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忍法师:学佛就是「性格上的培养」


   日期:2020/4/2 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就是「性格上的培养」

  第298期明觉 文:法忍法师

  《妙法莲华经》重点开示「如来度生之苦心」——佛陀为了使众生皆得圆满的佛果而以很多不同的善巧方便,使众生可渐渐改进最终可同登觉岸。然而,有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法华经》的后部分有很大的篇幅都不是说明那个「佛果」,而是述说很多菩萨的故事,如:〈药王菩萨本事品〉、〈常不轻菩萨品〉、〈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妙庄严王本事品〉、〈普贤菩萨劝发品〉等等。其实这都是一些受持《法华经》(实践「法华精神」)的实例。我发明了一个理解佛教修行进路的理论,以一个金字塔表示(附图),最底一层是理解Understanding,大部分人从这个层面入手,却也有不少人一直停留在这阶段。往上一层是认同Recognition,能够分辨哪条才是涅槃之道(出世之道),或辨别世间不究竟的方法和真正离苦得乐的方法,就是认同「离苦得乐」才是正确的道路。再上一层是接受Acceptance,你已经加入这个队伍,你接受这是你修行的办法;但是怎样才算完全接受?就是要内化Internalization,本来佛法是外在的,佛陀讲,你用眼去读,用耳去听,现在你将所学的佛法内在化,变成是自己的性格。最顶一层是实践Practice,是因为我们已经将「缘起观」、「慈悲」、「放下」等等内化为自己的性格,所以由性格展露出来的行为就是「实践佛法」。

  学佛≠学习一些形式

  很多人行佛道的时候走错了,《妙法莲华经》后部分为什么要讲菩萨的行为和本愿?讲的是他们怎样行持法华法门,学到的要实行出来。很多人学的时候只学了形式,没学到那个精神,某程度上是东施效颦,或者是没灵魂的行尸走肉,诵经拜佛,甚至说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是徒具形式。举个例,大家知道弘一大师,很多人讲他的事迹,譬如戒行精严,不收徒弟,不收供养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个小习惯:他在路上遇到老人家,一定不会超前,因为他觉得每个人也会变老,每个人都精壮了数十年,习惯走得快,动作利落,到老了,动作慢了,都很难习惯;他觉得老人家会自责在路上阻碍别人,所以在路上遇到老人家,他尽量不会超前。如果我们只是专门在街头等老人家经过,坚持不超前,而非从中培养「慈悲心」,实践菩提道,则只是学一种形式,根本算不上是在行菩萨道!

  怎样以菩萨的行持作为典范?这就是以菩萨作为学习的榜样,修道的典范,而不是单学模式,没有内涵和精神。什么是内在化?将菩萨的修为、特质,例如慈悲、智慧、利益众生,变成自己的性格,这就叫内在化。否则便还是留在认同的层面,形似而神不似,虚有其表。能够把菩萨度众生,行菩萨道的精神变成自己的性格,便叫内在化。金字塔的几个层次,从理解到实践,没有一个层次是强调学习菩萨的行为,因为接受以后便须要内化,你有了那种精神以后,自然便能体现出来,没人教你学表面。这个理论是基于我本人认为行佛道、修行应该有的过程,我关心的不是在过程里,你学那些表面行为学得有多像,我关心的是你能否学到那个精神。你接受了以后,便应该将你所接受的好的特质内在化,变成你作为佛弟子应该有的内涵,将这些内涵实践出来,自然就是那个外貌;否则你纯粹模仿外表是没用的,纸包不了火,装模作样总会露出马脚。

  另外,假如我们老是徘徊在理解的层面,没有再上一层到达认同的层面 (去认清自己走的是佛道还是邪见之路,是否离苦得乐之路) ,那就根本不可能达至「接受」的层面,去接受那些可以令你离苦得乐的佛法,更遑论再将之内化,最后实践出来!如果要行菩萨道,说易不易,说难不难,重点是贯通这几个层面。你是否真的想修道?你是否真的想解脱?你是否真的想利益众生?所以还是回到你的初心,你的初心想离苦得乐,想解脱,你便会按这些层次拾级而上。大家不要浪费时间,有些人学佛久了,忘失了初心,修行反而增长烦恼,到最后空过此生。道理很容易,但你何时可以圆满地行持?你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念头就能看出来。

  培养正面的性格—从自己的最弱处下手

  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开始修?你觉得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执是当然的,但我执最大的一个体现在哪里?《华严经.第四十九卷》,普贤菩萨指出「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生起,当下马上出现的障便有九十四个,还没包括往后的那些果报。包括什么障?生气的时候,我们见到宝物也不会去捡,好说话也听不进去。我们知道众生最弱的是这一环,我们便从这里开始修。嗔心起是因为有逆的因缘,达摩祖师教我们,遇到逆境是因为过往恶因缘成熟了,你就大方一点,都给他,慢慢你会习惯,不再计较,因为你知道你一计较,不单没还利息,还要借下更多。当你的怨亲债主现前,你的业障现前,你再起嗔恨心,你不单没有清还你的债,没有受那个业果,反而在旧债上添了新债。要不然为什么我们在大通智胜佛时已经发了菩提心,可是到现在还是这个模样?知道自己有业障,我们只有从微细处入手,不要要求众生去改变,你先要求自己,自己眼底下的事情,可以处理的,你先处理。

  这就是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以六位菩萨作结,第一是希望我们学习普贤菩萨的毅力和大行,在苦海里不要放弃。第二,虽然众生愚昧,力量微小,但不要紧,菩萨慈悲,既然我们有福报听到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的事迹和法门,我们向菩萨祈求,以菩萨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将菩萨的大悲心内化,成为我们修道的力量;修道不是叫你装得很清高的样子,出离心跟菩提心可以没有冲突,我们学习菩萨的行仪,发起菩提心,以出离心作为第一个阶段,出离生死轮回以后,我们再回入娑婆,广度有情,与众生同登彼岸。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