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八)~F 第500经(净口经):本经叙述佛子应当依净命而自活,不可依邪命而求食。


   日期:2020/4/10 22: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500经(净口经):

  本经叙述佛子应当依净命而自活,不可依邪命而求食。

  本经的重点,是阐述出家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立身存命的问题。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部经对于出家师付来说,可谓具备相当的指导意义。

  经中叙述舍利弗尊者一时居止于迦兰陀竹园,有一位外道出家女众从王舍城内出来,见到舍利弗“坐一树下食”,便问到:“大师,你在吃饭吗?”舍利弗回答说是啊,我正在吃饭。这位出家尼见状,就一连提出四个问题:“沙门下口食耶?”、“仰口食耶?”、“方口食耶?”、“四维口食耶?”

  对于此四个问题,舍利弗均给予了否定的回答。舍利弗为什么否定它们?这个需要对上述四句问话的含义稍加了解。我们可以从经文中舍利弗详细的回答中找到答案:

  1、下口食。“诸所有沙门、婆罗门明于事者、明于横法、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下口食也。”

  2、仰口食。“若诸沙门、婆罗门仰观星历,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仰口食也。”

  3、方口食。“若若诸沙门、婆罗门为他使命,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方口食也。”

  4、四维口食。“若有沙门、婆罗门为诸医方种种治病,邪命求食者,如是沙门、婆罗门则为四维食也。”

  若从字面上理解,“下口”就是低头吃饭,“仰口”就是仰面而食,“方口”即脸朝四方而食,“四维口”是指上下四维,也就是东张西望,看人脸色吃饭。这位出家尼所谓的潜台词是问舍利弗:你们佛教出家众是指靠什么吃饭?在他们看来,一切沙门出家众无外乎就靠四种手段谋生,即下口食、仰口食、方口食与四维口食。而此四种存命方法,恰恰为佛教所反对的,被斥为“四邪命食”。

  下口食:即“明于事者,明于横法”。“明于事者”就是靠一些很低级的技能以谋取生活来源的人;“明于横法”就是喜欢动歪脑筋或欺骗手段来活命者。二者结合起来,泛指那些倚靠不正当手段去谋取生活资本的人群。当前网络十分发达,有些人不喜欢劳动,就开始动脑筋盗取别人的QQ密码、银行帐号等手段,却骗取他人的信任,然后套图他人钱财。

  仰口食:仰口就必须仰脸,因此口便转义为脸。仰脸做什么?古代印度流行占星术,所谓“仰观星历”,用观察星宿的位置移动和明暗色泽来预卜吉凶。这在中国古代也很流行,历朝历代都设有专司天文星宿的官员,如果哪个方向出现了帝王之气,天文官马上就密奏当朝皇帝,火速派人前往剿灭。而仰口食若扩展开来,诸如相面、相手、排八字、算卦测字看风水之类,均属于仰口食之列,都属于“邪命”,不是出家人本份之事。

  方口食:吃饭时东张西望,看施主的脸色吃饭。主人高兴了,就得意忘形,大口吃饭;主人郁闷了,便大气不敢出,处处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里有句话,叫“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它的反面意思便是见风使舵,端人饭碗,替人说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如果真的能替人说几句好话,真能替主子消灾,倒也无妨;问题是我们有时候竟是巧言令色,曲媚溜须,糖衣炮弹一发接着一发。当主子的一开始也算正气十足,对“亲贤臣远小人”古训记得很牢。可是轿子一旦坐久了,便飘飘然起来,还真以为自己是“老子天下第一”,样样都比别人强三分。如此一来,抬轿子的人自然是愈见增多,连靠造反起家的东王杨秀清也坐起四十八人抬的大轿子。事实上,靠“方口食”爬上去的并不见得有什么好结果,如当年苏秦也曾“并相六国”,“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可是何等的威风,然其最终却落得被车裂于市的下场。然世态炎凉,苏秦见其嫂状,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见《史记·苏秦列传》)从这段对话中,世人往往从有利于自己的立场出发,导演出许多匪夷所思的势利闹剧,大约是人之趋利本性吧(佛教称之为“无明”)。

  四维口食:四维是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其意与“方口食”有些接近。不过舍利弗还是将“诸医方种种治病”纳入其中,有其一定道理。佛教讲五明,所谓“医方明”便是其中之一(声、因、内、医方、工巧)。为人医病解人苦痛本来是好事,佛陀便被誉为“大医王”(精神疗治)。但是如果仅仅靠医术行医治病,却不是出家人的本份,因为世间名医高士无数,出家人若视行医为其主业,则有舍本之嫌。倘若出家者以行医为谋生手段,则完全与出家初衷背道而驰。

  以上四食被称作“四邪食”,并非出家人所为。那么什么是出家人的“正食”,即什么是出家人应该干的份内事?答案便是舍利弗所说的“以法求食而自活”,也就是出家尼所赞叹的“净命而活”。所谓“净命”,就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把先解决个人的问题放在头等大事的位置上,而不要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足轻重的琐事上面。人生短促,也就是几十年的光阴。除去一头一尾,一辈子能集中精力做点事情的,也就是二十年光景。倘若我们将这短暂的二十年浪费在可有可无的琐碎小事上,岂不是十分可惜?(10.2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