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隆莲法师:想远离一切痛苦原来要从“它”下手!


   日期:2019/10/4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先讲“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顺推“十二因缘”就是生死流转,逆推即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就是出生死的还灭法。

  十二因缘是众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的次第,众生流转生死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根本就是俱生我执,是人本来的属性,“俱生我执”是说这种我执不是别人教你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是流转生死的主因。

  “俱生我执”每个人都有,小到婴儿也不例外,从一离开母腹就为这个“我”担心,于是一出生就哇哇地哭,这是俱生我执的体现。婴儿一下地就哭,感到环境改变了,恐怕周围对“我”不利,而推动生命的动力就是这个俱生我执,“俱”是“同等、一起”的意思。此“我执”是根本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子,所以又生根本烦恼,一切烦恼都是由我执无明而生,从“我执”这个根本无明产生贪、嗔、痴等根本烦恼。因而造种种业,这就是“无明缘行”。

  “行”就是造业,是通过种种思维所起的行为,“行”即与“思”一样,“思”起善恶的种种想法,就会有善恶的行为,有行为则是善恶的业,唯识宗说业的能力潜伏在阿赖耶识,由业产生识,由识而受生,初投胎时还只是一个肉团,是物质与神识(精神)两部分,在十二因缘中把物质叫做“色”,把精神方面的叫“名”,这时还未展出六根之前的胎儿叫作“名色”。

  十二因缘

  名色开始有眼睛等器官时就叫“六入”,即六根,这时就是一个人形了。胎儿在母腹中是有感觉的,知道冷热,到出胎时,六根已经完备,能发挥作用,就会攀缘外境,这时便产生种种的感触。

  触是内之六根与外界境界、心识三结合而产生的,在胎中会感到有压力,出胎后与外界接触,觉得饿时就想吃,会到处看,最初给他吃苦药他也会吃得很香的,后来给他吃过甜美的东西后,再给他吃苦水——他就不干了,就会喜欢好吃的,对喜爱的东西产生乐受,对不喜爱的产生苦受,这是由触而产生受,对于乐受产生爱,由爱就希望得到它,并想办法去取得,就是由爱而取,由取又造业,这是后来受生死的因,故叫“有”。

  “有”就是有业力种子、是生死的根本,由业感得“生”,即是生命,有生必然会老死。即使夭折的人不经历衰老这个苦,也逃不出死。死后到二世生命开始之间,佛法叫做“中有”。“中有”有天眼通,能看到与自己业力相应的那一道父母在一起交会,由他业力的推动便会趋向彼处,对父精母血生染著执取的心,这一执著就人胎了,一入胎就是“生有”。

  “中有”的生命最长是七七四十九天,而每七天又转变一次,所以人死后每七天给他念经消业,如果中有未投生,则会由恶中有转变为善中有,他能得到很大的利益。只要他一投胎,生入六道任一道中,“中有”就完了,就是第二世的生有,而十二因缘则是从出胎开始才叫“生”。

  由烦恼造业,由业而受苦

  有生就会死,或年长的可以到老才死,佛法把出生到老死叫一期生死,在一期生死之中又有无效的忧悲苦恼,这一切的痛苦都是由于有“生”,而“生”是由于无明造种种业,由业而生,所以推列最后无明就是生死根本,一切痛苦的根于也是无明,了解这个道理,我们要想远离一切痛苦就必然要出生死,欲出生死就应从无明这个根子上下手,无明的根子在俱生我执,所以应断俱生我执。

  十二因缘归总有三方面:惑、业、苦。

  惑就是烦恼无明,由烦恼才造业,由业而受种种苦,此惑业苦是属四圣谛的苦谛、集谛。集谛是惑业、是苦谛的因,由烦恼业招集苦,由烦恼业受生、老、病、死种种报应。

  烦恼是谁给你的?

  烦恼是谁给你的?是自己找来的!所以只有“俱生我执”才是我们每个人的真正冤家仇人,但是我们却把它当成我们善知识一样,一切都听从他的指挥,干种种的坏事,造种种业。

  佛说万法因缘生,一切有为法都是有造作的,所以无明也是万法之一,万法缘生无自性,无明也不例外,它是能够消除的,无明灭尽就是明,但这个“无明尽”也不应对它起执著,无明尽则相续到行列老死都灭尽,这是十二因缘的还灭法,但不能对此起执著,无无明,所以无明尽也是没有的,无明尽是努力达到的目的,无明灭尽了,生苦的根子也灭尽了,因为由无明而起的种种惑业也不再起了,就没有苦,故说“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老死”也没有自性,他是由惑业而感故。惑业灭,老死也随之而灭。“老死尽”就是涅槃,涅槃也无自性,依中观见看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都无自性,所以不能执一法。凡有执都不符合般若见,都是错误的。

  修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缘觉圣人是观十二因缘得解脱,故称之为缘觉,比声闻人修得要复杂细致些,阿罗汉主要修四圣谛法证果、出离生死,但修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修四谛、十二因缘都不容易,出生死是很难的,所以不能只想走简单的路,要想成佛就更难了,要经三大阿僧祇劫,广修六度万行。

  阿僧祇:意为“无数”。

  真正菩萨发心敢于承担长时的生死流转,这是菩萨的般若智,这是菩萨的精进勇猛心。

  有的人想速成佛,这种勇猛可以,但修行来不得半点投机,应脚踏实地修,没有便宜可拣,不应偷懒,学佛法不能钻空子,也没有轻巧法。路不怕远,只要未走错就应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了生死就是出世间。

  本文节选自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隆莲法师       痛苦)(五明学佛网:隆莲法师       痛苦)  

 陈兵教授:隆莲法师 

 净界法师: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应该造罪业 

 温金玉教授:影落峨眉第一峰 —— 悼一代名尼隆莲法师 

 隆莲法师:《百法明门论》释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四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三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二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一集 

 仁焕法师:贪嗔痴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本 

 仁焕法师:如何解脱痛苦烦恼 

 仁焕法师:如何消除痛苦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