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四)~A 游行经后


   日期:2020/4/19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卷四)

游行经后

  当我们读至第四卷时,发现《游行经》在事情的叙述方面带有很大的连贯性,第四卷的故事也就是紧接着第三卷而展开。在第三卷中,佛陀的贴身弟子阿难,对佛陀将涅槃的地点选在了拘尸那揭罗的娑罗双树间,表示了不理解。他对佛陀说:“世尊,请您不要在这荒凉偏远的地方灭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诸如瞻婆、毗舍离、王舍城、婆祇、舍卫城、迦维罗卫、波罗奈等任何一个国家灭度,这些国家都会在佛灭度后,恭敬供养佛陀的舍利。”佛陀驳斥了阿难的短视,说这个地方并不是你想像的那样荒芜,这个地方曾经是大善见王(转轮大王)住过的。然后佛陀就述说了大善见王的一些奉佛因缘,以及大善见王最终归于涅槃的一些经过。我在这里就不详说了。

  佛陀临灭度之前,就对阿难说:“阿难,你到拘尸那揭城去一趟,告诉城里的末罗族们说:‘诸位仁者,今天晚上后半夜,佛陀在在娑罗园的双树间涅槃,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应该及时到佛陀那里去请教,及时听从佛陀的教诫,以免以后为见不到佛陀而后悔不迭。’”阿难不敢怠慢,就赶紧把这一消息告知了末罗族的人们。他们一听,都深感意外,并悲伤不已。这些人也迅速来到佛的居所,听离了佛陀的教法。佛陀对他们的及时赶来表示感谢,并赞叹了他们的功德,并祝愿他们将“寿命延长,无病无痛”。回去以后,这些信徒们就开始张罗着为佛陀办理后事。这些都是一些细节故事,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范围。我在这篇随笔里主要谈六件事。

  1、须跋长者的皈依;2、佛赞叹阿难的功德;3、阿难问佛三件事;4、佛陀灭度的过程;5、摩诃迦叶在佛灭度后所起的作用;6、有关八王分舍利的故事。

(一)须跋皈依

  须跋长者何许人也?须跋是简称,全称叫须跋陀罗。这个老头很有意思,很长寿,活了一百二十岁还不死;他也很聪明,喜欢听闻佛法,上进好学。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当然,有关传说的问题我在这里也是点到为止,不作深入了解。我在这里为什么要专门点出这位须跋长者呢?原因是他在佛陀的弟子中所处的位置有些特殊,用现在的话叫,他是佛陀的关门弟子,而且很可能是佛陀弟子中年岁最长的一位——关于这一点,我未作认真考证,只能信口乱说,因为这并未涉及到原则性问题。这位须跋长者消息很灵通,听说佛陀即将要灭度,他一下子慌了手脚,心想我年纪都这么大了,看样子也没有几年可以活头。但是要命的是,我还有好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惟有佛陀能够解开我的疑团,因此我得赶快去请教佛陀,不然就再也来不及了。

  于是他赶快行动,于当天前半夜赶到佛陀的栖所。可能他也知道,佛陀都这么大年岁了,身体也不好,而且今夜就要入灭,贸然去打扰,那是十分唐突的。于是他就先找到了阿难,跟阿难商量,说明了要见佛陀的缘由。

  阿难一听,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佛陀身体不好,你不要再去烦他老人家了。”

  可是这位须跋心有不甘,一个劲地缠着阿难不放,非要闹着见佛陀。到最后,他几乎就要跟阿难闹翻了。他说:“阿难老弟,你不知道啊,我听说如来一出世,就好像优昙花千年才开一次花一样,可谓千载难逢。你就行行好,哪怕让我看一眼佛陀,也行!”

  可是阿难死活也不答应。

  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佛陀听到了。佛陀已经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就把阿难叫到跟着,对他说:“你不要去阻拦人家,人家心里面有疑问,大老远跑来讨教,你怎么能不让他进来呢?快去,请须跋进来。”

  阿难见佛陀如此,也不便多说什么,就把须跋从外面请到佛陀跟前来。

  须跋恭恭敬敬地走进来,向佛陀问讯后,说:“佛陀,我对有些问题还搞不清楚,能占用您一点宝贵时间吗?”

