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凡圣只在迷悟间(第一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日期:2020/4/26 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凡圣只在迷悟间  

——第一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济群

  欢迎各位参加“观自在禅修营”。这是西园戒幢律寺举办的首届禅修营,招收的学员主要面心理学界。之所以这样定位,因为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对人类心灵有更多的了解和关注。而佛法修行所致力的,正是通过对内心的认识和观照,进而调整心行,改造人生。
  目前,整个社会最大问题就是人的心态失衡,并且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各类恶性事件,正是向我们敲响的一次又一次警钟。所以,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调节和改善,不再局限于部分人群,而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作为以自利利他为使命的佛弟子,我们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我们的努力不过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很多人对佛教充满误解与隔阂,甚至完全排斥。鉴于这样的现实,有必要和心理学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最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治标和固本相结合的改良方式。
  我们目前所接触的心理学,主要是西方心理学,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而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自古也有心学之称,因为它所关注的正是人类心灵。在佛典中,有大量关于心的教言,如“心生则种种法生”、“心净则国土净”等。仅《大正藏》中,提及“心”之一字的即有四十多万处。可见,佛教正是以心作为认识世界和修行解脱的立足点。
  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见性成佛。他所成就的并不是外在的什么,不是羽化成仙,亦非长生不老,而是对心性的透彻认识,对迷惑、烦恼的彻底解除。用佛教的话来说,是证悟了心的本质——也就是明心见性,这是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发展科技所改造的只是外部环境,而认识心性才是完善自身的唯一途径。如果自身问题重重,即使有再丰富的物质条件,还是无法获得我们所希求的幸福安乐。因为能够感受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我们的心。
  佛陀成道后,一生致力于传播真理,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言教,后结集为经律论三藏,流传至今。所有这些经典及经典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解除无始以来的迷惑烦恼。换言之,就是启动心的正向能力,以此对治负面情绪。事实上,这种负面情绪正显现出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影响和破坏力。近年来迅速蔓延的一些网络用语,如郁闷、崩溃、纠结等,无不是负面情绪恣意生长、不断侵占心灵空间的表现。若不及时对治,就会出现失控的局面。
  对个人来说,心是幸福安乐的根本;对社会来说,心又是和谐安定的所系。所以,调心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的需要。

【见地和禅修——佛法的两大内涵】

  佛教在印度经过声闻乘到菩萨乘的弘扬,后流传各地,形成南传、汉传、藏传三大语系及众多宗派。虽然各语系和宗派的佛教呈现出变化多端的面貌,但主要内涵无非是两方面,一是见地,二是禅修。或者说,是理论和实践。由理论指导实践,又由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识,使之逐步落实于心行。
  见地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内在心灵及外在世界。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了解自己。或许有人觉得奇怪,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难道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吗?那么,你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吗?知道我们每天念念不忘的那个“我”是什么吗?知道“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吗?知道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烦恼藏身何处吗?如果不知道答案,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茫然过客,除了随业流转,丝毫也不能改变什么。
  改善生命的关键,正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认识程度。就像医生需要了解身体的病变状况方能对症下药那样,我们也要了解内心的种种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但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还须通过相应的技术来落实,使这些见地真正发挥作用。禅修的方法就相当于技术,这是帮助我们调整并改善内心的一门特殊技术。否则,我们即使能认出烦恼,但没有对敌的经验和武器,依然会在和烦恼的对垒中束手无策,败下阵来。
  不同宗派所建构的修学体系,正是代表它所立足的认识与改善心灵的见地,以及在这一见地指导下使用的禅修技术。这是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其深度,在于对内心的透彻认识和究竟改善;其广度,在于契入角度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能为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帮助。
  近百年来,西方心理学界也逐步认识到佛法所蕴含的无量智慧,纷纷吸收佛法义理及禅修方法,运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说,这既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弘扬佛法开辟了崭新道路。有鉴于此,戒幢佛学研究所这两年也在组织专业人士翻译 “佛法与心理治疗译丛”,希望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操作经验介绍到国内。一方面,可使更多大众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加强佛教界和心理学界的深度交流。
  作为心理学从业者,大家有心认识佛法并身体力行地参与禅修,是很有远见的。我相信,这将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因为这是一个较为敏感和危险的职业,经常接触形形色色的负面问题,如果自身没有过硬的素质,没有定期的检修和充电,是很容易受到困扰的。

