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生活能力更重要


   日期:2011/3/18 22: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我们当老师的,不只帮自己的家庭培养好的后代,我们是接受了国家、接受了人民,对我们的信任,我们领的是国家的俸禄,我们对国家民族负责,我们来成就好的下一代的功名、下一代的子孙,所以我们这个“师”的着眼,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中国有一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听到这一句的时候会不会想,好险,我有生儿子,这么解就解得太浅了。今天虽然生了个儿子,结果是败家子,比没生还严重。生了败家子以后,连三代的祖业,统统被他给毁了,所以这个无后是没有好德行的下一代,这个才是无后。所以在一次,有个首相他要退下来的时候,记者问他,你即将要离开这个岗位,您觉得有什么事情,是让你觉得光荣的、欣慰的?我们一看到这种情境,可能一般都会想到,他一定说,吉隆坡哪个桥是我铺的,哪个路是我开的,很可能都是把他具体做出来的事情,在那里娓娓道来。但是这位首相,他并没有在细节去谈他做了哪些事情,他只说到,当我离开这个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有超过十个人以上,能够做我这个位置。其实这个责任心是很深远的。

    今天假如我们当父亲、当母亲的,这个家,比方说我们这次来参加五天的课程,然后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时候,接到孩子的电话,妈,妳快回来,家里不行了。这个时候妳会不会很高兴?你看家不能没有我,我太重要了。这个责任心,假如是我在的时候他们才能好,这个责任心太短视了。请问,我们能随时陪在孩子身边吗?真正深远的责任心,是当我不在的时候,孩子能过得更好。这个就是有后的观念,这个就是时时训练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在他们没有我们的时候,他们能把自己、把家庭经营好。对于家庭如是,对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亦如是。我曾经听一位老师提到,他们班上有两个孩子母亲去世了,差不多时间去世的,结果这两个孩子在母亲去世以后,所呈现的状态截然不同。刚好老师派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写作文,有关母亲的作文,至于题目自己定。结果这个孩子,其中一个就写到“母亲的微笑”,虽然母亲已经离开了,但是留在她心中最深刻的,是母亲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后来经过了解,她的母亲非常的热心,非常积极进取,纵使在母亲得癌症的那一段过程当中,她也没有愁眉苦脸面对她的女儿,反而都是很有勇气的去面对这个结果,去尽心的过每一天。而这个时候,虽然母亲离去了,但是她的精神,留在她女儿的心中,所以这个孩子的表现都非常的好。反观另外一个学生,母亲离去以后,她常常都是无精打采,好像很忧郁的样子,而她定的题目是什么?题目是“梦中的母亲”。后来到家里面去家访,看到孩子挂了很多母亲的照片,都还没有从母亲离去当中能够跳脱出来,然后房间也都比较凌乱。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母亲,第二个母亲是让孩子非常非常的依赖她,等到母亲不在身边,她很难自己好好生活。所以我们对我们家人的责任,是当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也能过得很好。这个时候就会高瞻远瞩,应该好好培养孩子,培养我们的学生,哪些重要的为人处事,生活的能力。

    家如是,我们今天在我们的教育界、我们的学校,亦如是。我们不能校长、这些领导非常赏识我们,学校没有你,可不行。我们听了很高兴,但是高兴之余,我们要更对得起校长们,对我们的这一分信任,我们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不断的把教育办得更好。而教育要办得更好,一定要有非常多的好老师、人才,成事在人。所以不能只有我们好,在领导的信任之下,我要赶快的,缘分随时会变,说不定三年以后刚好嫁到其它州去了,是吧?有没有这个可能?人家说,“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个我们不能保证。但是校长对我们这么栽培,最后我们走了,然后他觉得,好多事都办不成,我们于心何忍。所以这个时候面对新进的这些年轻老师,我们把自己体会的这些宝贵经验、智慧,无私的告诉他们,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我们拍着胸脯对校长讲,校长,现在有我这个能力的,已经有好几个同仁了。那我们也会很欣慰的离开这个学校。所以这一分责任,在家、在团队都是如此。所以今天这位首相他说到,可以做我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代表他为国家提拔、成就非常多的人才,这个叫有后的观念,这个是“君亲师”的精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