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八)~E 四正法


   日期:2020/4/19 1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四正法

  1、四恶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2、四种善行:实语、软语、不绮语、不两舌。

  3、四不圣语:不见言见(对于某事物并不看见,而说他看见)、不闻言闻(对于某事物并不听到,而说他曾经听过)、不觉言觉(对于真理并不觉悟,而说他已觉悟)、不知言知(对于真理并不证知,而说他已证知)。

  4、四圣语:见则言见(对于某事物曾经看见,就说他已看见)、闻则言闻(对于某事曾经听过,就说他听过)、觉则言觉(对于真理已觉悟,就说他已觉悟)、.知则言知(对于真理已证知,就说他已证知)。

  5、四种食:抟食(固形的饮食物,段食)、触食(感触喜乐之事物,以长养身者)、念食(以思考、意志作用以资身者)、识食(以意识而支持有情的身命)。

  6、四受(四法摄受,对于苦行与乐行,而为有苦乐之报的四种类组):有现行苦行,后受苦报(行错了路的苦行,只耗自己的身心,而不得乐果,只会得苦报耳);有现作苦行,后受乐报(现在用功苦练,后来能得乐果);有现作乐行,后受苦报(现世享乐,福尽气消,后世会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后受乐报(现在世修正确而安乐之行,后世仍然会受安隐快乐的果报)。

  7、四受(四种执受取着):欲受(执受欲念)、我受(执取为我)、戒受(把受戒律)、见受(执取己见)。

  8、四缚(四种令身心受系缚者):贪欲身缚(由贪欲而缚系身心)、瞋恚身缚(被忿恨心所缚其身心)、戒盗身缚(被戒律所恼,如戒禁取见)、我见身缚(所谓执此为实,也就是对于教理的执着)。

  9、四刺(四种如刺棘,即障碍):欲刺(贪欲如刺)、恚刺(瞋恚如刺)、见刺(邪见如刺)、慢刺(我慢如刺)。

  10、四生(四种出生的方式):卵生(由卵而生的鸟兽动物)、胎生(由胞胎而出生的)、湿生(由湿气的因缘而生的微生物)、化生(变化而生的有情)。

  11、四念处(如实而观察身内外的一切,所谓身受心法之观察):观身不净、观念是苦、观念无常、观法无我。

  12、四神足(四如意足,为四种禅定):思惟欲定灭行、精进定、意定、思惟定。

  13、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14、四法足(对于衣食住药能知足):不贪法足、不瞋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15、四贤圣族: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对于以上四种能够知足,得好不喜,失恶不忧,而安住于贤圣族)。

  16、四摄法(待人接物的基本条件):惠施、爱语、利人(利行)、等利(同事)。

  17、四须陀洹支(入流,四种入圣人之流的基本要素):于佛得无坏信、于法得无坏信、于僧得无坏信、于戒得无坏信。

  18、四受证(四种应证之法):见色受证(死生之事,应由眼证)、身受灭证(八解脱,应由身证)、念宿命证(宿住之事,应由念证)、知漏尽证(漏尽,应由慧证)。

  19、四道(四种神通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20、四圣谛(四种由佛陀所知见而证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苦、集、灭道。

  21、四沙门果(四种圣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22、四处:实处、施处、智处、上息处。

  23、四智:法智(证法的真理之智)、未知智(世俗智,世人所起之智,带有烦恼之智)、等智(模拟之智,境智均类似于法智之智)、知他人心智(能观察他心,知其善恶邪正)。

  24、四辩才(四无碍解、四无碍智):法辩、义辩、词辩(辞辩)、应辩(乐说)。

  25、四识住处:色、受、想、行(此四种皆以识为安住之处,都与爱共同增长)。

  26、四扼(又称四轭,轭为牛车的颈木,喻有情与烦恼不离):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27、四无扼(与四扼相反):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28、四净(四种清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