【真心与妄心——修行的不同起点】

  佛教关于心性的理论极为丰富,主要有两大系统,一是真心的系统,一是妄心的系统。这也是修行的两个不同起点。
  真心,即如来藏的体系,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佛教和所有宗教、哲学不共的观点。佛教中,《楞严经》、《楞伽经》、《如来藏经》、《涅槃经》等经典都在阐述这一思想。
  禅宗也是建立在这一见地之上。《六祖坛经?序品》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菩提,即觉悟;自性,即自体。惠能大师开宗明义,直接告诉我们:每个生命内在都具有觉悟的潜质,这就是成佛的潜质。所以,成佛并不是痴人说梦,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当我们体认到内心本具的觉悟潜质,在某个层面就与诸佛无二无别了。这句话虽仅短短十六字,却振聋发聩——因为它为我们指出了生命的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但我们还要知道,虽然有希望,却不能盲目乐观。我们不妨看看,现在的这个“我”是什么?抛开外在的相貌、身份、地位,剩下的,无非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和错误想法。我们每天都忙于满足这样那样的渴求,实现这样那样的需要,但这些渴求和需要真的是那么重要吗?真的必不可少吗?事实上,很多人从未考虑过这些,只是随着自己的感觉,扑腾到这里,又扑腾到那里,终日忙忙碌碌。这颗心却依然动荡,依然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我们甚至不敢闲下来面对自己,因为这种面对会让那些貌似重要的追求变得不堪一击,这将让人多么沮丧,多么无所适从呵。
  所以说,虽然我们具有和诸佛同样的觉悟潜质,但当下仍是活在妄心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世界真相,而是被观念和情绪处理过的影像,其根源就是无明——这才是我们的现实,也可以说,是我们生生世世面对的现实。因为我们虽有真心的频道,但从未启用,始终都在妄心的轨道中来来去去,生生不息。
  妄心的体系,正是立足于我们现有的心行,由认识它的种种表现,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唯识宗,重要典籍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唯识三十论》等。在这些经论中,详尽阐明了认识和世界的关系,并以八识对心作了细致剖析。
  通常,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固有“眼见为实”之说。但这个“真实”究竟是什么意义上的“真实”呢?比如,醉汉看到的是“真实”吗?色盲看到的是“真实”吗?虽然我们不是醉汉,不是色盲,而是彼此认同的正常人,但我们就看到“真实”了吗?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世界呈现在我们认识上的影像,而不是世界本身。两者虽然有关,却不能混为一谈。若能认清这一点,不再执著于我们所以为的那些“真实”,很多烦恼就无从而生了。
  而八识则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其中,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属于意识范畴,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属于潜意识范畴。潜意识的概念,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提出。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就已认识到潜意识的存在,认识到意识活动不过是整个心灵世界中微不足道的部分。
  唯识宗认为,第七识代表的潜在自我意识时时影响着前六识活动。人为什么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会认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观点?正是源于自私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来自潜意识。而第八识则相当于超大容量的仓库,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一切生命信息。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在我们证得解脱之前,这种积累是不会停止的。在漫漫轮回路上,我们时刻都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留下各种信息,佛教称之为“种子”,这是影响生命未来走向的潜在力量,也是决定性的力量。
  如果不从这些根本着手,我们对心理问题的解决终归是暂时的。就像水流,必须从源头堵住,才能阻止它的蔓延。同样,我们也需要找到心理发展的源头,进而了解它的特征、作用和活动规律,并以正确方式进行引导,才能对心进行有效管理,从而阻止不良情绪,发展良性心理。

