我今示汝佛境界”:就在我这个每一个毛孔,都有十方诸佛在那儿说法,在那儿转法轮,所以这是佛的境界,你应该明白。

  “普贤行愿无边际”:这个普贤菩萨修行这行门和他这个愿力,没有边没有际的。“我已修行得具足”:我普贤菩萨已经修行这种的行愿,具足圆满了。“普眼境界广大身”:这普遍能观察一切的境界,这广大的身。“是佛所行应谛听”:这是佛所修行的一种行门。你们各位都应该审谛而听,就是特别注意啊,不要马马虎虎地,要好好地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华严经)(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华严经)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潘桂明教授:李通玄的东方智慧论──《新华严经论》札记 

 明一法师:《华严经》中“不可说” 

 杨维中教授:论《华严经·十地品》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国佛学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 

 杨维中教授:《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下)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九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八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七 十地 

 杨维中教授:新译华严经十地品 《华严经》卷第三十六 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