  佛陀说:“你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好了。”

  须跋说:“佛陀,为什么有好多修行者,他们都自称为师呢?比如不兰迦叶、末伽梨骄舍梨、阿浮陀翅舍金披罗、波浮迦旃、萨若毗耶梨弗、尼犍子等人。这些人与佛陀的见解很不相同,但都有一套邪门异术。佛陀,你对这些邪说都了如指掌吗?”

  佛陀一听,就打断了须跋的话,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这些人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提了。我当然知道他们的所修之法,但我所说的法,比起他们的法,要高明百倍。你要认真听讲,并要勤加思考。”

  佛陀为须跋讲了些什么法呢?主要讲的是罗汉的四层果位,初果预流,二果为一来,三果为不来,四果为阿罗汉。但是这四层果位,是建立在八正道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八正道在作指引,那么这些果位都是不彻底不究竟的,也无法取得真正的解脱,也无所谓是真正的修行人。

  佛陀为了强调他的说法,还说了偈颂。在这个偈颂中,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上。在佛陀出家问题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十九岁出家,一种说是二十九岁出家。在这首偈中,佛陀明确说他“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二十九岁出家,经过六年苦修,三十五岁成道,八十岁涅槃。这样算起来,佛陀说法的时间应是四十五年,这与有的经典上说的说法四十九年有些差异。而二十九岁出家的说法,在梵文以及巴利文中,都有一致的记载,说明这种说法还是可信的。

  在世人看来,成就道业获得解脱,几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佛陀对此的观点是:“若诸比丘皆能自摄者,则此世间罗汉不空”。这话说得很到位。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打理好自己的的身体,管好我们的嘴巴,约束我们的心念,那么解脱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摄心”了,那么说不定我们举目一望,满大街都是罗汉菩萨,凡夫俗子倒是十分稀少。可是我们这个世间能够做到“举目皆圣人”吗?不可能啊!因为我们有着太多的俗想与俗念,有着太多的欲望与奢求,有着太多的烦恼与无明。生逢佛世,为什么难得?因为佛陀稀少嘛,从古至今,虽说有许多佛应世,但是到目前为止,有据可考的也就是我们和世尊释迦牟尼佛一人而已。佛灭度已经两千五百多年了。对于历史长河来说,或者用佛教的专用术数“劫”来说,二千多年就好像一袋烟的功夫。但是这两千多年来,我们有没有见到佛的应世呢?或许这些佛曾经来过,见到与我们世间没有缘份,扭头就走了,到别的世界里去教化了。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有我们的世尊以外,没有任何一部史书曾经有过关于佛陀应世的记载。

  这个须跋,经典上说他是“耆旧多智”,看来一点不假。他见到佛陀所说的法真的比那些外道们所说的道理高明百倍,于是就动了想出家的念头,想搭由佛陀亲自驾驶的最后一班车。于是他就对佛陀说:“佛陀啊,您就让我出家,皈依您的门下吧。”

  佛陀听了以后就说:“如果先前事奉外道的人想在我这里出家修行,也是允许的,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试住四个月,我们要对他进行观察一段时间,这样才能确定他是否适合出家为僧。”并且佛陀对须跋说:“事在人为,那要看你的表现如何了。”

  须跋听了以后,很乐意地接受了佛陀的试用条件,说:“佛陀,您要不说考察我四个月,就是考察我四年,我也愿意啊!”

  佛陀听后,深表赞许。他说:“规定是规定,主要还是要看你做得怎么样。”

  于是,佛陀格外开恩,当天夜里就允许须跋在他的座下出家受具足戒,成为一名出家比丘。不仅如此,须跋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成为佛陀灭度前最后一位弟子。这位须跋真是不简单,他和那位建筑师周那(也有的称他为木匠)一样,不忍心看到佛陀的入灭,因此经过佛的许可,在佛陀灭度之前,选择了入灭。对于一位一百二十岁的老人家,至生命的最后时光能够获得开悟,并且能够先佛而去,实在是值得赞叹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