【匮乏与自足——生命的真假需求】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竟是不是“我”?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也许现在与你有关,但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不是生命的真实写照。可我们往往不了解这些,因为生命中除了觉悟潜质,还有另一种力量,那就是无明,就是不觉。
  觉与不觉,是佛法修行的两个核心概念。禅宗为什么会成为汉传佛教最直接的修行法门?正是因为它的修行直接立足于觉悟本体,这就极大缩短了凡圣之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薄地凡夫,业障深重,烦恼重重,而佛菩萨则高高在上,耀眼夺目。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敢想象自己是可以成佛的。但《六祖坛经》却直接告诉我们:“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换言之,佛与众生的差别只是在迷悟之间,在觉与不觉之间。当你体认到觉悟本体,当下就是佛;当你迷失了觉悟本体,当下还是众生。
  什么是迷失觉悟本性?简单地说,就是把自己丢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这一宝藏却在重重无明和烦恼的遮蔽之下,虽有若无,也就是佛陀接着所说的“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这种无明,又使生命存在原始的匮乏感和失落感,使我们不断寻找外在支撑,好让这个“我”得到证明,得到肯定。问题是,我们寻找的这些支撑都是脆弱而无常的,每增加一个支撑,反而在增加一份垮塌的危险,增加一份不安定因素。
  所以,这种匮乏绝不是增加什么就可以填补的,而是要向内找寻。一旦开启生命内在的宝藏,我们就不再需要外在支撑了。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们,虽然生活中一无所有,但不会觉得缺少什么。原因就在于,他们已体认到圆满的觉悟本性。正如六祖悟道时感叹的那样:“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体认到这样的觉悟本性,就如宝藏在握,还会为瓦砾动心吗?还会为尘埃追逐吗?
  但我们迷失了本性,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要四处找寻存在的感觉。《楞严经》谓之“迷头认影”——忘了头就在肩上,却把影子来当做是“我”。我们把这种感觉投射到身体上,投射到身份上,投射到家庭上,投射到名誉上,投射到事业上,总以为抓住什么之后才会踏实。其实,我们抓住的只是一些虚幻而短暂的存在。更糟的是,当我们抓住这些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依赖。
  人究竟需要多少财物才能过日子?答案是没有一定的。因为所有需要都是逐步养成的,对感情的需要,对事业的需要,对地位的需要,对生活条件的需要……一旦建立某种需求并执著于此,就会形成依赖。久而久之,依赖又会成为习惯,成为不可或缺的需求。其实,这种需求并非事实上的不可或缺,而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不可或缺。
  当某种需求被满足,我们会有满足感;当某种需求不能实现,我们会有挫败感。当我们和别人比较,感觉自己的依赖更为优越,就会自大;感觉自己的依赖不如别人,则会自卑。一旦我们对依赖过分在乎,会导致焦虑;而当这些依赖受到冲击,则会引发嗔心……所有这些情绪,都是我们自己一手缔造的。
  我们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时也制造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世间每天都有生离死别,有企业倒闭,有频频发生的天灾人祸。只要用心观察,无常时时都在为我们揭示真相,告诉我们,永恒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担心失去这些就会失去自我。
  那么,我们所认定的这些构成“我”的部分,究竟是不是你?其实不是。因为无明,我们发展出很多心理,发展出很多情绪,这些心理和情绪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个自我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我们的错误设定,所以就会发展出种种烦恼,如瀑流般挟裹着我们,使我们沉沦其间,身不由己。

