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二)~A 一、周那经(196)


   日期:2020/4/24 21: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中阿含》(五十二)

  (卷五十二)   

一、周那经(196)

  说法地点:跋耆国的舍弥村

  参加人员:沙弥周那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周那沙弥告诉阿难关于尼乾子们的诤事。阿难将此事白佛,佛陀就为之说六诤本、七止诤律以及六慰劳之法。   

  此经的说法因缘,是由于周那沙弥而引发。这位周那沙弥大约刚出家未久,道心很坚固,而且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也比较敏感。我们知道,跋耆共和国位于摩揭陀国的东北部,处于摩揭陀国与拘萨罗国之间,是当时十六大国中的老牌共和国。我在这里称它为“共和国”,主要是该国的民主氛围较为浓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受到过大的战争蹂躏——当然,后来与摩揭陀国发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导致灭亡,那是后话。正因为跋耆国的风土人情较为淳厚,而且该国人民比较保守,对于传统文化习俗十分尊崇,因而我们在佛经中,佛陀曾不止一次对该国的政治制度和民情倍加称赞。

  大约在佛陀晚年时期,古印度的耆那教发生了一件大事,即该教的中兴教主大雄(尼犍陀若提子)在波婆城辞世,殁年七十二岁。关于大雄的死因,《中阿含经》说他是吐血而死,原因是他的得力弟子背叛了他而皈依了佛教,他气愤不过,从此郁郁寡欢,结果积郁成疾,最终入灭。不过大雄的去世,却引发了耆那教内部的争吵不休,并最终引起部派分裂。这部《周那经》中的沙弥周那,所讲的就是这件事。经中说:

  “尔时,沙弥周那于彼波和中而受夏坐,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亲子,在彼命终。终后不久,尼揵亲子诸弟子等各各破坏,不共和合,各说破坏,不和合事,斗论相缚,相憎相诤:‘我知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齐整,汝不齐整。我相应,汝不相应。应说前而说后,应说后而说前。我胜,汝不如。我问汝事,汝不能答;我已伏汝,当复更问。若汝动者,我重缚汝。’更互骄傲,但求胜说,而无诃者。尼揵亲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厌患此尼揵亲子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说恶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觉,亦非善逝之所说也,崩坏无住,无所依怙。彼所尊师,亦非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也。”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第一,耆那教内部争吵的直接原因,在于大雄的逝世后,教团丧失了领导权威;

  第二,而争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认知方面;

  第三,争讼的深层缘由,是各种名闻利养以及贡高我慢心在作怪,大家都琢磨着怎样降伏对方,都想当老大,如此下去,耆那教会好到哪儿去?

  第四,争讼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使得教徒的白衣信众对该教的修行僧侣产生了“厌患”情绪;

  2、导致了整个耆那教开始分裂成几大帮派,并相互攻讦,最终分道扬鏣;

  3、加速了耆那教的衰亡,并最后走向灭亡。

  其实,对于耆那教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古印度的很多修行教派都给予了密切关注。佛教也是这样,就连初出家未久的沙弥周那都敏锐地留意到这种动象,更不用说那些出家多年的两序大众了。因此经中阿难曾当着佛陀的面儿,表达他由心的忧虑:“世尊!我见此已,便作是念:若令此比丘于世尊去后,而在众中起如是斗诤,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乃至天人生极苦患。”

  对于耆那教的内部争讼,佛陀是否知道呢?他当然是知道的——佛陀不仅洞察一切,并且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并针对佛教的现状与未来,佛陀也作了深层的思考与筹划。因此当周那通过阿难,将耆那教的现状对佛陀作了汇报之后,佛陀有针对性地宣说了教法。这些教法主要表现在:六诤本、七止诤律(七灭诤法)以及六慰劳法。

  佛陀在听了阿难的汇报之后,便问他:“阿难!汝见何等众中有斗诤者,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乃至天人生极苦患耶?”阿难对此的回答是:“世尊!谓有斗诤,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观,于其众中生而生者。”意思是说,斗诤是一种争强好胜之心,其起因是缘于我们的增上戒、增上心与增上观。

  而佛陀对此的看法是:“阿难!此斗诤甚少,谓因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观。阿难!若有斗诤,因道因道迹,于其众中生而生者。阿难!谓此斗诤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义非饶益,非安隐快乐。”佛陀是在说,如果大家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修行层次,而生起的斗诤倒是不足为虑,因为在修行时大家相互作些探讨,甚至是争论几句倒也无妨;而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才是最为正确的,他人的意见全部都是错误的,并加以排斥和打击,那样的话后果就很严重。比如说,我行的是如法,你行的是非法;我持的是正律,你持的是非律;我行的是八正道,你行的是八邪道……这样一来,就容易激化矛盾,导致争讼乃至积怨的产生。因此佛陀说:“阿难!尼揵亲子实非萨云若(一切智),而自称萨云若。阿难!若尼揵亲子一切知、一切见者,彼为弟子施设六诤本,谓可闻而止。”佛陀的观点是,尼揵亲子其实并没有证得究竟智慧,可是他却自以为聪明;如果尼揵亲子具备先见之明,就应该为弟子们明确“六诤本”——即六种引起争执的根本原因。

  (一)六诤本

  1、嗔恼——“谓人嗔恼者结缠,彼不敬师,不见法,不护戒。彼不敬师、不见法、不护戒已,便于众中起如是诤”。因此佛陀告诫弟子们:“如是斗诤,汝于内外见而不尽者,为断此诤故,汝当速求方便,学极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汝当重护彼心,常无放逸。”

