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乘一法师:略谈佛法悟证心要 一七第七天


   日期:2020/7/1 16: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七第七天  

   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

   今天是2009年11月15日、星期天,农历9月29日,是第一个七的圆满日。通过七天地精进禅修,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自得到了禅修的利益。有的人打开了本来并能勇于承当、善自保任。师父呢,已将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你们,给大家开示了克期悟证的心诀--如来藏心。一切万法毕竟空、毕竟有的真理,也就是说如来藏包含一切,一真法界就叫如来藏心。如来藏心俱即,那就是说都有;如来藏心俱离,就是皆空;那么都是如来藏心,俱即俱离,就是即空即有。我们的如来藏心即空即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来藏心不即不离,就是非空非有、非有非空。非有非空,不是说:没有有的也没有空的,不是这个意思,是叫你不要着有也不要着空;也叫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要离开,也不要粘着上去,这些虚妄东西既不要粘着也不离开;是毕竟空的意思,毕竟空就是不即不离,毕竟空的意思就是毕竟有,毕竟有和毕竟空两个是同一个意思。现在问你毕竟空是什么意思?毕竟空就是毕竟有,一切万法都是毕竟空,都是毕竟有,对一切万法都要不即不离;空有是不二的,离开了空就没有有,离开了有也就没有了空。

   所以空有是一体的、不可分的,这叫不即不离。一切万法都毕竟空,包括佛、心、众生三无差别,人人本具如如佛。给大家都讲了,好多人也听明白了,也能够承当。但是,因为有见惑、思惑、尘沙惑和无明惑,这些虚妄的习气在,无始以来习惯了,让你马上做到那样还做不到,所以需要勤修戒定慧,方能够断除这些习气。这就要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以观世音菩萨闻思修法门修行,以楞严咒修断宿习,以持清净戒为无上菩提之根本,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谨尊如来四清净明诲。

   对师父所讲的法基本上听明白的请举手!师父了解一下,以便后面的讲法可作相应地调整。还有疑问者尽可提出,大家共同探讨,将之一一解决,你心无挂碍了,后面两个七就能安然入定了。

  

   生问:师父说的闻、思、修,这个闻是听闻,思是思维,这与我们观照这个念头有什么区别,今后我们怎么修,闻思修具体怎么做?

   师答:观世音菩萨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就是反闻闻自性,念咒也好、听声音也罢,时时能够闻念咒的声音,反闻闻自性,那个能念能闻的就是你的自性,这叫反闻闻自性。我们就是一心地念咒、一心地听咒,故刚开始修行的人要念很多的咒、念很多的佛号,就是叫你心念耳闻,把你的妄念慢慢地摄住,不跟着妄念想下去,然后一心一意地听着自性,闻自性的声音,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当你打开本来,能闻之心、所闻之咒能脱开之时,当下就能见到自性的本体。当你见了体性之后,需要参悟,那就需要思维。需要参悟什么,参悟本体的体性是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的,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一切毕竟空,这是本体。那么相上的性呢,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男女老少,这一切的寿者相、人相、我相、众生相、世间相,以及我们业力的相续相、业果的相续相,这一切相性是什么呢?所以在相上也要悟道;然后每个念头起来,这个性又是什么样的呢,也就是你用的性又是什么样的。你见到体之后,体、相、用的这个本性你都要悟明白。当你悟明白了,就时时见性、处处见性,也就是说看到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当体就能够见到自性,而不是非要看到本体才能见性。见相即见性,才是真见性,进而见一切因缘就能见性,见你的每一个念头起来就能够见性。所以,你要明白在体相用上这个性是什么样的,也就是真心是什么样的,这个是要悟明白,这叫思维。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闻法,听法师讲法、眼处看经都是闻。六根实质是相同,外面看了六根,实质里面就是一个。所以说你闻了之后,看经之后,要思维,要把道理悟明!弄清楚之后,第三步就是以佛性的真理来观照你的言行举止,让你的一言一行皆能符合佛性的真理,这就叫修。修什么,修你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将不符合佛性真理的把它改掉。不符合佛性真理的,就是习气,就是无量劫以来把假的当成真的,起贪嗔痴习惯了的那个习气。你的起心动念如果符合真理的,肯定没有习气,真理是没有贪嗔痴的。所以,你就时时地观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把自己的习气修改掉,最后让自己的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能够与佛性相一致,那就是体相用一如。一开始是悟到体相用一如,最后还要证到体相用一如,这个就是修。

   悟到体相用一如是如如佛,再开始修,把习气去掉,真正的证到体相用一如,那就是真正的果地佛。

   整个修行过程讲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这样修,非常真实、非常理性,踏踏实实地这么去用功,你不要听别人糊弄。这样糊弄你,哦这个是什么神通,这个是什么玉帝,这个是什么鬼差,什么什么跟着你,不要去管那些东西。修行就是非常真实、非常实际的,就是打开本来、悟明心地,再以明心见性的道理来观照你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把你不符合真理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修改掉。这些都是虚妄的习气,这些习气修改了,最后让你的言行举止都和这个真理相一致,起心动念都和真理相一致,这样就达到如如佛,证到如如佛了。这才是真修行,不要去追求那些鬼通啊,那些神奇的事情,修行是非常实在的事情。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如果真正明白了,修行不会出差错,不会出问题的,总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三十岁和二十岁肯定不一样,四十岁比你三十五岁肯定有进步,你到了五十岁和你四十岁绝对不同,一直往前,决不后退。要学习当年玄奘法师西去求法的精神,宁愿向西一步死,决不后退一步生。你只要如理如法、持之以恒地用功,功到自然成,决定成就!

