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A 一、说智经(187)


   日期:2020/4/24 1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中阿含》(四十九)

(卷四十九)

一、说智经(187)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有关于与梵行已立者的问答法。所谓若有自称已得漏尽的人的话,就当受其说而奉行,并作如是之问,以及如是之答。   

  看了这部《说智经》之后,倒使我倏地想起一事。中国禅宗的祖师大德们很是风趣,在修持方面,一旦有什么心得体会,总要找一位或数位知名大师为其“印可”。说白了,就是说让名家给他把把脉,看看修行的路子对不对,究竟修到哪一层了。比如说,五祖找四祖印证,四祖找三祖印证,二祖慧可跪在齐腰深的雪地里,也是找达摩大师为其印证,后世于是编了一个禅宗公案,叫“安心”。当然,祖师们相互之间帮忙印证,是否具有些许的功利成分,倒不在我的考察范围之列。但是这些寻心觅心、相互印可的禅家公案,倒是有先例可寻。比如说,在佛陀时代,比丘们(包括那些诸大弟子)经常登门请佛陀为他们印证,阿难是这方面的高手——阿难哪怕是做了个恶梦,都会及时跑到佛陀那里,请佛陀为其解梦。

  后来佛陀门下的弟子越来越多了。这些弟子在修持中所遇到的问题(修持进度),总不能都去找佛陀去印证吧。于是佛陀将大部分的印可任务下达给了诸大弟子,后来诸大弟子的门前也是人满为患,实在忙不过来。怎么办呢?佛陀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如何判断某人修持境界的几个标准。这部《说智经》,实际上所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佛陀很英明,他从来不故弄玄虚,他在此经中列了六个问题,并提供了标准答案。这点完全不像中国禅宗的那些大德们,喜欢搞文字游戏,卖什么“隔山打老牛”之类的文字关子,弄到最后,把我们都弄得莫名其妙。当我们正在发呆的时候,中间还少不了几声棒喝,甚至是一顿拳打脚踢,谓之机锋。这些公案相当好玩,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参究一番。

  佛陀在经文的一开始,就对弟子们说:“若有比丘来向汝说已所得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汝等闻之,当善然可,欢喜奉行。善然可彼,欢喜奉行已,当复如是问彼比丘……”

  从上面佛陀的一段话之中,我们便可以深切地体察出佛陀的智慧。佛陀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有出家人现在站出来对我们说:他已经把生死问题解决了,他不再受制于轮回。那么我们听了之后该怎么办呢?第一,我们要相信,不能够无端猜疑;第二,我们要赞叹,万万不可诽谤;第三,我们要欢喜奉行,奉他为老师,跟随他后面学习;第四,要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请他给予解释。

  那么,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呢?佛陀在这里,列出了六类问题:

  1、世尊说五盛阴:色、受、想、行、识五盛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不执取于五盛阴,并获得解脱呢?

  2、世尊说四食(抟食、触食、意念食、识食),众生以此得存长养。云何知、云何见此四食,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3、世尊说四说(见见说、闻闻说、识识说、知知说),云何知、云何见此四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4、世尊说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处),云何知、云何见此内六处,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5、世尊说六界(地、水、火、风、空、识界),云何知、云何见此六界,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耶?

  6、云何知、云何见,此内身共有识及外诸相,一切我、我作及慢使断知,拔绝根本,终不复生?

  对于这六个问题,若是让善于声东击西、浮想联翩的中国禅师们来回答,恐怕有些难度。在联系经文内容回答此六个问题之前,我先将几个名相略加解释:

  1、五盛阴:指色、受、想、行、识五阴。五阴即五蕴,阴是障蔽义,能阴覆真如法性,起诸烦恼;蕴是积聚义,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人类由于无始以来无明使然,致使烦恼累积甚深,恼焰繁盛,故名五盛阴。

  2、四食:指抟食(段食)、更乐食(触食)、意念食(思识)、识食。抟食即可分段而食,比如说蔬菜、肉类,需分段切割而煮炒后食用,即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般食物,以香、味、触为体。触食即依感觉而食。依有杂染的根、境、识和合所生的诸触,对其所取之境产生喜乐等觉受。比说说我们平常讲的“秀色可餐”、“一饱眼福”、“望梅止渴”等,就是一种触食。思识就是以意念为食,比如说我们一想起以前吃过的好食好味,口中禁不住流起了口水;有的人一想起某种快乐的事,就胃口大增;“酒逢知己千杯少”,也是一种思识的表现形式。识食即以六识为食,此种食法比较高级,欲界和色界无见,而地狱众与无色界众即以识为食。

  3、四说:即见见说、闻闻说、识识说、知知说四种。见见说是指只说自己所见到的;闻闻说是只说自己所听到的;识识说是只说自己所思量到的;知知说指只说自己所知道的。此四说似乎是不妄语戒的扩展与延伸。

  4、内六处:即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根境为生识的依处,故名处。而外六处即指六境(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

  5、六界:即六大,地、水、火、风、空、识,指生成一切万物的基本元素。一般而言,“四大”侧重于物质实在层面,而六大则囊括了物质、精神及感觉层面,因此更为具体全面。

  佛陀列出了上述六个问题,然后对弟子们说,如果这位比丘已经达到纯粹意义上的“梵行已立”(彻底解脱),他肯定不会胡言乱语,他应该如此这般地回答。如果他真切地按照这个答案回答了,我们就可以给出满分,承认他、再次赞叹他,并礼敬他、奉行他。那么,究竟该如何回答呢?

