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六)~H 第1002经:在本经中天人接连提出四个问题...


   日期:2020/4/15 16: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002经:在本经中天人接连提出四个问题,其所问偈颂为:“断除于几法?几法应弃舍?而复于几法,增上方便修?几聚应超越,比丘度驶流?”

  这位天人实际上是在提问一些与比丘修行有关的话题,重点即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比丘应该断除于几法,几种法应该要舍弃它们?对于哪些法又应该增上方便去修习,以及比丘应该超越几种“聚”,才能渡过生死的洪流?

  佛陀对此回答是:“断除五舍五,增修于五根,超越五和合,比丘度流渊。”

  1、断除五:是指五盖,即贪、嗔、睡眠、掉悔、疑。此五法能盖覆心性而使善法不生。“通名盖者,盖以覆盖为义。能覆盖行者清净心善,不得开发,故名为盖”(《法界次第》。

  2、舍五:即舍弃五种欲望,一般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所引发的各种欲念,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常说的“五种功德”(“功德”为巴利语,一般作“种类”解)。另,为五根所对应的五境,即色声香味触。五根对五境并相互作用,方能产生各种欲望。

  3、增修五根:此五根为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法为能生他一切善法和成就圣道之根本,故名为五根。

  4、超越五和合:即战胜五种执着。五和合一般指“贪、嗔、痴、慢、见”(依《显扬心义》之见),也有认为是五结,即“贪、恚、慢、嫉、悭”等五结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比丘若超越生死海,必须要做到:断除五盖、舍弃五种欲望、超越五种执着(或五结),而且还要增修五根,如此这般才能“度流渊”。

  1003经讲到二种法,即净法与垢法。与净法相对应的,当然是觉法,因为清净之法必然会令我们觉悟到世间的真理;与垢法相对应的,应该是迷法,即盖法,因其会使得我们的善性得不到显现,使我们不可能弃恶而从善。因此天人问道:“几人于觉眠?几人于眠觉?几人取尘垢?几人得清净?”偈颂中的“觉眠”与“眠觉”虽只是颠倒了一下字序,然而词义却截然相反。一个是指尚在蒙头睡大觉,一个是在睡梦中倏地醒来,再也不会沉沉睡去。对于天人的提问,佛陀均以“五人”作答:“五人于觉眠,五人于眠觉,五人取于垢,五人得清净。”虽名全部为“五人”,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1、五人于觉眠——不守五戒、广造五恶的人,即使这些人一天到晚不睡觉,然而实际上他们就像是卧在床上睡大觉却永远不会醒来的人一样。

  2、五人于眠觉——能持守五戒者,即使他们整天整夜地蒙头睡大觉,然而他们却时刻保持清醒,使自己的心性丝毫不会沉睡。

  3、五人取于垢——如果为五盖所障覆,那么他们就等于是执取秽垢,虽穿着光鲜华丽,却等同于污泥遍身,路人皆擤鼻而侧目。

4、五人得清净——假如能获得无学位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话,虽遍身污泥,却丝毫无碍于他们的清净之身。关于“五分法身”,其义十分抽象,它是佛与诸罗汉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前三通有学位,后二则非无学位不起,故谓无漏五蕴为无学位所具者。(八月一日出差写于北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