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C 873经叙述四种调伏众,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与优婆夷。


   日期:2020/4/14 15: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873经叙述四种调伏众,分别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与优婆夷。佛称赞此四种调伏众为“善众”,所谓“若才辩无畏,多闻通达法,行法次法向,是则为善众。”除此外,像诸如能够摄持净戒,能够做到博闻多知,能够对佛法僧三者生起坚定的信仰(指居士),都可以纳入到“善众”的范畴。其他诸如柔和、无畏、通达法、说法、法次法向、随顺法行等等,皆可以称之为善众。对于这些善众们,他们就好像日光那样,不仅可以照亮自己,并且还可以给别人以光亮和温暖,也就是自利与利他能够二者兼顾。

  874经讲三种子,所谓“随生子”、“胜生子”、“下生子”。所谓随生子,“谓子父母不杀、不盗……子亦随学不杀、不盗……”。这里有两种情况,首先便是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父母一生老实忠厚,他们的孩子一般不会坏到哪儿去;第二种便是家庭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身教和言教并进,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在这里,父母持戒,子女也能持戒,一般称之为“佛化家庭”。第二种是胜生子,所谓“胜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不饮酒戒,子则能受不杀……不饮酒戒”。在这里,父母与子女相比,差距就产生了:父母对于五戒不能持,子女却能够把戒条奉行得很好,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然,也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这就是“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杀……不饮酒戒,子不能受”,父母能够做到,子女却做不到。这种情况很多,时下尤为明显——具体就不再展开了,免得啰嗦。当子女的,我觉得尽量能够让父母省省心,而不要让他们为自己的事情操心伤神。现如今能够做到“随生子”的标准,已经十分难得;倘若能达到“胜生子”,则更为稀有;尽量不要去当一代不如一代(如啃老族)的“下生子”。正如偈颂所说:“生随及生上,智父之所欲;生下非所须,以不绍继故。为人法之子,当作优婆塞,于佛法僧宝,勤修清净心,云除星光显,光荣眷属众。”中国传统讲“衣锦还乡”,讲“光宗耀祖”。依本经看来,人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做一名虔诚奉佛的优婆塞。居家信佛须持守五戒,这个五戒范围极广。比如说戒杀,我们可以理解为处处替民着想,为民作主,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戒盗,即立足本职,不贪污不受贿,不巧取豪夺,不鱼肉苍黎;不邪YIN,可以理解为作风正派,不沾花惹草,夫妇相互忠诚不二;不雇主,可以解释为实事求是,不迎合不溜须不诌媚,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不饮酒即不贪杯,不沉缅于无谓应酬,不大吃大喝……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五戒的内容,也要作些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宜阐解。佛教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自我适应性,自身生命力旺盛,不保守僵化,不固步自封。这也是佛教历经二千年而依然熠熠生辉的根本原因所在。(4.1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