  29、四知(有关于受、行、乐、舍的知识):可受而知受、可行而知行、可乐而知乐、可舍而知舍。

  30、四威仪:可行则知行、可住则知住、可坐则知坐、可卧则知卧。

  31、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

  32、四记论(四种问答法):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33、佛四不护法(佛陀身、口、意,命等无有阙漏,自可防护):身行清净、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

  五、五正法

  1、五入(五种感官,以及对应的客观的事象):眼、耳、鼻、舌、身。

  2、五受阴(五种受集阴,即五蕴,所谓我们的身心):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

  3、五盖(覆盖本性,使其不能解脱):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

  4、五下结(结为系缚,为五种欲界的烦恼):身见结、戒盗结(戒禁取结)、疑结、贪欲结、瞋恚结。

  5、五上结(为五种色界、无色界的结缚):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6、五根(根能生善法):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7、五力(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能治邪信、懈怠、邪念、乱想、诸惑的势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8、五灭尽支(勤求灭苦之道而获得涅槃的要素):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比丘无病,身常安稳;质直无有谀诌,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槃径路;自专其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善于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心于苦本。

  9、五发(五种不正确的揭发他人的罪过):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

  10、五善发(出自善意的揭发):时发(适宜于其时间而举发)、实发(依实在而举发)、义发(依于义而举发)、和言发(善语而举发)、慈心发(由于慈心而揭发检举)。

  11、五憎嫉(五种嫌恨妒忌):住处憎嫉(对于住处的嫌恶妒忌)、檀越憎嫉(对于施主的嫌恶妒忌)、利养憎嫉(对于利养的嫌恶妒忌)、色憎嫉(对于色相的嫌恶妒忌)、法憎嫉(对于法的嫌恶妒忌)。

  12、五趣解脱(趣向解脱的五种方法):身不净想、食不净想、为一切行无常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观察诸世间都是苦的,不可有乐的念想)、死想(观察众生都会死亡)。

  13、五出要界(导引出离苦乐的五种要素):欲出要、瞋恚出要、嫉妒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比丘于上面五种因素中,不乐,不动,也不亲近,但念出要,乐于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亦尽舍灭而得解脱)。

  14、五喜解脱入(五种解脱的处所):闻法、受持讽诵、为他人说、思惟分别、于法得定。

  15、五人(三果阿罗汉的五类圣者):中般涅槃(在欲界与色界之二界的中间入涅槃)、生般涅槃(生色界后不久,能起圣道,而断余惑而入涅槃)、无行般涅槃(生于色界后,长久懈于加行,不多积功行,这样的经久后而断余惑,而入涅槃)、有行般涅槃(生于色界后,长时修加行,依于多功用,而断余惑,而入涅槃)、上流阿迦尼咤(流为行,生于色界后,初依初静虑,渐次向上地去转生,终于入涅槃。阿迦尼咤为色究竟天,为色界的顶天)。

  六、六正法

  1、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2、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法入。

  3、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依存六根之识)。

  4、六触身:眼触身、耳触身、鼻触身、舌触身、身触身、意触身(触即感触)。

  5、六受身(对六尘的感受性):眼受身、耳受身、鼻受身、舌受身、身受身、意受身。

  6、六想身(依从六境所引起的知觉):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法想。

  7、六思身(依于六境所引起的思考):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

  8、六爱身(从六境所生起的六爱):色爱身、声爱身、香爱身、味爱身、触爱身、法爱身。

  9、六诤本(六种诤讼之本):嗔恚不舍、佷戾不谛、悭悋嫉妒、巧伪虚妄、自固己见、谬受不舍、于邪见与边见。

  10、六界(六种局界,也就是其要素):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

  11、六察行(六根对于六境关系的察觉的所行):眼察色、耳察声、鼻察香、舌察味、身察触、意察法。

  12、六出要界(六种解脱苦恼之法):灭除瞋恚心,而得慈解脱;灭除憎嫉心,而得悲解脱;灭除痴恼心,而得喜解脱;灭除憎爱心,而得舍解脱;灭除狐疑心,而得无我行;灭除众乱想,而得无想行(即无相心解脱)。

  13、六种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

14、六思念:佛念(思念佛)、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