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I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为系缚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质多罗长者为之决疑。


   日期:2020/4/11 1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为系缚的问题争论不休,而质多罗长者为之决疑。比丘之间争论的话题是:“谓眼系色耶?色系眼耶?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意系法耶?法系意耶?”诸比丘所探讨的话题是在讲:究竟是色为眼所系缚,还是眼被色所系缚?是耳系缚与声呢,还是声系缚与耳?由这个论题使我们联想到《六祖法宝坛经》中的是“风动”还是“幡动”的故事。慧能大师在未出家之前,就已给予了明确的解答,既非风动亦非幡动,而是我们的“心”在动。这个“心动”,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所具备的那种先天性的“分别心”。那么这个“分别心”是从哪里来呢?谈到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谈到眼根与色境之间的关系(六根与六境)。而与此相类似的问题是,究竟是眼根系缚与色境,还是色境系缚与眼根,还是它们之间相互系缚?这里的“系”,也可以理解为“缘取”。

  正当大家为此事论说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质多罗长者正好从食堂门口经过。他问道:“诸尊者于此义云何记说?”大家反问道:“于长者意云何?”质多罗长者对此回答说:“如我意,谓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然中间有欲贪者,随彼系也。”就是说,眼与色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物,否则眼只是眼,色只是色,二者互不搭界,毫不相干。这个中介物是什么?便是质多罗长者所说的“贪欲”。我们常说修禅者有三种境界,所谓: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第一重和第三种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实际上却有着质的不同。“看山是山”是普通的平凡人,也就是凡夫所见。在我们凡夫眼里,山就是山,如果把山看成了水,那就是出现了精神幻觉。而“看山不是山”是有学阶段的境界,此时他对事(物)境进行了观察,得出了新的结论。比如说从有常中看到了无常,从有我中看到了无我,这便是“看山不是山”,因为它们的本质属性是“空性”。到第三重境界时,虽然眼中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然而此时他们做到了无分别心,这个无分别心,便是本经中所讲的无有“贪欲”,眼不再缘取色境,色境也不再被眼根所缘取。

  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质多罗长者作了一譬:“譬如二年,一黑一白,驾以轭鞅。有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然为等问不?”很显然,既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而是它们中间有一个“轭鞅”,将它们牢牢地系缚在一起。如果轭鞅没了,黑白二牛将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对于我们众生而言,那个紧紧系缚我们的“贪欲”,就好像套在我们头上的“轭鞅”,使我们无法获得身心的自由,无时无刻不处在贪欲的掌控之下。如果我们能将心中的贪欲却除,便是所谓的“眼”还是“眼”,“色”还是“色”。(12.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