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关于佛教的一些误解


   日期:2019/11/24 2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经常在现实中以及一些新闻网站、贴吧、公众平台等等地方看到人们对佛教的评论,有评论便有分别,有分别便有好有坏。对于社会问题、世间法现象的评论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佛教以及信佛人士的品头论足便是极大罪过,因为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宗教,佛法是了生死、出轮回的究竟法、解脱法,对真理的抨击必须导致严重的因果报应。

  世人愚痴,个人知见严重,执着自以为是。因为不了解佛法,便总是用世间法的观念去评论佛法,断章取义,这是严重的认知问题。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枉加评判,对于一切事物尚且应该如此,更何况是佛法。在这里需要为不了解佛教的人士阐明一下,以免再生误解,再造恶业。愿读者能够深度思考,消除偏见,以正视听。

  问题一:如果人人都出家,那么人类不就灭亡了吗?

  回答:首先,提出的这个问题本身即是个伪命题,根本不可能人人都出家,这种说法不成立。佛教讲因果,提出的这个问题连因都不具足,自然形成不了果,更谈不上人类灭亡。就好比如说:“如果所有女人都变成男人,那么人类不也灭亡了吗?”一样的道理。所以说,这类问题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其次,信佛学佛不是必须出家才可以,在家也一样可以信佛学佛,这是有根据的。佛住世时,有一位大弟子叫维摩诘居士,便是在家菩萨,有家室。至于出家在家,完全是个人的因缘,有出家的缘分,那就出家,没有出家的缘分,在家也可。只是在家修行确实不如出家修行好。再次,佛教的人类起源说认为,人类是从天界的色界二禅第三天的光音天变化而来的。而人类在欲界,光音天在色界,也就是说,人类是从色界众生变化到欲界的,这说明堕落不仅仅局限在欲界众生之间,色界众生一样可以从他方世界堕落到此方世界,夸张一点,即使人类发生病变或者灾难集体灭亡,只要我们的世界不灭,早晚还会有从他方世界变化到我们世界的人类的出现。而我们欲界众生,之所以叫欲界众生,是因为天生具有淫食二种根本欲望,只要有欲念,即在欲界,所以人类不可能同时的无欲无求选择出家修行,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人们追求财色名食睡,执着眼前事物,恐怕是穷极一生乃至多生,都很难割舍放下,没有真正放下,是无法做到真正出家修行的。空口而臆造出来的假设,是一种无稽之谈。最后,愿有同样疑问的人,多多思考,一些所谓的伪命题,本身存在漏洞,稍微思考一下,问题不攻自破。

