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A2 说法内容


   日期:2020/4/24 16: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说法内容

  佛陀为这位弗迦比丘所说之法,核心内容是讲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以及四住处等四方面内容。下面我根据经典的论述,简略地将此加以分解。

  1、六界聚

  所谓六界,相信我们都很熟悉,即在四大的基础上再加上“空”与“识”。我们有时讲人体是四大假合,这只是从物质方面讲,它没有包括精神意识活动的部分,因此用六大或六界来概括则更为全面。而六界和合为一起,即为六界聚。佛陀对此六界聚的描述是:“比丘!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关于六界聚的详细内容,我们在《中阿含》第二十一卷中,阿难在教导年青比丘时,曾有过相关说明,并得到佛陀的肯定。此六界聚用图表形式表现为:

六界聚

主要特征

具 体 表 现

地界聚

地以坚碍为性

  指人身中由“内地界”而受生成形者,即发、毛、爪、齿、粗细皮肤、骨、肉、筋、肾、心、肝、脾、肺等类

水界聚

水以润湿为性

  指人身中由“内水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痰、髓、眼泪、汗、涕、唾、脓、脂、肪、血、涎等类

火界聚

火以燥热为性

  指人身中由“内火界”而受生成形者,即热身、暖身、烦闷身、温壮身及能消解饮食等类

风界聚

风以动转为性

  指人身中由“内风界”而受生者,即出息、入息、掣缩风(凡身之动转,皆属于风)等类

空界聚

空以无碍为性

  指人身中由“内空界”而受生者,即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动摇、食消下过等类

识界聚

识以分别为性

  指人身中之乐、苦、喜、忧等识,为识大之假合

  2、六触处

  关于六触处,经中作如此叙述:“谓比丘眼触见色,耳触闻声,鼻触嗅香,舌触尝味,身触觉触,意触知法。”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我们身体上所具备的眼耳六根与外界六境(六尘)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我们眼睛所见乃是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色境,耳朵所听到的是各种不同的声音,等等。

  3、十八意行

  对于十八意行,本经中如此描述:“谓比丘眼见色,观色喜住,观色忧住,观色舍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观法喜住,观法忧住,观法舍住。比丘!此六喜观、六忧观、六舍观,合已十八行。”其实我们将这段经文分析一下,便可知晓,所谓十八意行,就是十八种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都是由我们的六根与六境(六尘)产生接触(关系)后所引发的不同感受。这些感受无外乎分为三种,即喜受、忧受以及不喜不忧受。而每一根境都会产生三种受,合计为十八受,即十八意行。打个比方来说,以我们的眼根对色境而言,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就会产生三种感受:欣喜、厌恶、不以为意。当这朵花在我们的心目中产生美感,使我们产生了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愉悦时,便会与花产生某种默契与共鸣,这种感受,就是一种喜受。有时我们还会忍俊不禁,露出会心的笑容,这就是喜意之行;当然,如果我们那天心情不好,或者憋着闷气无处施野,此时眼前最美的花朵恐怕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欢喜之心;相反,我们有时会深恶痛绝,甚至会伸手扯下花朵,揉个粉碎,这就是忧受,即不喜欢的一种外在表现。当然,有时我们心有旁骛,对于眼前的一切无动于衷,走马观花心不在焉,此时花朵对我们顶多就是一个单纯的物体,它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既无喜意,亦无恶感,此时就是处于“舍住”的状态。当然,普通人的“不以为意”与修行人的“舍住”是两个不同的层面,最主要区别是二者在意念的控制与把握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4、四住处

  经中说:“人有四住处。此说何因?谓真谛住处、慧住处、施住处、息住处。”此处的“住处”可以解读为“基础”,即四个通过解脱之途的基础。此处的“真谛住处”,即应当守护真实之语(指符合正法之语);“慧住处”是指对于“慧”应当不放逸;“施住处”即舍弃杂染(施),使这种舍弃杂染的修习无限扩大;“息住处”指应当养成寂灭与寂静。

  在此四住处中,佛陀重点谈到了“慧住处”,即对于慧的不放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放逸慧呢?即比丘对于我们色身所具有的六界,要做到能够予以“分别”。对于地、水、火、风、空五界,要知道“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也;如是慧观,知其如真,心不染著于此地(水、火等五界)界,是谓比丘不放逸慧”,即树立五界皆为因缘合和的、非我的、无我的思想观念。

  而在六界之中,佛陀则重点谈到了识界。其实,我们对于前五界都可以认识到它们是假合非有的,“比丘于此五界知其如真,知如真已,心不染彼而解脱者,唯有余识”,就剩下识界是不那么容易被我们所认识的。佛陀将识界分为五种,即“乐识、苦识、喜识、忧识、舍识”。佛陀一方面论述了此五识界的源起,同时谈及了灭除此五识界的方法与途径。世尊认为,如果将我们心中的这些所谓的乐、苦、喜、忧、舍等五识做到“灭息止”,那么便可以做到“知已冷也”,即我们的意识与身心,都可以不被五识所左右,就可以达到清凉与解脱的境地。

