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B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种,而佛亦以此三种法调御诸比丘。


   日期:2020/4/14 2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923经先以叙述调马师的三种调马之法,即所谓柔软、粗涩和柔软粗涩三种,而佛亦以此三种法调御诸比丘。此三种法分别为:

  1、柔软:“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报,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善行报,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

  2、粗涩:“是身恶行,是身恶行报,是口、意恶行,是口、意恶行报,是名地狱,是名畜生,是名饿鬼,是名恶趣,是名堕恶趣”。

  3、柔软粗涩俱:“有时说身善行,有时说身善行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报……如是名天,是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是名地狱……”。

  此三种实际上就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三种教法。对上等根机者,佛陀一般为他们演说善行有善报和善趣作为鼓励;对于根机差者,如来说恶行恶报和恶趣作为警戒;对于资质一般者,佛陀既鼓励他们多做三善行的善报善趣,同时也时而警告他们切勿三恶行,否则会遭到恶报恶趣的严重后果。这种说法方式有些像社会上的普法活动,法律虽然多少有些偏倚于“性恶论”,即人人皆有违法犯罪的可能,但从总体而言与佛教戒律的制订初衷十分接近,即“防非止恶”。自觉守法的结果肯定是身心自由(善报);而违法的后果肯定是身陷囹圄(恶报),身心遭受巨大煎熬。如果柔软、粗涩等三种方法尽是派不上用场,此处只能采取“不予教诫”,所谓“如来法中以三种教授不调伏者,不复与语、不教、不诫”,不教诫的后果便是“真为死也”,与让一个人死亡(或用刀杀了他),没有区别。(6.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