  问题二:有人说出家了,自己自在了,逍遥了,把自己父母扔下了,不管不顾,这是一种不孝行为,更是一种自私行为。

  回答:须知出家并不是寻找世间法认为的享福享乐,可能世人很容易从字面上去断章取义,误认为信佛人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这个“乐”去了。从狭隘的角度看,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是非常快乐,但这种乐和世间的乐是不同的。世间的一切乐都建立在有所取和有所求上,有生有灭,所以才叫快乐,即快速逝去的乐,谓之假乐。极乐世界中的乐,即不是快乐也不是慢乐,而是极乐,无穷无尽的乐,无生无灭的乐,究竟解脱的乐,这才是真乐。这种乐唯有自己去感受和亲证方能体会,并不能用文字去形容。极乐世界之所以如此好,是因为那里的一切众生皆是通过自力觉他的因行而获得的果位,而我们所在的世界众生,迷得不得了,不闻佛法,不思修行,甚至不信因果,所以生生世世在轮回之中受苦受难。我们中的少数人,机缘巧合或善行缘起,开始了这条解脱之路,是通过自觉觉他的方式处理的。因为自若不觉,便没有能力帮助他人觉醒,必须有先行者,出家是为了更好的修行,更快的进步。就好像是进入一所专业的学校,自然比在家自学进步飞快,从而早一天能够有能力来服务大众,当然包括自己今生的父母,还有今生的亲人朋友,不仅如此,还包括多生的父母。在轮回之中,每一世每一众生都有父母,普度众生,就是为了一切的父母,还有一切父母的父母。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种精神怎么能称之为不孝?出家人辞亲割爱,舍小我而完成大我,这种精神怎么能称之为自私?出家人的心里一直都有父母亲人,而且是比世间人更甚,所以才出家,是为了这些与自己有着深厚缘分的有情众生而出家。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看的绝不仅仅是今生这非常短暂的一世,而是为了我们亲爱的人能够生生世世脱离轮回苦海,从根本上去拨苦,从根本上彻彻底底去把生生世世的父母度脱出来。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孝敬父母,自古传承,小时候就被父母孝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优秀传统美德所启蒙,孝敬父母深入骨血。长大了,有工作能力了,都是无私的用金钱或物资或饮食去孝敬父母,后来发现了佛法僧这三宝,无价之宝,自然希望自己父母能够蒙三宝之力永脱轮回之苦。如果非要说自私,我们企盼自己父母能够离苦得乐这便是唯一的一点“私心”,由此及彼,普度众生,度尽一切有情众生。世间人说出家是自己寻乐寻自在去了,不顾父母很自私,恰恰相反,从提出问题的世间人的世间法观点来看,在世间人眼里,吃喝玩乐、歌舞娼妓、名闻利养才是乐,而出家修行在世间人眼中可称不上是乐,而是苦,甚至是极苦的。日中一食,过午不食,每天只睡四小时,参禅打坐时一坐几个钟头不动,不闲语,不攀缘,世间生活时的习气毛病通通要克服,要去掉。舍去世间所谓的“面子”,衣服破了补一补,鞋子露了修一修,外出行脚乞食为生,被世间人冠以“乞丐”、“叫花子”,在世人眼中甚至连囚犯都受不了这种生活。这一切的一切,我想问问世间人,在你们眼中,这叫“乐”吗?这叫“自在”吗?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体会,离家越远,思家越深。平时你在父母身边可能体会不明显,离父母越远越久,那种思念之情必然是与日俱增的。人出家了,但并没有死,身体没死,心亦没死,而是把思家的情怀转变成修行的动力,因为我们明白,能根本解决生死问题的唯有佛法。所以佛教的教义中,是非常提倡孝敬父母的,有“盂兰盆经”、“报父母恩咒”、“地藏经”等等,都是佛为报父母生养之恩而说的法。对于父母养老送终方面,因为父母并没有出家,所以出家人没有世间人那样的便利条件,但不代表出家人对父母不管不顾。一则若父母愿意或可以到寺院居住,那么是最好的,可以时常照顾父母。二则出家人有还俗一说,可以还俗照顾父母最后时光,然后再次出家。三则可以托付给世间亲人照顾,因出家人不捉金钱,也不接受父母遗赠,所以将父母委托给世间亲人照料,照顾者自然承接金钱遗赠。四则国家对于养老这块日益重视,一些养老机构日益完善,条件好的养老院在各方面已超越居家养老,医疗保健等等都有保障,能够提供比居家养老更及时更全面的服务,或者以小区为范围的居家养老等等,这都是一些解决办法。对于父母,父母生养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将来有出息,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没有一个父母是单纯的为了将来有人养老送终才生孩子的。对于孩子的出家,父母不理解在情理之中,养了那么多年的孩子一下子离开身边,有情绪是人之常情。但要晓得:“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出家功德太大了,大于一切金钱物资,大于一切功名利禄,这是作为人对现世父母的最大回报,人世间再无任何一事可与之比拟。待了生脱死,便有能力从根本上拨苦,普度生生世世的父亲与母亲,这才是真孝,这才是无私。

