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H 822经叙述修习三学,乃是由怖畏开始。


   日期:2020/4/14 12: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822经叙述修习三学,乃是由怖畏开始。这里的怖畏,主要指的是“善摄持波罗提木叉”,所谓“见细微罪,能生怖畏”。在接下来的相关经典中,多次对何谓三学进行阐述。823经亦大体相似,所谓“见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住”。关于何谓增上戒,即在戒的持守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少定、少慧”;所谓增上意,即戒和定两方面都没问题,但是“少于慧”;何谓增上慧,即在戒、定、慧三方面都没有问题,无有遗漏。在824经中,提到了“二学”,即上威仪学、上波罗提木叉学——实际上也就是指戒定慧三学,但是倾向于戒学,所谓戒是定与慧的基础。825经继续谈三学,所谓“学戒多福利,住智慧为上,解脱坚固,念为增上”,即比丘用心去学戒、修慧和自净其意,便能具足三学。826经提到学戒可以获得种种大福大利——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三学具足,乃是大师级别的高僧,自然是福利双收。

  在827经中,佛陀用农夫善于耕种的譬喻,来形容比丘善于修学三学。对农夫而言,细心关照自己的庄稼,期望风调雨顺,获得个好收成,乃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谓彼田夫随时耕磨,随时溉灌,随时下种。彼田夫随时耕磨、溉灌、下种已,不作是念:欲令今日生长,今日果实,今日成熟,若明日、后日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里要紧的是一个“随时”,从农业角度讲,一定要做到“不违农时”,该种的时候种,该收的时候收。如果在播种的时候就开始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幻想着未来如何获得大丰收,显然是不现实的。过去事已经无法再回转,未来事尚不得而知,只有及时地把握住现在,才是最高明的。作为比丘来说,即是要努力地打好基础,切勿好高骛远。我们往往容易犯过于乐观的毛病,戒学没学好,就开始琢磨着如何能获得智慧、获得解脱,“欲令我今日得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若明日、若后日……心善解脱”,期望着一步登天,明天就可以直抵佛地,成就无上正觉。对于比丘来说,就要学习农夫种庄稼的精神,还要学习母鸡孵小鸡的那种坚忍精神(“爱护随时,其子自然安隐得生”)。本卷的829经提到一位名叫跋耆子的尊者,对于二百五十戒无法做到持守与诵读,佛陀乃示其三增上学。

  第828经很有意思。佛陀首先作了譬喻:“譬如驴随群牛而行,而作是念:我作牛声。然其彼形亦不似牛,色亦不似牛,声出不似,随大群牛,谓己是牛,而作牛鸣,而去牛实远。”佛陀作这个譬喻用意何在?我们知道,驴与牛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从等级上讲,牛在印度自古以来就很尊贵,是上等身份的象征;驴显然不是,其价值甚至都不及一只极普通的小山羊。在《法华经》中有“三车喻”,所谓羊车、鹿车和牛车,而三车归一车,乃是“大白牛车”(喻佛乘)。很多比丘也是如此,所谓“违律犯戒,随逐大众”,但是他们从来不知道反省自己,忏悔自己的过错。这种譬喻很有见地,然而纵观现实,比丘都是剃发染衣,单从外面上看,一般人很难有个三六九等的区分。《十诵律》将比丘分为四种,即名字比丘(有其名无其实)、自言比丘(贼住比丘)、为乞比丘(混口饭吃)和破惑比丘(此乃真比丘)。而《四分律》则将比丘分为七种,即名字、相似、自称、善来、乞求、着割截衣、破结使七种比丘。据实而言,驴与牛无论从形体还是从叫声皆有较大差异。然比丘着装外形基本无异,如何进行驴牛甄别?倒是难题。(4.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