【心念与轮回——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无明,就是不觉的力量,令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内在的起心动念。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进而把这个念头当做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的本身并不是你。因为缺乏观照,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带来种种喜怒哀乐,也带来我们的生死和轮回。
  说到轮回,我们往往联想到前生后世,以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实轮回的内涵不仅于此,从广义上说,轮回就是一种心理重复。所以,我们不是此生结束之后才去轮回,现在的每个当下就处于轮回中。那些做事业的人,因为对事业成功的渴求,会百般努力,不断追求,由此形成执著。这种执著又会继续强化对事业的渴求,进入下一轮的努力、追逐、执著。对事业如此,对感情、地位、权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个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复某种心理。因为重复,就把心理能量不断汇聚于此,使这个念头得到强化,进而成为生命主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有些人来说,事业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切;对有些人来说,权力就是一切。这个“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发展而来。我们努力经营着,最后就像作茧自缚那样,把自己织进一个不及盈寸的空间,却当做了全部世界。
  这就是轮回——它的起点在我们的心,终点则是我们执著的对象。当然,这个终点只是暂时的,因为它还会继续成为起点,展开下一轮执著。只要被某种心理抓住,我们就会不断就范,不断受其驱使。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就会形成相应的人生轨迹。有句话叫做:“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样,心念也是在这样的不断重复中逐步定型,成为性格,成为人格。
  所以,修行要从起心动念处下手。因为每一念都在积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遗憾的是,我们往往对此一无所知,只关注看得见的外在成果,却忽略看不见的内在改变;只在乎拥有什么,却不在乎我是什么。其实,是什么远比拥有什么更为重要。因为外在结果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而内在影响才是长期甚至永久的,才是决定生命走向的关键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没有转变之前,会生生世世缠绕着我们,就像如影随形的魔鬼那样,令我们不得安宁。如果听之任之,轮回是没有尽头的,会不断展现与之相应的生命形式,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正见——以观念改变心行】

  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离开——这就是多数人的现实。我们不知道,一旦错失今生,接着又是长劫轮回,很难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学佛,就是帮助我们把握这一难得易失的宝贵人身,通过对自身的认识,来改造它,升华它。在此过程中,正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见,即远离颠倒妄想的如实知见。西方心理学的认知疗法,也是通过改变观念来解决问题。佛法所说的正见,不仅是要我们改变局部问题,更要帮助我们断除无明,回归生命的本觉状态,这才是究竟解决一切心理问题的途径。当我们体证无常,就不再有执著恒常带来的烦恼;当我们体证无我,就不再有执著自我带来的痛苦。
  前面说过,佛教有不同宗派,并有各自所依的正见。虽然契入的角度不同,但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从不同角度建立对世界的如实认知。
  在阿含经论中,重点是建立无常、无我的观念。很多人对佛教所说的“无我”心存恐惧,以为那就意味着“我”不存在。其实,“无我”并非否定这个色身的存在,而是要否定我们附加其上的种种设定。正是这些错误设定的障碍,使我们看不到世间是无常的,看不到五蕴是无我的。问题是,这种忽略并不能改变无常的现实。我们习惯于有常、有我,一旦无常到来,将会构成突如其来的打击。反之,若能如实了知无常,就能坦然接受一切变化了——因为它本来就是世间的真相,无须改变也无法改变。
  在中观经论中,重点是讲述缘起性空的观念。告诉我们,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构成,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没有丝毫自性可言。而我们对客观现象赋予的种种判断,如美丑、贵贱等,只是我们附加其上的标签,和对象本身并无关系。但我们建立这套设定后,就会执著于此,将它当做真实。认为好看的确实好看,值钱的确实值钱,属于我的就确实属于我——烦恼便由此而生了。如果我们了知这些存在现象的虚幻,那么,附加其上的标签就更是龟毛兔角,了不可得,还有什么值得在乎和烦恼的呢?
  在唯识经论中,则是通过三性的理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所谓三性,即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一是意识错误认识的境界,为遍计所执相;二是缘起显现的影像,为依他起相;三是诸法的真实相,为圆成实相。比如这张桌子,我们以为它就是自己看到的样子,千真万确。但唯识宗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桌子,只是被我们认识加工过的桌子影像,和实际上的桌子并非一个东西。这种区分,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现象的错误设定和执著。
  在佛法修行中,将见的作用比做眼睛——看清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否则,即使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南辕北辙。但抵达终点的道路并不是唯一,我们可以从无常无我的正见入手,可以从缘起性空的正见入手,也可以从唯识的三性理论入手,只要确立正见并加以运用,就能从改变观念到改变行为,最终改变人生。