  问题三:有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无后就是不孝。

  回答:首先,世人认为的“无后”就是指没有后代的意思,这个问题的提出很片面,矛头针对出家人,非常罪过。因为从没有后代的角度来说,无论出家还是在家,都是既有可能有后代也有可能无后代。比如说:单身主义、丁克家庭、同XING恋、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疾病导致不育等等。而出家人中很多是半路出家,即结过婚有了后代之后才出家,还有一些是孤儿或父母不在人世的情况。其次,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于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从原文里能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尽到后辈之责任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的话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所以孟子的原话里,并没有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意思,是后人曲解孟子本意,忘文生义,所以造成一直以来的谬传。再次,中国的传统认为,繁衍后代是一种传承,将自己的姓氏和基因延续下来是一种继承,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执念。在世人眼中,特别是那些不相信因果轮回的人来说,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意义了,那么还执着于这种肉体基因的延续又有何意义?其实,正是因为世人不信因果,不信轮回,所以才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所以才执着于自以为是。人死只是肉体的灭亡,人的自性不生不灭,由善恶业报决定投生,肉体只是在世时造作业行的工具,与世间事物交流的“媒介”而已,只是一附“皮囊”。所谓基因其实是缘的化现,父母与孩子是因前世的缘分今生才成为一家人,包括“中阴身”时的因缘。所以说,执着于肉体基因的复制是毫无意义的,比如说克隆人,甚至于克隆人在目前为止的理论过程乃至于未来的实践中都无法将之定义成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执着于这种愚昧的肉体延续,不如追求精神的传承。古今中外,英雄伟人令人们代代相传,那不是因为他们的“种”一代代毫无差池的繁衍下来,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人类的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最后,即使没有后代,也是因缘所致,凡事不可强求,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就没有后代,没有后代并不能代表什么,也不是可耻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不能凡事都以自己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那样就是片面。以片面的角度看事情,什么事情都会看出问题。其实有问题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更多的是看者的心。

  问题四:养儿防老和儿子出家矛盾吗?

  回答:这个问题完整借用然教法师开示: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大力倡导子女经常看望慰问老人。孟子见梁惠王时,说了这样一段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养老之法。孟子提到的包括养老在内的社会保障,是低水平的。五十岁的人能穿丝帛衣服,七十岁的人能吃上肉,头发已白的老人不需要挑着担子跋涉在道路上。但就是这样的低水平,对孟子而言,只是一个理想。因此,在中国人的心里认为,一个人要想老来无忧,就要老来有靠,那就是要有儿子。

  多有志于献身佛教弘法事业的青年,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来自父母的阻止。父母会有种种的理由阻止孩子出家,但其中最大的顾虑便是老无所养。“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句话出自宋朝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由于中国从古代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社会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科技欠发达,商品交流不频繁,有限的土地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再加上专制社会政治清明时期总是十分短暂,政府对居民的养老保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法定义务,养儿防老是不得已的选择。

  虽然现在社会经济发达、法制健全、养老等方面制度也日臻完善。但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中国人的脑害里面,奉为金科。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一旦一种思维模式形成,很难改变过来。中国人见面习惯说:“您吃了吗?”为什么这么问?因为,当今时代菜篮子工程是得到解决了,但在国民经济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熟人见面询问口粮问题,是老百姓唯一关心的话题。因此中国人说话总是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受人欢迎叫“吃香”,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嫉妒叫“吃醋”,靠父母养活叫“啃老”等等。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之后,现在吃饭虽然已经不是问题,但很多人还是习惯这样的问候。

  “养儿防老”既然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作为父母的面对当今时代下的儿女,注定要痛苦一生。法律是滞后的,对于把道德引入法律,进行引导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归根到底要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幸福问题,关键就是要从老年人的心理转变认识着手。

  首先要明白,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太大,并且从小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孤立,孝道思想淡漠,很难照顾别人。比如有的孩子就这样认为:父母生出自己完全是为了老了有人养老,这很自私呀,有必要感谢他们给了自己生命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老年学问题专家张文娟认为:新的规定比较具有针对性,当今家庭孝道伦理观念在现在年轻一代不断淡化,这也是强化年轻人对老人的责任的举措。

  就算孩子心里孝顺,摆在许多年轻人面前的现实是:他们在就业初期的收入并不高,而且,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接受职场再教育。另外,在年轻的时候,他们还需要社交、谈恋受、结婚、养孩子、买房子。哪一样不需要花钱呢?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自顾尚不及,为父母养老作打算,少了现实的可能。反到是,现实中有不少子女背其道而行之,成了“啃老族”。这些人能顺利娶个老婆、有个地方住,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如果把老有所养完全寄托的孩子身上,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就算孩子工作好,收入多,要知道收入和付出是成正比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得到收入的同时,相对个人时间也就少了许多。一年只有几个短暂的假期,还要有陪孩子的时间,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时间,自己修整的时间,还有就是会有双方父母。在这样的一个事实面前,如果在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养老完全寄希望于儿女,不是自寻烦恼吗?

