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7)


   日期:2020/4/25 7: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八城经(217)

  说法地点:毗舍离猕猴江边高楼台观

  主讲人员:阿难尊者

  参加人员:八城居士(第十居士)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阿难尊者为八城居士说成就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之十二甘露门。八城居士非常的欢喜,乃供养阿难美食及居舍。

  对于“十二甘露门法”,主要是指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简约地讲,就是四禅八定另加四无量心。对于这些名相术语,我们都很熟悉,不必再作过多地阐释。

  这部经产生的年代,已经是佛陀灭度以后的事情。佛陀自从灭度以后,弟子们像往常一样,大家各奔东西,分散于古印度各地。为了使教义得到统一,以及教团不至于分裂,佛陀灭度的当年夏天,在摩诃迦叶的倡导与主持之下,举行了第一次佛经结集——这是后话。

  佛住世时,住的最久的大约就算是位于舍卫城的祇园精舍(位于北印度)以及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当然,有时佛陀还偶尔到舍卫国的鹿子母讲堂去小住几时。佛陀灭度之后,这些曾经辉煌过的两处佛教圣地,似乎有了一些衰微的征兆。因为佛陀住世时,四众弟子们就有一个朝奉与信仰的核心所在;而佛陀灭度了,弟子们除了偶尔去精舍中参拜一下佛陀遗迹之外,其余时间内一般很少去了。如此一来,二大精舍往往朝着发挥寺院功能的方向发展。

  既然二大精舍出现式微迹象,那么那些高僧大德们又以何处作为聚集中心呢?这就是位于华氏城的鸡园精舍。关于华氏城,我们若对四部阿含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便知其产生的来源经历。摩揭陀国的老国王频婆娑罗去世以后,新国王阿阇世登基。而位于该国东北偏东方向的跋耆国的关系非常紧张。佛陀在诸经中,曾经不止一次地赞叹过跋耆国继续传统、重传统与民风淳朴,可知这个国家实际上非常保守,但是综合国力却较为强盛。阿阇世王为了防范跋耆国的偷袭或进攻,便派大臣禹舍到位于该国的边境小镇波罗利子城,修建牢固的防御工事。我们在阿含经中,还可以看到佛陀对于此事的观点与主张。由于战争的需要,阿阇世王从内地迁徙了相当数量的居民,到波罗利子城去定居。如此一来,这个边境小镇逐渐开始繁荣起来。后来,摩揭陀国终于并吞跋耆国,统治阶层出于多方面的需要,到了阿阇世的孙子继承大统的时候,终于下决定心迁都波罗利子城,将将此城更名为华氏城,成为摩揭陀国新的首都。

  华氏城在印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后来,孔雀王朝的开祖旃陀罗笈多王也定都于华氏城。旃陀罗笈多王之孙阿育王,曾于城西兴建阿育僧伽蓝,并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大力保护佛教,并以佛教的“法”(羯磨)的精神来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孔雀王朝灭亡后,熏伽王朝、案达罗王朝、笈多王朝,都将首都立于华氏城。到公元六世纪左右的时候,该城由于浑族的入侵而完全破坏。另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法师在公元七世纪造该该城时,昔日辉煌的都城已化为一片废墟,居民不过千人。唯余城北的阿育王石柱、佛足石、鸡园精舍等遗基尚存。到公元九世纪初,波罗朝国王达磨波罗曾建都于此。从此以后,该城再无复兴的迹象。

  根据这部《八城经》的描述,在佛陀的晚年以及佛陀灭度之后,华氏城(此前叫波罗利子城)的经济发展已呈现高度繁荣局面。比如说有一位叫“第十居士”的商人(因其为八城人,故称之为“八城居士”),他“持多妙货”,到波罗利子城去“治生贩卖”,做生意买卖。由于这批货不仅质量好,而且正为该城所鲜见所急需,因此一上市便十分抢手,顷刻即售罄。“货卖速售,大得财利”,生意上是狠狠地赚了一把,自然是“欢喜踊跃”,跟小孩子过年似地,开心得很。

  这位八城居士生意上既然赚了钱,身为奉佛居士,总要到寺院去朝拜一番。于是他就赶到城外的鸡园精舍。关于此园的来历,大部分认为是无忧王(即阿育王所建)。但是此时距阿育王出生尚距差不多三百年,因此说鸡园为阿育王所建,可能会有点悬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本经有后人掺杂的成分)。此时的鸡园,很多高僧大德均居止于此(“鸡园众多上尊名德”),可以说是佛陀灭度后的弘法传教的中心地区。那么八城居士来鸡园精舍的真正用意何在?其实是来找阿难尊者。于是他就问:“上尊!尊者阿难今在何处?我欲往见。”大家对他说:“居士!尊者阿难今在毗舍离猕猴江边高楼台观,若欲往见,可往至彼。”

  波罗利子城距毗舍离并不是太远,所以八城居士没过多久就赶到了阿难所居止之处。待问候一番后,便切入正题:“尊者阿难!世尊、如来、无所著、正尽觉成就慧眼,见第一义(宇宙人生的真谛),颇说一法,若圣弟子住漏尽无余,得心解脱耶?”

  对于这个问题,阿难给予了肯定性的回答。然后对此进行详解,即所谓的十二甘露门。此十二甘露门分别是:

  (一)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当达到四禅境界时,“若住彼,不得漏尽者,或因此法,欲法、爱法、乐法、静法,爱乐欢喜,断五下分结尽,化生于彼而般涅槃,得不退法,终不还此。”就是说,证得四禅,如果不退转的话,获证不还果,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二)四无量心:即“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三)四无色定:即“度一切色想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于此处,观法如法。”四无色定包括: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有想非无想处定。

  八城居士闻说十二甘露门之后,自然是十分欢喜。于是礼请阿难以及鸡园内的诸上尊者,大行饭食供养。(09.10.1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C 三、鞞摩那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