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C 1180经:本经叙述佛陀至婆罗门长者大会之中,为诸婆罗门说法。


   日期:2020/4/17 10: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180经:本经叙述佛陀至婆罗门长者大会之中,为诸婆罗门说法。

  我们在《长阿含》和《中阿含》内的各种经典记载中,可以看到佛陀经常与诸婆罗门展开辩论,往往使婆罗门理屈词穷、进退维谷。有些婆罗门很自大,在公众场合扬言自己将毫不费力地将佛陀驳倒,后来一见到世尊,还没等到辩论会开始,突然变得张口结舌、惊慌失措。当然,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极端的顽固派,即便是输了,可是却拒不服输,恼羞成怒后骂骂咧咧,甚至还准备蓄意对佛陀打击报复。从这些经典记载中我们看出在当时印度社会的思想领域里,婆罗门可谓一统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同时我们也不难想像,在这种环境背景下进行弘教活动,将是多么的艰难!所以佛陀在最初成佛之时,在对待是否度化众生问题上,佛陀曾经犹豫过。为什么会犹豫呢?佛陀一方面看到世间人毛病习气很多,可谓积重难返;另方面他也清楚地看到在当时大环境下弘阐佛法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后来经过反复权衡,他下决心为了众生的早日脱离,哪怕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佛陀最初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组建了最早的僧团,并在以摩揭陀国为中心的中印度一带传教,一直到佛陀八十岁入般涅槃,其中经过了四十五年(一说四十九年)的弘法历程,可谓度众无数。在世尊的信徒中,国王一般以两大国最具代表性,即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和阿阇世,以及北印度拘萨罗国的波斯匿;商人弟子中有名的属须达长者(即给孤独长者)和鹿子母等人。但是即便如此,佛教在当时印度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佛陀依然是一知半解,甚至相当陌生。甚至有的学者给出这样的结论:佛教在印度社会里,从来没有占据思想统治地位。当然,我觉得这话说得有点“过”,比如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奉佛教的“达摩”作为治国理念——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一方面是古印度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尽管阿阇世王曾经试图努力);另方面即便是崇信佛法的统治阶层,无论其个人信仰如何虔诚,其最终目的都无一例外地服务于其所在的统治集团。戒日王可谓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对佛教采取高度宽容的佛教信徒。自戒日王后,佛教在印度本土,再也没有展放异彩的机会,从此变得黯然无光了。

  本经中所记载的乃是佛陀赴婆罗门大会进行弘法。有一天早里,世尊“著衣持钵,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经中记载“有非时云起”,本来晴朗干净的天空,一下子聚集起很多乌云,大有“山雨欲来”之势。于是佛陀为了避雨,便作是念:“我今当往婆罗门聚落婆罗长者大会堂中”。佛陀到了那儿后,见到很多婆罗门的长者都齐集于堂上,好像在探讨什么事情(也许是在召开部族会议,或是在共同温习婆罗门经典)。大家一见到有一位沙门师付来了,都觉得有些诧异,共相谓言:“彼剃头沙门竟知何法?”这话含有贬意,潜台词是这位出家比丘来我们这里有什么“赐教”?婆罗门自认为他们是种姓第一,什么都是最尊贵的,自然没有把眼前这位大沙门放在眼里。佛陀回答说:“诸婆罗门有知法者,有不知者;刹利长者亦有知法者,有不知法者。”佛陀在这里提到了婆罗门与刹帝利二种姓,说明婆罗门与刹帝利没什么两样,其中有智慧者当然也是愚蠢者,不会因为是婆罗门种姓就一定是智慧者;刹帝利种姓当中,智慧者亦大有人在。继而佛陀说了一偈:“非朋欲胜朋,王不伏难伏,妻不求胜夫,无子不恭父。无会无智者,无智不法言,贪恚痴悉断,是则名智者。”佛陀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都号称婆罗门的长者,既为长者,大家自然都是智慧者,肯定不会愚蠢到哪里去。什么叫智者?难道就仅知道坐在这里玄谈吹嘘或者探讨些空洞的教义?当然不是。那些不仅自己知晓和做到、且能教导他人如何灭除贪恚痴三毒者,才是真正的智者。

  诸婆罗门长者从这首偈中,方才知道他们有眼无珠,眼前决非泛泛之辈。于是恭请世尊入尊,并为他们开演正法。“善士瞿昙!善士夫可入此堂,就座而坐”;“瞿昙说法,我等乐听”。佛陀是大智慧者,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语言顷刻摄伏外道诸众。所以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说明唯有佛陀,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仰止”对象。(12.2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