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一)~A 一、阿妙夷经


   日期:2020/4/19 2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卷十一)

一、阿妙夷经

  说法地点:冥宁国(巴利本作末罗国)阿妙夷城。

  参加人物:房伽婆梵志

  主要事件:此经是佛在冥宁国的阿妙夷城时,为房伽婆梵志叙说善宿比丘之事,以破梵志的见异、忍异、行异等邪见恶行,而教导他须得净解脱。善宿比丘和佛陀之问答,以及佛陀的威德之大等事,其例如下:

  1、佛陀说尼乾子(露形外道)曾定七种苦行法(①尽形寿不着衣裳,②毕生不饮酒,③不食肉,④不食饭与⑤面面,⑥不犯梵行,⑦毕生不越出毘舍离之东西南北四塔之外)。然而自犯七苦行法。因此,会死在毘舍离城外。善宿比丘前往察看时,果然如佛说。

  2、看见究罗帝(究罗的剎帝利。脚弯入内侧,不能正常步行,如狗以四脚行路。又不用手,都以口取食物)尼干子,在舐粪便的情形时,善宿即认为这是真正的阿罗汉。佛陀对善宿的见解,即加以评断说:究罗帝尼干子经七日之后,会腹胀而死。果然不出佛陀所料,究罗帝尼干子七日后即命终,而其死尸即劝告善宿需信佛陀。

  3、波利子梵志自傲其智慧、神足,均倍于佛陀。善宿听后即向佛具说上情。佛陀说:如他不舍其我慢之心,而来到佛所时,其头可能会裂为七分,故佛陀欲到波利子所居的地方去教化他。是时被佛陀的威光所惊恐的波利子之身,即在绳床上动转,其足因被绳所缠,不能行步。

  在经文的最后,佛陀宣说了唯有如来始知宇宙开始之谜。如梵天之所谓宇宙创造说,并不是梵天之力所及。又解释戏笑懈怠而生到世间来之事,及无因而出之事,暨净解脱等事和不执着等事。阐述知道苦集灭道之四圣谛之法,而得无余解脱者,就是真正的如来,以示佛陀的威德,与佛法之正确性。

  看完了这部《阿妙夷经》,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部经典很有史料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首次记载了佛陀时代,竟然有比丘公开表达了对佛陀的不满,而且意欲脱离佛教而入外道的情况,这在其他经典里是绝少看到的。看了这部经,我仿佛看到了提婆达多的影子。一说起提婆达多,大家都知道,他是佛陀时期著名的叛乱份子。那么提婆达多为什么会走上叛乱的不归路呢?这里面有各种传说,当然不足为据;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提婆达多一心想跟随释迦佛学习神通术。他为什么要学习神通术呢?原因也很简单,他想借助神通术去显示他的本事,从而获得更多的利养和信徒,为他成立小集团另立山头做准备。可是释迦佛看穿了他的心思,不仅没有传授给他神通,反而对他不正确的心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使得提氏怀怨在心,也是后来变本加厉谋权篡位的一大因缘。闲话不多讲,我现在分四个部分,对本经的基本内容进行一下汇总。当然,其中也渗入了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对本经的因缘介绍

  在佛教初创时期,无论从经济条件,还是从出家的僧团,乃至僧人的日常起居,都体现了浓厚的原始佛教的特色。佛陀虽然贵为教主,但是他依然著衣持钵,四处去乞食。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佛教僧团条件的艰苦,另方面也突出了佛陀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而现在的佛教僧团就大不一样了,僧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外出托体乞食,似乎成了应景之作,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质意义了。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当今佛教不如原始佛教,时下托钵行为根本就无法行通,成了不切实际之举。佛教当然要与时俱进,否则一成不变,那将势必很难生存下去。但是从总体而言,现在佛教前进的步伐似乎把步子迈大了一些,那就是过份对于经济收入的强调。前段时间我在“博客中国”网站上看到名叫《中国宗教正走向崩溃》和《中国人的信仰黑洞》两篇博文,是一个叫“北冥”的人写的。他把矛头直接对准佛教,他认为:“特别是以嵩山少林寺这样几乎完全脱离佛教传统来发展的模式,是导致佛教迅速利益化、金钱化,宗教成为赚钱手段而使佛教发展面临严重危机的源头。一些宗教界的知名人士为少林模式的辩解,成为所有中国宗教组织敛财的借口和理由,也是原本纯正、脱俗、深奥而富于启发意义的佛法理论,堕落为一种满足人利益需求的万金油,认为任何行为都符合佛法,任何方式都能发展佛教,任何手段都是在普度众生”,“其实,中国的寺院文化大多早已脱离了佛教正义,成为各地旅游机构、或是算命求签、满足某些人非分之想的场所”(来源:http://www.blogchina.com/authorEdit/searchindex.php)。

