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A 一、三聚经


   日期:2020/4/19 20: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卷第十)

一、三聚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千二百五十人

  本经大意:本经和《增一经》相似,是以佛说的体裁结集下来的,也是法相的分类法。然而其内容乃和前几经有些不同,是依趣恶趣、趣善处、趣涅槃法的三法聚,而各各由一而增至于十的增一法。

  这部经有些特别,据说在巴利文的藏经中没有这部经,因此引发了一些猜测,说此经很可能是从《经一经》、《十上经》等同源经典上摘抄下来的。那么什么叫三聚呢?聚就是聚落,引申为众生所趣的地方;三法聚就是三类众生所趣之处。哪三处呢?一是恶趣,二是善趣,三是不具善恶的涅槃趣。现在我们就本经的主要内容,分别予以适当的阐解。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次佛陀说此部经,并没有说背痛之事,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正值佛陀说法不久,尚不知疲惫;二是此时佛陀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患病的迹象。此时佛陀的情绪似乎很好,他就对那些众多的大比丘们说:“今天,我要对你们讲说一种微妙之法,义理殊胜,思想清净,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这个法叫什么呢?就叫三聚法。我在说法的时候,希望大家思想上不要开小差。”接着,佛陀就开始了宣讲。

  一、一法

  一法趣于恶趣:所谓没有仁慈,而怀有毒害之心。

  一法趣于善趣:不用恶心加之于众生的身上。

  一法趣于涅槃:能够精勤,能够修身念处。

  二、二法

  二法趣向于恶趣:第一种就是所谓毁戒,第二就是所谓破见。

  二法趣向于善趣:第一就是所谓戒具,第二就是所谓见具。

  二法趣向于涅槃:第一就是所谓止(定),第二就是所谓观(慧)。

  三、三法

  三法趣向恶趣:即三不善根。①贪不善根,②恚不善根,③痴不善根。

  三法向于善趣:即三善根。①无贪善根,②无恚善根,③无痴善根。

  三法趣向涅槃:即三种三昧。①空三昧(空为万事当中去观人或法之空。所谓空我所见。非我为空我见,是观空而住的禅定);②无相三昧(无相就是灭,是指涅槃,涅槃是没有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没有男女,以及生、异、灭之三有为相,是观无相,也就是以空而观无差别的相状之禅定)。③无作三昧(无作为无愿,无愿为无相,为观无愿求之事,是观无愿而住的禅定)。

  四、四法

  四法向于恶趣:①爱语(贪爱之语),②恚语(瞋恚之语),③怖语(恐怖之语),④痴语(愚痴之语)。

  四法向于善趣:①不爱语(不贪爱之语),②不恚语,③不怖语(不恐怖之语),④不痴语(不愚痴之语)。

  四法向于涅槃:即四念处。①身念处(观身不净),②受念处(观受是苦),③意念处(观心无常),④法念处(观法无我)。

  五、五法

  五法向于恶趣:即破五戒。①杀生,②偷盗,③YIN逸,④妄语,⑤饮酒。

  五法向于善趣:即持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YIN逸,④不欺语,⑤不饮酒。

  五法趣向涅槃:即五根:①信根,②精进根,③念根,④定根,⑤慧根。

      六、六法

  六法向于恶趣:即六不敬。①不敬佛,②不敬法,③不敬僧,④不敬戒,⑤不敬定,⑤不敬父母。

  六法向于善趣:即六敬法。①敬佛,②敬法,③敬僧,④敬戒,⑤敬定,⑥敬父母。

  六法向于涅槃:即六思念。①念佛,②念法,③念僧,④念戒,⑤念施,⑥念天。

  七、七法

  七法向于恶趣:①杀生,②不与取(人不给他,强夺或暗取),③YIN逸,④妄语,⑤两舌,⑥恶口,⑦绮语。

  七法向于善趣: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YIN逸,④不欺语,⑤不两舌,⑥不恶口,⑦不绮语。

  七法向于涅槃:即七觉意(七菩提分)。①念觉意,②择法觉意,③精进觉意,④猗觉意,⑤定觉意,⑥喜觉意,⑦舍觉意。

  八、八法

  八法向于恶趣:即八邪行。①邪见,②邪志(邪思惟),③邪语,④邪业,⑤邪命,⑥邪方便,⑦邪念,⑧邪定。

  八法向于善趣:①世间的正见,②世间的正志,③世间的正语,④世间的正业,⑤世间的正命,⑥世间的正方便,⑦世间的正念,⑧世间的正定。

  八法向于涅槃:即八正道。此处不再述。

  九、九法

  九法向于恶趣:即九恼。:①有人已侵恼我,②有人现在侵恼我,③有人当来会侵恼我;④我所爱的已被侵恼,⑤我所爱的现今侵恼,⑥我所爱的当来会侵恼;⑦我所憎的已被爱敬,⑧我所憎的现今爱敬,⑨我所憎的当来会爱敬。

  九法向于善趣:即九无恼,与上面九恼相反,此不多述。

  九法向于涅槃:即九善法:①喜,②爱,③悦,④乐,⑤定,⑥实知,⑦除舍,⑧无欲,⑨解脱。

  十、十法

  十法向于恶趣:即十不善。①杀,②盗,③YIN(以上为身三);④两舌,⑤恶骂,⑥妄言,⑦绮语(以上为口四);⑧贪取,⑨嫉妒,⑩邪见(以上意三)。

  十法向于善趣:即十善行,与十不善相反。

  十法向于涅槃:即十直道。①正见,②正志,③正语,④正业,⑤正命,⑥正方便,⑦正念,⑧正定,⑨正解脱,⑩正智。

在经文的最后,佛陀一再嘱咐大家:他现在把他该讲的,都毫无保留地跟大家讲了;他所讲的,也就是他所修证的真理。在这里,佛陀郑重地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听了法就算万事大吉了,万万不可那样;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汝徒增亦宜自忧其身,当处闲居、树下思维,勿为懈怠”。也就是说,不止要认真听讲,而且听后还要于没事的时候,到树下静静地思维,好好地回味、咀嚼一下佛陀所说的每一句话,时刻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为,早日证悟。世尊在最后告诫大家:“今不勉力,后悔无益”,我们若现在或者当下不努力去修学,那么等到想修的时候,也没有力气、没有时间修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所表达的,与佛陀所教导我们的,不是一样的道理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