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B 二、知法经


   日期:2020/4/22 17: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知法经

  说法地点:乔赏弥瞿师罗园

  主讲人员:周那比丘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大意:本经叙述周那比丘告诉诸比丘,有关于知法与不知法者等事,同时用富人称贫、贫人称富之喻来譬喻。   

  看了这部《知法经》,给了我良多的感触。其实这部经所讲的核心要义就是一个,那就是两个字:诚实。有人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诚实二字是最普通不过了,就算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父母都会教导他们做人要“诚实”,难道堂堂的出家比丘,也要教导他们做事说话要“诚实”?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在佛教的戒律是,就有诸如戒除“两舌”、“绮语”、“诳语”之类的戒条,说明在出家比丘当中,一些不诚实、不守信的情况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佛陀对于诚实的态度是,诚实是做人处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要紧的一环,有什么就讲什么,不要言不由衰,不要说吹嘘说大话。用儒家孔子的话讲,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正如佛陀在本经中所说,有的比丘说自己“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就是说这位比丘对于世界的诸法都知其实相,没有一点贪执之心——说白了,就是达到了“看破放下”的境界。可是实际上呢?他却是“心生恶增伺而住”,他比谁都贪,都看不破放不下,被人们讥为“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有些比丘做人很高调,很会“自赞”,自称自己已经无有“诤讼、恚恨、嗔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而且还做到了“无有恶欲、恶见”,可是骨子里却是完全两回事,“心生恶欲、恶见而住”,他们其实并不能做到无有“增伺”,实际上贪执之心还很严重呢!

  谈到“自赞”的话题,倒使我想起了古乐府里有两句无名氏的诗,叫“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满饱短嘴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遇到下雪天,总是那些嘴喙长的鸟儿能够填饱肚皮,而那些嘴喙短的鸟儿只能挨饿了。一些出家师付修行怎么样,单凭外表也很难判断出来,但是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会说话,能说会道,深得居士们的欢心。这里的“能说会道”倒不是赞叹他们很会方便说法,而是指他们很会迎合居士们的口味。一些信徒们闲来无事,喜欢在师付们面前谈论些甲长乙短,甚至嗜好指摘议论出家二众的是非恩怨。有些出家比丘就很合迎合部分白衣的不良嗜好,就僧团里的闲情逸事大谈特谈,以此拉拢信徒,博取利养。这种行径自然是很不好的,因此建议师付们在与白衣交往时,凡涉及僧团内部情况的,还需尽量少谈为好。

  佛陀为了破除比丘们表里不一的不诚实言行,就作了一个简单的譬喻:一个人总爱在大家面前吹嘘,称说他的家境是如何地富有,出身地位是如何地显赫,牛羊畜牧是如何地无数。可是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根本没有那回事!“若欲用时,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婢”,简直是一贫如洗,就只剩下吹牛的份儿了。但是对于他的吹嘘,有些亲朋好友自然是将信将疑,于是就到他家中去探视个究竟,结果是“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又无畜牧”,完全是在说大话嘛!从此以后,这个人威信扫地,再也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了。

  与前面比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比丘处世为人很是低调,很谦虚,待人也很和蔼礼貌;他从来不说自己“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他明明已经证得了相当了得的思想境界,却从来不在众人面前炫耀;相反,他在众人面前时,还一个劲地说自己还差得远,顶多也得到了点皮毛功夫而已。而实际情形呢?他早已是“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甚至已经达到了“无余涅槃”的高超境界。那么,这种比丘已经证得无上真谛,口中却称说自己还差得远,这种行为算不算不诚实呢?我觉得不非但不能说是不诚实,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德,它与言不由衷、表里不一的吹嘘说大话,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这里,佛陀进一步作譬喻说,“犹人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无畜牧”。但是实际上呢?他的家里简直是富可敌国,金银真珠应有尽有;这位大富平时见他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曾想家世却是如此地显赫富足,着实令人赞叹不已!而这种处世做人的低调姿态,正是为佛陀称誉有加的难得品质。

  最后,将此经要义总结成一句话,叫:做人处世,需诚实低调。(09.05.1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