  我想,佛教发展至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在提出批评意思时,也要有个态度端正与否的界限,如果这个度把握得不好,就会演化成攻击和诽谤,那样就不好了。我认为这个叫北冥的人对佛教可能存有偏见,而且曾经与佛教有过密切的接触。但是,他把问题无限泛化,把问题看得过于极端化了。佛教寺院里有唯经济是瞻的倾向,但是,单凭这一点,中国宗教就走向崩溃了?他真是太单纯太可爱了。

  但是,这个叫“北冥”的人对辽宁海城大悲寺却赞赏有加。我在网上查阅了海城大悲寺的相关资料,发现这个寺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体僧人持不捉金钱戒;

  第二,每年自八月十五起行脚,托钵乞食,日中一食;

  第三,寺内不设功德箱,佛事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四、不接客僧礼,不化缘,不求人,一切供养归常住。

  如果真能行到以上四条,在当今社会,也算是上上之人了。但是我又产生了一些疑问:既然不化缘,不求人,那么把该寺院的地址和电话以及详细路线都介绍得非常到位,这又是为何呢?“因海城市有两个相似大悲寺的名字,如果去大悲寺,一定要说明是毛祈镇曹家堡的大悲寺”,这句话又作何解释?既然都是寺院,又都具有相似的寺名,何必存有彼此之分别心?(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13③htm)想当初,提婆达多对佛陀百般攻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太宽松了,他提婆达多才是做得最彻底最究竟的一位,他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可结果呢?当虚伪的面纱一旦揭开,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伪君子啊!

  话说世尊入阿妙城去乞食,但今也巧,世尊出来稍稍提早了一些,城里的百姓家家都未未生火,离吃饭时间还早着呢。世尊一想,对呀,我今天怎么忽略了时间观念啊。可他转念一想,好久没去房伽婆梵志所居的园林了,今天正好天色尚早,我去看望一下老友吧。

  这位房伽婆梵志与佛陀虽说修道不同,但是彼此私交却挺好。他远远见到佛陀来了,就起身迎至门外,说:“尊敬的大觉者啊,今天什么风把您老给吹来啦!快,快里面请!”房伽婆一面招呼着世尊入座,一面就命弟子为佛陀沏茶摇扇。

  彼此互问了最近的身体及修持心得,接着房伽婆梵志就对世尊说:“佛陀啊,我现在有一事不敢相瞒,现在如实向您禀告。”佛陀说那你就说吧,咱们俩都是老熟人了,还有什么顾虑呢?于是房伽婆梵志就向佛陀反映一事:

  就在佛陀到来的前天夜里,佛陀的僧团中有一个弟子,叫善宿,他出家前属于刹帝利种族。善宿跑到房伽婆这里来,就对房梵志说:“大师,我不想跟随佛陀后面学修梵行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明显感觉到佛陀开始疏远我了。”因为这个善宿的比丘曾经在房梵志面前说过佛陀的坏话,所以房梵志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但是这件事对僧团来说,也不算小事,所以房梵志就如实说了此事的经过。

  世尊听了以后,就对房梵志说:“凭我对你的了解,我也知道你肯定不会相信善宿的谎言。”佛陀在谈到此事的时候,顺便想起了一件往事:

  往昔的一个时候,佛陀曾经在于毗舍离的猕猴池之侧的集法堂居住。那时,这个善宿比丘曾经来到佛陀所住之处,向佛陀说:“世尊啊,您已疏外于我了,我已经打算不想在您的身边修习梵行了。”佛陀听了以后,就对善宿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说说你的理由,好吗?”那个善宿对回答佛陀说:“因为如来不为我显现神通变化。”佛陀听了善宿的回答后,觉得很意外。他就对善宿说:“我是否说过,如果你在我的法中修习梵行,我就会为你显现神通呢?你是否曾经对我说过,我为你显现神通变化,然后你才在我的法中修习梵行呢?”善宿听了后,就说:“世尊您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也没有说过类似的话。”佛陀听了以后,就对善宿说:“既然如此,那么,你为什么说我疏远了你了呢?你的意思是说如来能显示神通而不显示神通,还是说原本我就不会神通,却硬说自己会神通呢?”佛陀并且进一步问善宿:“你说说看,我所说之法,能否可以使众生脱离苦际呢?”善宿听了以后,只得说如来不仅会神通,而且是可以显现神通的,他所说的法也是能够令众生得以脱离的。世尊说:“如果你按照我所说的法,老实勤恳去修行,自然会显现神通。那么,你到底想求得什么呢?”

  善宿说:“世尊!您不能把我家父的秘术教给我啊?我知道您都是知道的。”世尊说我何时答应过你要教你家父的秘术?你究竟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