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M 1287经:本经叙述何谓“正士”、何谓“正士法”。


   日期:2020/4/18 7: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287经:本经叙述何谓“正士”、何谓“正士法”。

  在现实生活中,与什么样的人相处,又如何相处,我相信我们都很关心这个话题。《佛说吉祥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叫“远离愚痴人,亲近智慧者,供养于应供,此真胜吉祥。”这四句话,便是大体上概述了我们应该与智慧人多亲近,而与那些愚痴者要保持一定距离。所谓的“智慧者”,乃与“善者”大体同意;所谓“愚痴人”,并不是脑瓜很愚笨,而是指那些喜欢作恶且自以为是的不善者,或者称其为“小人”。诸葛孔明先生的“亲君子,远小人”,不仅是为君之道,也是处世本则。至于现实中有时竟屡屡出现“远君子、亲小人”之行径,大约小人也有其合理存在的理由与空间。时下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的著作很多,比如说如何与领导或者小人打交道,如何防范小人之类。然而为人处世乃是一门大学问,岂是文字的东西所能说得清楚的?当我们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书中从另一角度谈论了海瑞与戚继光,才知晓二人所以为悲剧性人物的个中原由。对于这些近于野史之类的评说,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事实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大约占到了99%吧),都是充当了“事后诸葛亮”的角色。

  在本经之中,天人问佛:“与何人同处?复与谁共事?知何等人法,名为胜非恶?”佛陀回答也只有四句:“与正士同游,正士同其事;解知正士法,是则胜非恶。”这里的核心是何谓“正士”。一般而言,正士乃菩萨之异称,即离却迷执邪见,正见法理而求正道之大士(《佛光大辞典》)。但从本经的偈中所述内容来看,天人所问的大约是世间诸法,即如何与人打交道,该与什么样的人相交对自己更有好处。于是佛陀谈到了世间人与正士同游同事,并且了知正士之法,便可以得到帮助,即择善从之,择不善而改之。故而此处的正士,可以理解为泛指修行人。既然将正士等同于菩萨觉得等级太高,那么此处的“正士”总要具备一些标准。首先,正士具备“知善别恶”功能,这是最基本的要素。其次,正士须具备正知正见乃至正念,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八支正道”。倘若知见不正,纵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是没有半点用场,弄不好是才学越高越糟糕。当今出家法师之中学历普遍提高,我个人越来越意识到,学历达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学佛的基点在于知见与信仰,若知见不正或信仰不坚定,那等于将大厦建于流沙之丘。“有德无才僧中宝”,正是强调了“德”的极端重要性。正士的第三个标准,即具备一以贯之的宗旨和坚定不移的信念。这个信念,便是度己,还要度人。第四个标准,便是正士要具备高超的方便智慧,其中包括对法的取舍、对治心性烦恼的路径乃至度人的权巧等等。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能达到上述四种标准的人,便可以称之为正士;此人所行之法,便可以称之为正士法。(4.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