  第一个问题答案:“诸贤!色盛阴非果、空虚、不可欲、不恒有,不可倚、变易法,我知如是。若是色盛阴有欲、有染、有著、有缚、缚著使者,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觉、想、行、识盛阴……漏尽心解脱。诸贤,我如是知、如是见此五盛阴,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其实五盛阴之所以为盛、为阴,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一种“果”,而是因果轮回中的某一个环节。而这个五个因素,它既可以造恶业,也可以造善业,或可以造不恶不善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因;而我们的五阴之所以为阴为盛,却是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种子使然,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果的一个表现形式。因此,无论说它是因抑或是果,都是不正确的。所以经中说五盛阴为非果,它是不实在的,变动不居的。但是,它们的的确确又是麻烦的制造者,因此我们完全说它们为“空”,又不完全正确,因为欲染和结缚,又是实实在在缘它们而生起,故而我们还得从此五阴而入手去止息它们、灭除它们,直至达到漏尽,并获得心解脱。

  第二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抟食,意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更乐、意念、识食,不高不下……知如真。”

  对于四食,证道之人已做到了“意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为什么?在早期佛教看来,无论是哪种食,都是三界以内众生养身活命的一种方式而已。饭食色味无论好坏,唯充饥而已,此外一无是处。如果我们对四食有分别心,有好恶心,贪图饮食供养,那还算是修行人吗?不要说证道,就是连合格比丘的标准都差得远。因此我们对于食物,做到全不在意,而要把精力一心用在功夫办道上,哪里还有闲心去顾及什么饮食的色香味?

  第三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见见说、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得解得脱,尽得解脱,心离颠倒,生已尽……知如真。如是闻闻、识识、知知说……知如真。”

  如果读过我前面文章的道友,大约还记得佛陀对于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比如说,无论是对于别人的长处还是短处,我们要做到“不是不非”,即既不说好坏也不说坏话。为什么要这样?我们不是提倡要赞叹别人吗?要知道,“赞叹”这个词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人听了赞叹之语,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会心猿意马、神采飞扬,心里面美滋滋的,弄不好反而助长了人家的骄傲自满情绪——当然,毫无原则的赞叹,还要沾染“溜须拍马”的嫌疑。而当面说人家坏话那肯定是不好的,当面批评人家也不好,有时会引发别人的嗔恚报复心。那么怎么办才是中道呢?就是“不是不非”。我们注意,它不等于圆滑世故、老谋深算,而是心无所著,无暇顾及他人的是是非非。因此本经中说,对于四说,无论真假,我们要做到“不高不下,不倚不缚,不染不著”。

  第四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于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俱知,二法知已,诸贤!若眼及眼识,眼识知法,乐已尽,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耳、鼻、舌、身、意及意识,……漏尽心解脱。”

  六根缘六境而生六识,这是佛学常识,无需我多说。眼根所缘为诸色,产生眼识。产生的这个眼识,有善、恶、不善不恶三类。对于平常人而言,我们不为眼前之景所动,着实很难。比如说我们到外面去参学,见到云岗石窟的大佛,我们会不由地发出赞叹声:“真是庄严无比!”就是说,即使我们所缘见后所产生的任何念识(无论善恶或无记),都是“欲”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六根不为六境所转,做到“无欲”、“止息”,时刻处于某种定力之中,摄身守意,这样才是正确的。诸位,若能做到这些,不那么容易吧?不要扯别的,就是平常我们无端地被别人骂几句,心里都气愤不过;当今不是有佛教界泰斗为讨回欠款而不惜打官司的例子吗?根不为境转,这句话我们说的比谁都轻松,一旦落实起来,难哦!

  第五个问题答案:“诸贤,我不见地界是我所,我非地界所,地界非是神,然谓三受依地界住,识使所著,彼尽、无欲、灭、息、止,得知无所受,漏尽心解脱。如是水、火、风、空、识界,非是我所,我非识界所……漏尽心解脱。”

  这里所讲的重点,是“六大假合”,但它与单纯的“因缘所生法”有区别;在此基础上,还要树立“心不著于六大”的观念,这个层次就比较高。

  第六个问题答案:“诸贤!我本未出家学道时,厌生老病死、啼泣困苦、愁戚忧苦,欲断此大苦阴。……”

  对于第六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兹概括一下:

  (1)认识到生老病死问题的难以解脱,于是出家修道;

  (2)做到持诸净戒,离杀生,离不与取、断淫,等等;

  (3)成就圣戒,知足常乐,一钵三衣,居无定所行无定踪,来去自如,无所眷恋;

  (4)守护诸根,心不生贪伺、忧戚以及恶不善之法;

  (5)出入正知,善观分别,讲求威仪,屈伸低仰,仪容庠序,乃至眠寐,悉皆正知;

  (6)远离独住,正身正愿,反念不向,断除五盖、心秽、慧羸,成就四禅;

  (7)修习四圣谛,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获证圆满。

  以上是六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比丘若如此回答,即名为“智”;否则即为“愚”。当今各路说法大师可谓众说纷纭、天花乱坠,“坠”得我们都找不着北了。各位,还是老实读经,看看我们的导师释迦佛是如何说。那么,读何经典?原始四阿含也!我们哪怕是择其一、二经而持守之,也是终生累劫,受用不尽……    (2009.09.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