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七)~G 177经:“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断。为断无常火故,随修内身身观住。”


   日期:2020/4/8 15: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七七经~一八六经:

  以上十经均以“犹如有人火烧头衣,当云何救”为开篇,内容大体相近。

  177经:“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断。为断无常火故,随修内身身观住。”此经与前面的176经基本相同。

  178经:“头衣烧然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断。为断无常火故,已生恶不善法当断,起欲、精勤、摄心(收敛心念)令增长。”

  起欲——此处是指生起修善法的念头。

  179经:“……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四神足之一)。”

  欲定断——是“希求禅定而断灭(诸贪念)”之义;

  行成就如意足——是指成就神足通,并使其坚固。

  180经:“……为断无常火故,当修信根。”

  信根——五根之一(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根以“四不坏净”为代表。所谓“四不坏净”,是指对佛、法、僧(四双八辈)、戒树立起坚固的信念。

  181经:“……为断无常故,当修信力。”

  信力——五力之一(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指对三宝及戒的高度虔诚,破除一切邪信。

  182经:“……为断无常故,修念觉分。”

  念觉分——七觉分之一(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指常念于禅定与智慧。其明记三学、四圣谛、八正道等佛教教法而念兹在兹、忆持不忘。例如恒常正念正知,了知身受心法之不净、苦、无常、无我等,并将此等佛教正确之世界观,忆持不忘,即是此一证悟阶段(念觉支)的具现。

  183经:“……为断无常故,当修正见。”

  正见——乃八正道之一,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之因果,审虑诸法性相等之有漏、无漏慧,称为正见。

  184经:“……为断无常火故,当修苦习尽道。”

  习苦尽道——另译为“苦迟通行、断苦尽、苦灭迟得”,为四道之一(四种通往涅槃的模式,分别为苦习尽道、苦尽道、乐非尽道、乐尽道)。“习苦尽道”意指“钝根者缓慢而费力的证果之道”,南传经文作“迟缓通达的苦行道”。这种修行方式大约与苦行密切相关。

  185经:“……为断无常火故,当修无贪法句。”

  无贪法句——即“离贪的教说”。“法句”为表达正法教说的词句,常为偈颂形式。而这里所说的“法句”,是否与《法句经》相关?而《法句经》正是集录诸经中佛之自说偈颂而成的经典——其系为策励学众精进向道,富有感化激发力量的偈颂集。行文概多平易简洁,间杂巧妙的譬喻,内容更教示以佛教真理观、社会观的根本义理,是佛道入门的指南。

  186经:“……为断无常故,当修止。……比丘!乃至断过去、未来、现在无常,乃至灭没,当修止观。”

  止观——止,音译为“舍摩他”,指心念沉静(止息一切想念与思虑),专注于某一固定处(即“所缘”)而不散动。观,音译“毗钵舍那”,指以智慧思惟观察某一特定的理趣或事物。“止”与“观”,是印度佛教修行法门中的两大支柱,中国的天台宗将其列为禅定方法中的特殊法门。

  在本经中还广述种种无常之相,在此不一一列述。

  第一八七经(贪欲经):

  主要叙述由于贪欲成就之故,而不知五阴无常。

  佛陀告诸比丘:

  “以成就一法故,不复堪任(能够)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为一法成就?谓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一法成就?谓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行、识无常。”

  在这段经文中,佛陀也就是在讲两重意思:

  第一重,若成就一法(贪欲),则根本不可能观察到五阴的无常属性;

  第二重,若成就一法(无贪欲),方可知悉五阴的无常的根本属性。

  此二者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个是有贪欲,一个是无贪欲。我们不要小瞧这个“有”与“无”二者的差别,事实上它就是阻碍我们成就道业的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在本经中,世尊还列出了一些其他一些烦恼的种类:

  恚、痴、嗔、恨、訾、执、嫉、怪、幻、谄、无惭、无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骄慢、放逸、矜高、曲伪、相规、利诱、利恶、欲多、欲常、欲不敬、恶口、恶知识、不忍贪、嗜下贪、恶贪、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欲爱、嗔恚、睡眠、掉悔、疑、昏悴、蹁跹、赑屃、懒、乱想、不正忆、身浊、不直、不软、不异、欲觉、恚觉、害觉、亲觉(六亲系念)、国土觉、轻易觉、爱他家觉、愁忧、恼苦。

  若加上“贪”,共为六十四种大烦恼。(2月26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