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G 三、大会经


   日期:2020/4/20 13: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大会经

  说法地点:释翅提国迦维林中

  参加人员:大比丘众五百罗汉、十方诸神妙天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在于释迦国的迦维林中时,十方的诸神妙天都来集聚于其处,都礼敬佛陀及佛的弟子。这时四净居天也到其处而以偈赞佛。地神和帝释天,及诸神、神的眷属们,也都来集其处。佛陀为了降伏他们的幻伪虚妄之心,而结咒语。因此,八万四千的诸天,都听佛所说,而皈依佛法。   

  关于这部经,是由四净居天对佛陀及诸比丘的赞叹颂偈而引起,然后佛陀也说诸神咒以降伏他们的虚幻之心念。至于这些神咒,我就不多说了。我在这里只是想把这些偈颂稍加译解一下。

  一、四净居天的偈颂分别是:

  1、今日大众会,诸天神普集;皆为法故来,欲礼无上众。

  译解:今天在此大会当中,诸天神都皆普集齐到,都是为佛法之故而来的,也都欲来礼拜无上的大众〔无能胜的大僧伽〕之故。

      2、比丘见众秽,端心自防护;欲如海吞流,智者护诸根。

  译解:比丘们都观见一切为秽污的。因此,都端正其心,而自防护。知道欲染乃如大海之吞没诸水流那样,因此之故,有智慧的人,都防护诸根。

  3、断刺平爱坑,及填无明堑;独游清净场,如善象调御。

  译解:断除烦恼刺,也平满爱欲之坑,以及填充无明的堑沟,而独游于清净的道场,犹如善于调御象的人。

  4、诸归依佛者,终不堕恶趣;舍此人中形,受天清净身。

  译解:诸归依佛法的人,终究不会再堕入于恶趣,舍弃此人间中的形体后,会受清净的天身。

  二、佛陀称赞诸天神众的名号而说的偈颂:

  诸依地山谷,隐藏见可畏;身着纯白衣,洁净无垢秽。天人闻此已,皆归于梵天;

  今我称其名,次第无错谬。诸天众今来,比丘汝当知;世间凡人智,百中不见一。

  何由乃能见,鬼神七万众?若见十万鬼,犹不见一边;何况诸鬼神,周遍于天下?

  译解:诸神依止在于大地当中的山谷里的,都隐藏(禅定里)其见,而实在令人可敬畏的。他们的身都穿着纯白之衣,为一洁净而没有垢秽的神祇。天人们听此说后,都归于梵天界。现在我要称说他们的名字,有次第而不会有错谬的。诸天众今天到这里来大集,比丘们!你们应该要晓得!世间的凡夫的智能,一百倍的智能也不能看见其中之一。怎么理由乃能看见七万大众的鬼神呢?假若看见十万的鬼神,犹然看不到其一边〔指十万鬼神为小数〕,更何况诸鬼神乃周遍于天下呢?

      三、佛陀针对于魔众而对大众们所说偈颂是:

  汝今当敬顺,建立于佛法;当灭此魔众,如象坏花藂。

  专念无放逸,具足于净戒;定意自惟念,善护其志意。

  若于正法中,能不放逸者;则度老死地,永尽诸苦本。

  诸弟子闻已,当勤加精进;超度于众欲,一毛不倾动。

  此众为最胜 有大智名闻;弟子皆勇猛,为众之所敬。

  释解:诸位比丘们:你们现在应当要以敬顺之心,来建立于佛法;应当消灭这些魔众,有如大象毁坏花藂那样。要专念而没有放逸,要具足清净之戒;要定意而惟念,要善护其志意。如果在于正法当中,能够不放逸的话,就能度尽老死的大地,而能永尽诸苦之本的。诸位弟子们听后,就应当勤加精进,应该超度于众欲,应该连一支毛也不会被其倾动。这种众生就为之最胜的,是有大智,而名闻的人。弟子们均为是如此的勇猛的人,都为大众所恭敬的!

  在这部《大会经》中,我们又一次见到了魔王波旬的身影,这是倒有点令我意外的。在前面的一些经中,我们可以在《散陀那经》中,佛陀在乌暂婆利梵志女林处说法,到法会结束的时候,佛陀发觉空气中弥漫着魔王的气息,他赶紧带着散陀那居士腾空而去。那么此时佛陀说了这些神咒,而且大众中绝大部分都是具备五通的比丘与天神诸圣众,在这种场合里,波旬也敢跑来闹事?而且,这位魔王见到大家都聚在佛陀的身边,心里觉得很不舒服,就“怀毒害心”,于是他就产生了恶念:“我当将诸鬼兵往坏彼众,围绕尽取,不令有遗”,于是他就“即召四兵,以手拍车,声如霹雳,诸有见者无不惊怖,放大风雨、雷电、霹雳”,杀气腾腾,直奔迦维林而来。

  通过上面的一段经文记述,我似乎产生了这样的幻觉:

  第一,我们常说“降妖伏魔”,释迦成道前也曾与魔王斗法,最终获胜。可是后来佛陀成道后,一直到临近涅槃,我们随时都可以见到魔众的身影。是不是成佛以后,也无法彻底摆脱魔王的纠缠呢?

  第二,魔王似乎是不可以彻底降伏的。倘若可以彻底降伏,那么为什么他仍然可以带领千军万马向迦维林杀奔而来呢?

  第三,魔王势力范围很大,实力也很强劲,就连佛陀也避他三分,在佛位以下的诸位菩萨、辟支佛、罗汉看来不是魔王的对手;那些天神对魔王来说,似乎更是不在话下了。

  第四,这里的魔王,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虚幻不实的心理障碍因素?我在前面文章中,把这个魔王理解为我们无始以来与生俱起的“心魔”,看来这个观点还是不全面的。我们试想一下,佛陀为大众说法诵咒,目的就是为了驱除我们心中的各种魔障结使,而在这次大会中,有“八万四千诸天”都达到了“远离尘垢,得法眼净”的境界,可是偏偏此时魔王却来捣蛋搞破坏。这二者之间似乎存着令人颇感迷惑的联系。这个“魔”,究竟是实体,还是幻体?

  对于这些问题,我没有办法搞得清清楚楚,还是祈愿方家指点吧。(2008年9月29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