  在这里,世尊似乎在教导比丘采用一种分解的观想法。他对此作了几个譬喻:比如说钻木取火的原理,是因与木钻与石(或木)的相互作用,于是产生了火种。我们用火种点燃了柴草,此时必然会燃起熊熊大火;如果我们朝着火堆里连续不断地添加燃料,那么这堆火就会永远燃烧下去(排除刮风下雨等外在因素)。如果要想将大火熄灭,应采取什么办法?一是不再继续添加木料,二是将火堆里的燃料进行分解,让它们各自孤立,然后逐个加以扑灭。如此一来,火势就会自动式微并最终熄灭。其实修行也是这样,我们若想一口吃个胖子,刚出家未久便不分昼夜修行,结果由于冒进,反而毁了色身,最终却一无所得。在修行方面,佛陀曾用调琴之喻也教导弟子(前文已述),其所强调的就是一个修行节奏(火候)的把握问题。因此佛陀在本经中,一再地教导比丘,对于我们六根触于六境(六尘)所产生的各种感受(乐受、苦受、舍受——此处指凡夫的舍受),都不要停执,而将这些虚幻不产的感受加以灭除,便会进入清净之舍。“若比丘不染此三觉而解脱者,彼比丘唯存于舍,极清净也”。因此佛陀教导弗迦比丘说:“比丘!彼比丘作是念:我此清交舍,移入无量空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我此清将舍,移入无量识处、非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修如是心,依彼、住彼、立彼、缘彼、系缚于彼。”同样,就好像高明的炼金师(即从事金饰品加工的技师)那样,如果要使煅烧出来的金子成色好、样式好看,就必须要掌握炼金的火候与技巧。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丘要想做到超脱三界大定(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决非一朝一夕所能抵达。

  世尊进一步说:

  “彼比丘复作是念:我此清净舍,依无量空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空处。我此清将舍,依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无想处者,故是有为。若有为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即是苦也;若是苦者,便知苦。知苦已,彼此舍不复移入无量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无想处。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四处以慧观之,知其如真,心不成就,不移入者,彼于尔时不复有为,亦无所思,谓有及无。彼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

  我们知道,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法,是轮回之法,是不究竟法。佛陀的观点是,即使是达到了无色界的最高境界,即非想非非想处定,仍然是属于有为法的境界,仍是一种仍要退转流轮的凡夫境地。问题是我们一般的比丘是根本达不到那么高的层次的,怎么办呢?佛陀在这里教导我们一个便捷法门——我们通过观想,将三界视为一种有为之法,既然是有为法,是无常法,因为它们都是有生灭的;有生灭就会产生痛苦。通过思惟观察产生痛苦的根源,再进一步考察灭苦的方法途径,最终将有为之法转变为无为之法。通过我们的悉心观察后,我们的思想意识完全可以不被四处天所左右,不落于它,不受制于它,不为四处天所羁缚,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一生,就是我们最后一次所受的轮回。到下一生,我们再也不必遭受轮回之苦了,“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

  最后,世尊对于四住处作了总结:

  “比丘受身最后觉,则知受身最后觉;受命最后觉,则知受命最后觉。身坏命终,寿命已讫,彼所觉一切灭息止,知至冷也。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慧,谓至究竟灭讫,漏尽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正慧处。比丘!此解脱住真谛,得不移动。真谛者,谓如法也;妄言者,谓虚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谛处。比丘!彼比丘施说施若本必有怨家,彼于尔时放舍、吐离、解脱、灭讫。比丘,是谓比丘第一正惠施,谓舍离一切世尽,无欲、灭、息、止,比丘成就于彼,成就第一惠施处。比丘!彼比丘心为欲、恚、痴所秽,不得解脱。比丘!此一切淫、怒、痴尽,无欲、灭、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处。”

  为了破除我们在修行中的种种妄想(自举),佛陀对各种可能产生的妄执进行了说明。诸如产生“我”、“我当有”、“我当非有非无”、“我当色有”、“我当非有色非无色”、“我当有想”、“我当无想”、“我当非有想非无想”这些,都是妄想之念,都是贡高、骄傲与放逸。把贡高、傲慢与放逸统统消灭,这就叫做“意息”。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意息”,那么就不会产生诸如“憎”、“忧”、“劳”、“怖”等等不安隐因素。因此,六界的识界之中,我们最终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意息”。达到意息,我们就可以“当般涅槃”,做到“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09.08.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