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F 685经(乳母经)


   日期:2020/4/11 21: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杂阿含》(二十六)~F

  685经(乳母经):在本经中,佛陀以婴儿从小至大的成长全过程,来譬喻声闻比丘从有学到无学的全过程。其实,天下的父母在对待养育子女的问题上,都是怀着一样的慈爱心情。佛陀在描述此过程时,用笔充满着温情:

  譬如婴儿,父母生已,付其乳母,随时摩拭,随时沐浴,随时乳哺,随时消息。若乳母不谨慎者,儿或以草、以土诸不净物著其口中,乳母当即教令除去;能时除却者善,儿不能自却者,乳母当以左手持其头,右手探其哽,婴儿当时虽苦,乳母要当苦探其哽,为欲令其子长夜安乐故。

  初生的婴儿什么也不懂,如果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也只会哭闹却无法用言语及手势表达。此时,就需要乳母要按时给孩子喂奶、摩拭、沐浴,给予新生儿无微不至的关照。等到孩子稍稍大点,孩子又会四处乱爬,手里抓到什么就吃什么——其本能反应就是直往嘴里塞。此时孩子并不具备鉴别食物的能力,大人稍不留神,孩子就会“以草、以土不净物著其口中”。此时乳母就会及时将孩子口中的不净物去除干净。

  当孩子再稍大点时,便逐渐开始懂事了,“有所识别”,此时他再也不会“持草、土诸不净物著口中”。佛陀对此叙述道:“婴儿小时,乳母随时料理消息,及其长大,智慧成就,乳母放舍,不勤消息,以其长磊不自放逸故。”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在身体和智力方面已渐趋健全,这时候就不需要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了,所以“乳母放舍,不勤消息”,因为孩子可以慢慢地自己照顾自己了,“不自放逸故”。从父母的立场上来说,把孩子从小拉扯大,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孩子大了,就需要大胆地让他们去飞翔。有的父母可能还做不到这一点,总觉得孩子再大,在父母眼中却永远只是个孩子,故而处处袒护、珍爱甚至包办,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害了孩子。

  佛陀举出这样的譬喻用意何在?从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若诸声闻始学,智慧未足,如来以法随时教授而消息之;若久学智慧深固,如来放舍,不复随时殷勤教授,以其智慧成就不放逸故。”我们在看武侠类的影视作品中,会时常见到这样的情景:当弟子学成后,为师的都会主动让爱徒离开自己去闯荡江湖。在依依惜别之时,无论是恩师还是徒弟,都会难以割舍,不忍分离。可是师父为了成就弟子,就必须要让他们去独自开辟自己的天地,如果毕生影随其师,不仅对师父无益,事实上却彻底地耽误了徒弟的前程。佛陀也是一样,在弟子尚未成就之时,自然是如乳母般地对婴儿百般照顾;但当弟子智慧成就之时,便不再多操心弟子们的事情了。为什么?因为弟子们已经做到了“不放逸故”。所以我们在原始的经典中,时常见到如来教诫弟子们要志存四方,随缘度化一切众生,而不是将他们个个都留在自己的身边。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见到佛陀在夕阳的余辉中孑然一人在旷野中经行的身影,或者仅仅在侍者阿难一人的陪伴下,足迹遍布大半个古印度的艰苦履程。对于那些已成就智慧的众多弟子,佛陀从来不会勉强他们侍随左右;相反,他总会孜孜不倦地对弟子们说:“你们要以度生为己任,使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调伏者令得调伏,未寂静者令得寂静,未安隐者令得安隐……”。(2月20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