  2、不语——即不忏悔各自的过失。即使做错了,哪怕是自己也知道错了,但是他却矢口否认;或者对于自己的过失,想方设法加以覆盖隐瞒。

  3、悭嫉——悭是吝啬,嫉是嫉妒,对于自有而他无,概不施舍;对于己无而他有,则一心想占有,贪嫉成性。

  4、谄诳——说谎话,变着法儿攻击栽脏陷害。

  5、无惭无愧——大言不惭,厚颜无耻。为了达到自己的一己之私,什么坏事都敢为。

  6、恶欲邪见——心怀鬼胎,时刻惦记着名闻利养;见解颠倒,抱残守缺,不思悔改。

  以上六种,就是导致诤讼的根本原因。如果把上述六种不正常行为心态悉数除灭,便可以有效地防范诤讼的发生。

  (二)七止诤律(七灭诤法)

  接下来,佛陀提出了僧团处理矛盾纷争的七大原则。经中对此叙述道:“一者应与面前止诤律,二者应与忆止诤律,三者应与不痴止诤律,四者应与自发露止诤律,五者应与君止诤律,六者应与展转止诤律,七者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

  1、应与面前止诤律——就是说,如果有大家有矛盾,有分歧,这本来是正常不过了。但是如果大家都藏记在心里而不吱声,时间长了,就会形成难以开解的心结。佛陀的观点是,那与那些应该要当面解决的问题,就应给予当面解决,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互不通气。

  2、应与忆止诤律——就是给人家一个反省并悔过自新的机会。不要一上来就数落人家不停,而应该让当事人仔细回忆一下自己有没有过失(犯戒)。如果有过失,就让他自己发露出来;如果回忆不起来,再指明也不迟。

  3、应与不痴止诤律——应该对精神失常者不予处分的,就应当给予精神失常者不处分。我们不能说出家僧人每个人都是人格健全者,佛陀只是规定出家必须要六根具备。有些人出家时好好的,但是由于修行方法把握得不好,导致了走火入魔而精神失常。对于这些精神失常者所犯的错误,我们不应去过于追究。

  4、应与自发露止诤律——应该给予当事人自白忏悔的,就应当给予当事人自白忏悔。自己主动忏悔发露,佛陀一向都会给予体谅——这多少有点像现今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5、应与君止诤律——这里的“君”,我认为应理解为“群”,即大多数群众。此句的意思是:应该由多数人处理决定的,就应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对于大众的矛盾纠纷,应该召开会议,大家共同讨论后决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当然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在原始僧团里似乎并没有发明无计名投票,主要方式还是采用举手表决、鼓掌表决,抑或采取跺脚表决等方式。

  6、应与展转止诤律——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对当事人当有矛盾的自白作调查的,就应当给予调查。每当大家要求犯错比丘自我忏悔表白时,有的比丘便会偷工减料,避重就轻;有时候自白竟发生了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犯错比丘记性不好,把自己犯错时的地点和事情搞颠倒了。这时候大众也不要过于激动,给犯错比丘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慢慢理清头绪,自己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

  7、应与如弃粪扫止诤律——扫粪便的扫帚是不值得珍惜的,用过了就完全可以扔掉,像扔一点破鞋似的。而比丘之间的一些意见纠纷往往错综复杂,远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讲清道得明白的。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干脆一笔勾销,既往不咎,谁再提那摊事儿谁就是龟孙子!大家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岂不快意?如此快刀斩乱麻,有时候反倒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绝佳捷径。

     (三)六慰劳法

  六慰劳法即六种可念之法,大家都要相互体恤,像兄弟姊妹那般团结友爱,和合共处。它们分别是:身行慈、口行慈、意行慈、同利养、同戒律以及同正见。前三个是说我们身、口、意三方面都要常怀慈悲,身行好事、口说嘉言、心存善念。如果我们进一步参究,这六慰劳法,实际上与我们常说的“六和敬”是一回事儿。六和敬中的“身和同住”即身行慈,“口和无诤”即口行慈,“意和同悦”即意行慈,“利和同均”即同利养,“戒和同修”即同戒律,“见和同解”即同正见。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六慰劳法与六和敬虽说在义理上来讲完全一致,但是二者的侧重点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六和敬一般来说是僧团内部和合共住的六项基本守则,它侧重于僧团自身;而六慰劳法不仅面对僧团内部,同时也是出家众正确处理与居家众之间关系的六项基本准则。因此,六慰劳法是菩萨化度众生时,所必须遵行的六种态度法则。

  佛陀最后对阿难说:

  “阿难!若汝等此六诤本止绝断者,及此七止诤,众中起斗诤,以如弃粪止诤律止者,复行此六慰劳法。阿难!如是汝于我去后共同和合,欢喜不诤同一一心,同一一教,合一水乳,快乐游行,如我在时。”

  我们常常喜欢说大话,宣称要使“正法久住”。如果你要问如何才使“正法久住”呢?他便尽说些张冠李戴、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大话与官话。为什么我们尽喜欢扯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究其根源,还是我们的疏于懒散放逸,不认真读经或对经典不求甚解,一味贪图方便快捷,梦想一下子就“见性成佛”等诸种劣根性所致。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使“正法久住”?做好三件事便足矣!哪三件?

  第一件:绝断六诤本;第二件:勤修七止诤;第三件:守护六慰劳法。

  最后,我试图将本经概括为四句偈:

   断绝六诤本,精修七止诤,持守六慰劳,如佛住世时。(界定,2009年9月21日,于南海普陀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