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不安的心,才需要填补


   日期:2019/12/8 16: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跟众生的差别在哪里呢?佛永远都是为众生而服务,到最后成就了自己;众生则是往往只为自己而服务,到最后却使自己堕落、痛苦终生。

  不用担心付出后得不到回报,就像诸佛菩萨一样,付出了那么多的慈悲,到最后他们成为佛或菩萨;而众生没有跟随着佛陀的慈悲、智能来修行,所以至今还在轮回当中,继续被烦恼、业障捆绑。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佛法。

  想就是愿力,要多发这样的愿力;但光有愿力仍然不行,还要付诸行动,叫行菩萨道。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要常常反观自己的身语意(即言行举止和心念想法),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去做了,是否真的舍弃了利益自己的心态,所作所为都是为他人着想。

  想想看,你今天有一百元,如果能够将五十元无私地奉献出去,与别人一起分享,却不希求回馈,那种无负担的快乐是无法言语的。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只有这么一点钱,给了别人十元就是一种付出,因而产生希望别人有所回馈的心态,这样就会倍感压力,只会有辛苦的感觉,而不容易有快乐。

  如果能将这一切的努力与付出当成一种快乐的奉献,认为这是众生的福报所应得到的,而自己能够做到这些事情,非常快乐呀!很多人问我会不会烦恼,会不会有压力。我觉得没有压力,能做多久就做多久。有一天我不能做了,双脚一伸,后面还是有人会接续起这个责任。就像我,永远没穷过,原因是我本来就没有任何财物,一生所得的财富,都是从左手进来,很快又从右手出去,却觉得一直都富有、满足,因为我有种“随时可以拥有很多物资,也可能随时变成一无所有”的心理准备。这并非告诉大家我有多伟大,而是期许大家以一种无所求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善念,那么大家的福报会愈来愈增长。

  如果你有这种不执著的心理准备,那就没有任何值得烦恼的事,因为你不预设未来将会拥有多少财产。当然,你们的财产是自己辛苦得来,跟我这种来自大众的供养不一样。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利益众生,到最后被利益的是自己”,我们付出的时候会得到很多快乐。

  不要暂时吃一点小亏,就认为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佛陀当时说要利益众生,但到最后也利益了他自己并且成佛了,而我们现在还需要靠他来度化。同样的道理,只要将自己的心胸开放,吃点小亏,也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到最后过得平安快乐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因为你胸襟开阔,心情舒畅,没有嗔恨、嫉妒和贪念,心能“知足”便能“常乐”,不会造业。

  今生没有做坏事造恶业,我们就会很快乐,以后会延续今世的福报而更快乐。

  (吃亏是福。看似亏了物质,我们却可以收获心灵的富足。内心的安乐不是靠物质能填补或是替代的,有时候内心的不安反而会换来更多的物质追求,越不踏实越去寻找,最后心灵有了空缺,物质却也给不了我们快乐。如此看来,有时候亏一些身外之物,反而我们能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心安理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不安的心)(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不安的心)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