  就算在自己需要照顾的时候,孩子可以放弃工作,专心来守护床前。他的老婆孩子愿意吗?房贷车贷谁还,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谁出?你忍心看这他们一家妻离子散吗?你还能安心养病吗?

  就算儿子的老婆孩子也孝顺,一家人放弃工作床前尽孝。人是守在床前了,医疗和养护的钱谁给?都不工作了,别说养老,今后怎么生活?

  此时此刻静下心来思考,之所以养儿防老行不通,关键在于儿子的背后有巨大的精神负担,那就是他已经是另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要牺牲包括自己兴趣爱好在内的一切,来使自己的老婆、孩子过的幸福,最少不比别人太差。因此儿子不能全身心的陪在父母身边,作为父母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古代农耕社会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不可以,因为不上班就没有钱养家。世间就是如此戏剧,当人们担心儿子出家之后,会老无所养的时候,恰恰出家人因为他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在父母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可以全部身心的照料起居。

  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人不能走在一条自己设计的死胡同,应该因时因地改变方针政策,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在需要法律出台为尽孝保驾护航的时候,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知足长乐,体谅儿子,也是体谅自己,如此以来幸福就会伴随左右。

  问题五:植物不是生命吗?佛教说不杀生,吃植物难道不是杀生吗?

  回答:有类似疑惑的肯定大有人在,而且有这样的问题也并不奇怪,因为对于佛教的教育体系不了解的人,可以说对佛教充满了问题,又岂止吃素这么一个问题呢?

  现代科学把生命的形式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此受现代科学教育和熏陶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认为植物既然是生命,那么佛教徒的不杀生就是解释不通的,甚至还有人以“佛教徒不是没有区分心吗?为什么对动物一个态度,对植物是另外一个态度?”以此来说明佛教徒的虚伪。这真是大大冤枉了佛教徒。在佛教的教育系里面,没有把生命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种,因为佛教认为,生命不仅仅是以这两种形态存在的,还存在其它生命形式。佛教对众生的划分是以有情和无情来区分的。我们所认知的植物在佛教里是被划分在无情众生中的,我们吃的五谷、蔬菜、瓜果都在无情众生行列。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就会问了:如何区分或者定义“有情”和“无情”呢?在佛教中,“有情”是指有情识(也有一种近似的说法:心识)的众生,这类众生能感受八苦,有喜怒哀乐等种种觉受,人类和动物都属于这类众生,因为都有这样的觉性。什么是八苦呢?八苦是悉达多太子总结的有情众生所能觉受的痛苦,它们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蕴炽盛苦。

  众生因为可以感受上面所说的八苦,因此悉达多太子把这类众生成为有情众生。所以我们常看到佛教里有“觉有情”、“有情众生”、“一切有情”等字词,指的都是这类能感受八苦的众生。而植物则属于“无情”众生,植物虽然有生机,但无情识(没有心识的投入)。植物虽有生长的现象,有神经的反应,却无知觉的心性,不能感知八苦,没有快乐悲伤等感受。因此植物虽然是生命,但是它们不在六道轮回中感受生死。

  有情众生所造作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觉知”,倘若像草木一般无知无觉,如何能分辨善、恶价值?又怎会受善、恶业的牵引而轮回呢?佛教所说的不杀生,是指不伤害有情众生,因为佛教认为:有情众生从无始以来都做过我们的父母,杀害他们并且吃他们的肉如同吃自己父母的肉,是颠倒觉性的表现,也是起惑造业,在六道中流离生死轮回的主要原因,因此佛教戒杀,提倡素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误解       佛教)(五明学佛网:误解       佛教)  

 黄夏年教授: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黄夏年教授: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黄夏年教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新世纪佛教发展刍议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黄夏年教授: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黄夏年教授:近代中国佛教教育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界出版时间最长的《海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