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念佛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一)


   日期:2020/1/13 7: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张师诚居士《径中径又径》开示:念佛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一)

  晚上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第六十四段文,晚上从第六十五段文,接着看下去。

  第六十五段文是张师诚居士,在《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所写的序文一段话。自序就是自己所写的序文,《径中径又径》是一本书。念佛就是走在径中径又径的道路上,径是又直又近又平坦的道路,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走在一条很平直,很快速到达的菩提道上。因为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果圣道法门的修学,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是一条非常的漫长,遥远的菩提道路,而且充满了曲折险难。对菩提心不足的人,很容易迷失在五欲洪流之中。

  因为圣道门的修学,以下劣凡夫的心性而言,难进易退。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远的历程,对懈怠放逸的下凡众生而言,确实在修学的道路上,是难进易退,所以造成道业不能成就。念佛因为不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一生可成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当生成就。当生就可以成就生死的了办,当生就可以成就超越三界,当生就可以成就出离苦海,当生就可以成就往生净土。所以以圣道门跟净土门做一比较,当然我们要修学净土门。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的内容,请大家看讲义第三十页,注释的第六十五:

  【《径中径又径》凡四卷,系择前贤净土论说编辑而成,张师诚编辑。卷一起信法有二门,即:醒迷门、易行门。卷二起信法有三门,即:疑误门、辨魔门、征验门。卷三立愿法有二门,即:决定门、广度门,励行法有二门,即:精持门、兼观门。卷四励行法有三门,即:断爱门、饬终门、助行门。】

  总归《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四卷,没有离开往生三法信、愿、行。卷一讲信,卷二也讲信,卷三讲愿,卷四讲行,所以光是卷一卷二讲信,就用了不少篇幅。所以从这一本书《径中径又径》,四卷当中有两卷在讲信,另外两卷讲愿与行。我们就可以知道净土法门,确实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起信,建立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学习念佛法门的人都知道,念佛的三大要领就是,第一、不怀疑,第二、不间断,第三、不夹杂,不怀疑当然就是信受。所以信都是讲在第一,往生三法信、愿、行,信也是讲在第一,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华严经》所说的这两句话,说得真是好。所以我们学习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行者,我们一定要经常的听闻阿弥陀佛的教法,或者每天研读净土经论,让自己内心对阿弥陀佛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你的信心会不会让人家,考验、破坏、妨难就动摇?会不会?会不会人家说:你念一句佛号就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容易?你没有修这个法门,没有修那个法门,怎么可能往生?你会不会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失去信心?不会。你会不会杂行杂修?不会。那表示你信建立得很好,也就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任考不倒。师父经常譬喻,念佛人要像不倒翁一样,不倒翁你怎么打它都不会倒,你把它打倒了,它又爬起来,打倒了它,又爬起来,你要像不倒翁一样任考不倒。反正任何人来考验我,我都是要念佛,反正任何人来妨碍我,我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然天塌下来,地裂开了,我也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天塌下来了你要不要念佛?要。塌下来就塌下来,反正有比我们高的人顶着,对不对?地裂开了,我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你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有,地裂开了,就裂开了,反正有比我们胖的人垫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不改变,对不对?纵然海水会枯石头会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不改变对不对?对,就是这样子。那你对阿弥陀佛信心,就非常的坚定了。

  这一段文师父读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请大家看讲义第十五页,第六十五段文:

  【张师诚《径中径又径》自序云:释迦牟尼佛悲怜末学,于禅、教、律之外,特出异方便,复开净土一门,为说《阿弥陀经》,指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依报正报之胜,令人执持名号,惟在一心不乱,即能七日有成。如顺水扬帆,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捷,孰逾于斯。盖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愿愿济度众生,广垂接引,其威神亦不可思议。故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

  这一段文是张师诚居士,为他自己所编辑的这一本书《径中径又径》所写的序文其中的一段文。这一段文前面先引用《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大意说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最后张师诚居士告诉我们,只要至心持名,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这样的往生,是完全仰赖佛力的摄取。所以归究到最后,张师诚居士也是认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往生的。跟靠自己自力参悟,是完全迥然不同。所以这一段文,也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探讨。

  「释迦牟尼佛悲怜末学」,末学就是末法时代学习佛法,还没有断除见思二惑的人,就是我们。阿罗汉已经断除见思二惑,称为无学,有无的无,学习的习,无学的意思就是,他学习断惑证真已经圆满了,所以不必再学。对于超越三界出离生死苦海,断除见思二惑,他所应该学习的已经毕业了,所以称为无学。如果初果阿罗汉就是须陀洹果,二果的阿罗汉就是斯陀含果,三果的阿罗汉就是阿那含果,是称为有学。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他们学习断除见思二惑还没有毕业,所以还须要继续不断的学习,称为有学。那我们连初果阿罗汉,须陀洹果都还没进入,就连四加行、七方便、五停心观,我们都还做不到,也还做不好,所以我们就称为末学。所以佛教徒有的人自称自己末学,如果听到有人说末学,那就在称呼他自己,这是很谦虚的用语。末学就是连四加行、七方便、五停心观都还没做好,更不用说证到初果须陀洹果,你我真的就是末学。这里讲的末学,实在指就是像我们这一种,连初果都还没证入的,还在生死大海浮沉的凡夫众生。释迦牟尼佛悲怜我们这一种凡夫众生,所以我们实在讲,是最标准的可怜愍者。

  诸位菩萨,我们现在还在生死大海,无始劫以来,阿弥陀佛发愿用了五大劫,修六度万行也用了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成了南无阿弥陀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还在人道,我们还没有遇上阿弥陀佛,救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我都是随业流转的凡夫,我们真的从来没有一生一世,往生过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诸位菩萨,你们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的人请举手,没有。我们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的,我们都从六道来的,所以我们可不可怜?实在很可怜。我们凄不凄惨?实在很凄惨。我们悲不悲哀?实在很悲哀。这一生这一世,如果再不好好念佛,又继续六道轮回去,那就更可怜了对不对?更凄惨了对不对?更悲哀了对不对?所以还不来听经闻法,还不来打佛七念佛,实在有够可怜的。

  「于禅、教、律之外,特出异方便,复开净土一门」,这是释迦牟尼佛,悲怜我们这一种末学众生,在禅宗、律宗,以及教下宗派之外,特别开出特异方便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教下的宗派就是天台、华严、三论、唯识,这四大宗派都属于教下。换句话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圣道教法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世尊为了悲怜我们这一种下劣的凡夫,对于禅宗教下的宗派及律宗,八万四千法门都没有能力修学,所以才需要特别开出胜异方便的净土法门。如果我们有本事参禅开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释迦牟尼佛要不要特别再开出念佛法门?不用。

  如果你有本事每个月工作上班,赚了港币五万元,你一个月的开销,才不过两万元而已,你每个月还可以存下三万元,你还需不需要父母的接济?不需要。你就是没有什么收入,可是家庭的开销很重,每个月都负债,要经常跟亲友借钱,又不一定能借到钱,生活很困顿,所以父母才需要接济你,对不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