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E 909经为调马经。有一位调马聚落落主(负责调教马匹的武士)来拜见佛陀。


   日期:2020/4/14 19: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909经为调马经。有一位调马聚落落主(负责调教马匹的武士)来拜见佛陀。佛陀问道:“调伏马者,有几种法?”调马聚落主回答:“有三种。何等为三?谓一者柔软,二者刚强,三者柔软刚强。”这里所讲的便是管理学和教育学所讲的三种模式,即和风细雨型(温柔)、电闪雷鸣型(强硬)、恩威并重型(软硬兼施、刚柔相济、胡萝卜加大棒)。如果从教育学方面来讲,这就叫作因机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手段,孔子是这方面的高手,释迦佛在这方面丝毫不为逊色。

  佛陀听后问:“若以三种法,马犹不调,当如之何?”对于性格较为温和的马匹可以施以刚强,而对脾气比较火暴的烈性马,则施以柔软的办法,顺其性情慢慢予以调理;如果是介于温和与爆烈之间,则采用刚柔并用。如果遇到那种软硬不吃、难以驯服的马匹,又如何施以调御之法呢?对于佛陀的提问,那位聚落主回答倒颇为爽快:“便当杀之!”——这完全符合职业军人的说话风格。从武士的这句话中,使我想起了大周皇帝武则天:域外进贡了一匹上等且难以调服的烈马献给李世民,这位威武皇帝兴致勃勃地翻身上马,准备在众臣面前露一手。没曾想没几个回合便被烈马甩出老远。后来武则天看到此马难以调伏,转身从随从侍卫腰中抽出钢刀,一刀便将烈马首级砍落于地。此举着实令李世民及满朝文武大为惊骇!

  当然,如果大家都仿效武则天以及这位调马军官那般“便当杀之”,那么天下良马便会从此绝迹不存。为何这样说?如若见到不听话的马就一刀结果了它,而遇到那些不听话的臣民百姓,难道也是悉将诛灭么?显然不现实。故而这种一了百了的笨办法,是不为佛陀所称道的,何况佛陀是标准的慈悲主义者,决不允许滥杀无辜。而佛陀号称“无上调御丈夫”,他也有三种法来调御众生。此三种法和调马聚落主的名称完全一样,所谓“一者柔软,二者刚强,三者柔软刚强”。

  这位驯马官听后十分纳闷,继而问道:“若三种调御丈夫犹不调者,当如之何?”

  佛陀答道:“三事调伏犹不调者,便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我法有所屈辱!”聚落主一听便颇感惊诧:“瞿昙法中,杀生者不净,瞿昙法中不应杀,而今说言:不调伏者,亦当杀之?”佛教不是坚决反对杀生吗?怎么能自食其言呢?当然,如来法中肯定是不会去杀生的,但是这个“杀生”并不是取人性命,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杀生”。因此佛陀说“如汝所言:如来法中,杀生者不净,如来不应有杀”。但是,“然我以三种法调御丈夫,彼不调者,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在这里,“不复与语”就是不跟他说话,佛教称为“默摈”;“不复教授”就是从此不再给予他任何教导;“不复教诫”就是不再对他进行言传身教,指点迷津,纠正偏差。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佛陀所说的“三事调伏犹不调者”,主要是指那些缺乏道心,或者贡高我慢之心十分严重的出家比丘。佛陀对此解释说:“若如来调御丈夫,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岂非杀耶?”所以说,佛陀所谓的“便当杀之”,便是从精神上对不服调御者的制裁与惩罚。这是佛陀教育理念的重要表达,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4.3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