【选择——以智慧作出取舍】

  我们一生都在面临各种选择,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学业、家庭、事业,每一次选择都包含着取舍。这种取舍是取决于我们的需求,需要什么,就觉得什么很重要,必须争取;不需要什么,就觉得什么不重要,可以舍弃。而需求又是取决于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达到什么深度,对人生就会作出什么选择。其中,对心念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左右未来生命走向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心念,就是在选择我们的未来。如果一个人除了满足欲望外没有更高追求,就会走向动物的生命形态;如果一个总是活在贪婪和渴求之中,就会走向饿鬼的生命形态;如果一个人总是活在嗔恨和斗争之中,就会走向阿修罗的生命形态;如果一个人不断发展慈悲和智慧,以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为己任,就在不断向佛菩萨靠拢。
  我们希望有什么样的未来,就要了解每个心念将发展出什么结果。知道哪些心念会给生命带来负面影响,哪些心念会给生命带来良性作用。因为心念虽然无形无相,但它的每一次活动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成为储藏在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如果这个念头不断重复,就会像种子得到滋养那样,发展壮大,最终会成为我们的性格,成为我们的人格。如果开始就没有作出正确选择,结果将一错到底。
  所以,佛教特别强调发心,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由出离心导向解脱,由菩提心导向成佛。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心,即使同样在诵经、念佛、禅修,并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和解脱也是了不相干的。大家来这里参加禅修,可能是希望了解一些禅修基本方法,可能是希望对自身修学有所帮助,可能是希望充电之后帮助更多的人,发心不同,从中获得的受益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要觉得念头是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就可以随心所欲,放任自流。要知道,它的每一次活动都在对你的生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在当下发生,也可能处于积累的过程中。良性的心念,会成为良性的生命信息,导向良性的生命结果;不良的心念,会成为不良的生命信息,导向不良的生命结果。这就是心灵的因果,每一念都不会空过,不会被忽略不计。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需要通过禅修进行训练,让这颗野马般动荡的心变得驯服,沿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然,禅修的作用不仅在于对心念进行管理,同时还能使心力得到极大增强。就像光,通常情况下只能用来照明,但以凸透镜聚成一点后,却能引燃火苗。心也是同样,若能将能量汇聚一处,就能“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禅修的方式很多。比如慈心观,是帮助我们发展慈悲的心理。佛随念,是通过对佛菩萨功德的忆念和思维,让我们对真理和解脱生起向往之心。四念处,是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觉察力和观照力,在念头生起时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每个念头都有它的指向,赚钱的人每天想着利益,争权的人每天想着权力,嗜酒的人每天想着美酒。我们从来没有去审视,财富、权力、美酒究竟是什么。一个念头起来时,马上就奔着这个念头而去,满足它的种种渴求。今天的人,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更忙碌。一方面,因为欲望被无限放大;另一方面,我们比以往更需要逃避孤独。因为我们已经不习惯和自己相处,不习惯观照内心。那么,孤独会因为我们逃避就消失了吗?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貌似充实,貌似没有时间孤独,但这种心理还在,而且因为我们的刻意躲避,变得越发令人畏惧。
  如果我们能静静地面对自己,和孤独相处,在观照力的作用下,孤独就会消失,它的能源就被收回到观照力中。这种解决方式才是一劳永逸的,逃避只能将问题暂时搁置一边。而且在逃避的同时,我们又会制造新的心理需求。
  我觉得,今天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制造问题的能力更强。我们可能解决了一个问题,却制造了五个问题;解决了五个问题,又制造了二十个问题。我们不是在管理心念,而是一个将主权拱手相让的傀儡,在心念的操纵下疲于奔命。
  本次禅修主要以慈心观、四念处观为主。此外,佛教中还有更高的修行,如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直接帮助我们认识并开启内在的觉性。当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先从内观入手比较稳妥。
  改变生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想,你们这次所做的选择,将是人生最有意义的选择。因为你们是心理学从业者,也是服务社会的,所以将你们作为优先参加对象。目前,国内像西园寺这样能为大家提供修学条件的道场还不多,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在这七天中放下万缘,不要拖泥带水,将世间俗务背着不放。
  学佛首先要放下。放下之后,才能安住当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济群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济群法师: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济群法师:真的信因果了吗 

 济群法师: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济群法师:修学菩提心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要领 

 济群法师: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于“西园夜话”时答疑 

 济群法师:千手千眼,大慈大悲——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菩提静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