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的到来


   日期:2020/2/1 15: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了烦脱俗》

  人不可能拥有一切,尤其心灵的自在,能拥有的又有几人?有人夸奖赞美自己,我们会感到心情舒畅,当下的包容心也特别大,博爱到好像可以照顾全世界一样。但果有人讲自己负面话语,包容心就会愈来愈小。心本身没有大小的界限,如果了解它的本质时,它就会变成无限的包容心,不了解它的时候,它就会带来许多情绪上的负面影响。

  很多有智慧的人愿意把学问、能力、财富和大家分享。可你如果不去赞美、随喜别人,而想方设法欺骗,别人就会随时提防你,不愿和你分享。

  人类的长处是可以思考。当知道一切的痛苦来自烦恼,要懂得培养慈悲心,慢慢把贪念、嗔恨、妒嫉、傲慢等烦恼去除。

  佛教徒表面上是在度化众生,实际上是靠众生的力量在度化自己,应该对众生有感恩之心才对。当有感恩的心,嗔恨就生不起来,也不会嫉妒。

  因为曾发愿希望所有众生比自己好,所以如果众生的智慧和财富比自己多,应该高兴才对。何况他不需要自己的帮助,财富、名声、能力就比自己好,应该更值得欢喜,因为自己少了一个“负担”。

  追根究底可以发现,一切痛苦来自于无明,因为无明让我们完全不了解什么可以带来快乐、什么会带来痛苦。但只要有大慈大悲的思想,付诸行动,痛苦就会愈来愈少。

  因为你的心会愈来愈广阔,愈来愈跟大海、虚空一样,可以包容一切正面负面的事物。

  无论你认为别人对或不对,要知道这都是因为各自的习性,一切都是因为有烦恼存在才会这样。

  能够这样理解,我执会减轻,心胸会愈来愈广大,日子愈来愈快乐,智慧愈来愈增长。

  破除了我执,就是增长了智慧。

  当分别心逐渐破除后,在短暂世间可以获得人所能具备的一切福报和快乐,究竟上可以得到永恒的快乐。

  (世间很少有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我们每天都是在忙着与世间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周旋。如此忙碌的收获是什么呢?苦中作乐。这就是一种缺少智慧的生活态度,因为无论我们再怎么忙,时间还是会流逝,无常也一定会潜伏我们左右。忙到最后,除了偶尔的开心,就是无限的怨叹。那么这又是何苦呢?真正的智慧,是要学会从世间的束缚中解脱我们内心的执着,淡化自我的宠爱,把这一份关注和厚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化私利为慈悲,这样的生存才能抵得过时间的流逝,也不会恐慌无常的到来,因为善念的力量永远会让我们时刻都感觉到快乐和知足,内心没有祈求也不会有患得患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 

 嘎玛仁波切:为了欲望没有不敢吃、不敢杀,就是灾难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