   生问:请教师父,我读《楞严经》里面有这么几个步骤:动静根觉空灭,六解一亡,也就是说有六个结要度过,就是六解一亡是吗?

   师答:动静根觉空灭六个结。但实际上我们打开本来是解开根结,后面还有觉空灭,这六个结后要度过五阴魔障,这是修行做功夫的步骤。也就是说,当你今天这样如理如法地打坐,然后道理悟明白,在你用功除习气的过程当中,分为这么六个阶段。那么在这修行过程当中,你如果有正知正见,也就是真正明心见性了,在你的修行过程当中是没有魔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所有的魔障都毕竟空,所有的魔也好,或者是身心上的障碍,这些障都是毕竟空。

   真正以明心见性的真理放大光明,“啪”这么一照,明心见性的这个真理就像太阳光一样,一照之下,所有的阴影全没有了,什么牛鬼蛇神、什么大魔头全部隐去,不复再见。只要大家真正先把心地悟明白,在你修行的过程当中不会出现魔障,只有境界。《楞严经》说有五阴魔,五阴魔是对那些未明心见性者及外道而言的,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他会出现这五阴,色受想行识每一阴就是十种境界,你着上去就变成魔。这是因为你心地不明,追求外境,是故出现魔障。若能明心见性,时时以这个道理观照你的自性,观照你的言行举止,让你的言行举止都符合自性的道理。那不管何种境界来现,见亦不见,听亦不听,不理不睬,一心持咒,心念耳闻,无有任何障碍能障碍你!

   是故要想修成愣严大定,一则要有明心见性的智慧,二则要严持戒律。严持戒律就是如理如法,明心见性的智慧就是有正知正见,学人只有依止此二点,方可修成愣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佛的定,不会出现障碍,不会出现魔障。故说修心中心法的人没有魔障,因心中心法以明心见性为第一步,明心见性之后无有任何魔障!明心见性就是大智慧、金刚般若波罗蜜,般若的力量最大。般若的力量“啪”一照什么东西都没有了,粉身碎骨了。你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看到一些色相,好似看起来神通变化大的不得了。其实这是五蕴的一些假相,不理睬则悠然而过,理睬它则被此假相牢牢粘住,脱身不得。明心见性者,已然明白此等假相都是毕竟空的、不可得的,不加理睬,不管高山平地一越而过。故说修心中心法者无有魔障,因此修法以明心见性为前提,修心中心法,第一步要求学人先全力以赴地打坐,300座、500座、1000座,打开本来后再悟明心地。修行修什么?消除习气!

   第一步打开来、悟明心地,消除见惑;

   第二步修禅定,时时在事上磨练观照,修掉思惑;

   第三步思惑除尽,再发心为大众做事情,在做事情当中磨练自己、消除尘沙惑;

   第四步学无量的法门,消除无明惑,一品一品地消。

   明心见性者是不会出现魔障的,并且自己知道怎么修,知道自己的功夫做到哪一步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下面说一说闭关。真正闭关也有条件,住山要破初关,就是已打开本来、悟明心地,这是第一关。打开本来面目者,见惑已经消除了,所有的知见都是正知正见,这样的人可以独自住在山上用功,他已经知道怎么修,但是还不能闭死关。因为此时还有比较重的思惑,烦恼还是比较粗重,此人若独自闭在关房内,烦恼起来会控制不住,可以先闭方便关。

   第二关重关,闭死关一定要破重关,破重关就是了思惑,也就是最起码断欲界的九品思惑、证到三果,你才达到闭死关的地步,才能闭得住。

   第三关是生死牢关。生死牢关就是说最起码了分段生死,分段生死一了就出三界。闭死关先要除欲界的九品思惑,之后还有色界、无色界的七十二品思惑,在闭关过程中一品一品地消除,这些消除尽了,生死牢关就被冲破。所以闭关就为了闯生死牢关,生死牢关一出,你就出三界了。

   第四关:出三界之后,还有末后关。末后关就是消除尘沙惑和无明惑,了变易生死,这需要在事情上磨练,在弘法利生度众生过程当中利他而达到自利。

   所以,我们修行有修行的步骤和修行用功的次第,要很清楚地知道,这样的话你用起功来就很明白。

   生问:这几天有时持咒当自己心比较静的时候,咒语就提不起来了,这个时候我就开始观它,不再念了。请问师父,这样对不对?

   师答:好,你坐下,这个问题已经讲过好几次了。持咒要绵绵密密,打坐的时候绵绵密密地持咒,下座的时候也要绵绵密密地持咒。念得清清楚楚,听得了了分明,念得心里很清净了,还能念时继续念。存有很清净的那一念还是妄念,切勿认为很清净了就可以不念了;还有认为我念的太累了,嘴都念干了,就不念了,这都不算数。要念得自然脱开,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咒自然脱开,自然念不出来,你就不要再提它,那就已经入定了。自然念不出来,可以不念。不念干什么,观着它,看着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空空静静,最后能观之心和所观之空境全没了,那就完全能所脱开,没有能所。没有能所,自性就了了显现。此念咒的方法要掌握。

   生问:师父提到能所,我想问一下这个能所怎么划分?

   师答:能和所,我们念咒的时候是有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咒,观心的时候有能观之心和所观之境。其实这个能所是自己心分出来的不同的心。就唯识来讲,我相是这么产生的,第七识的心缘第八识的心产生出第七识的我相,这就是有能所产生相的;如果没有能所,就不会有我相。没有能所就是毕竟空,毕竟空也是毕竟有,它是一体不可分。能所脱开是自然的境界,不能有求,有求就不能称能所脱开,要无求,没有祈求之心。你起的心就是能,所求的那个要脱开的境界就是所,这就是能所。要如理如法地用功,绵绵密密地持咒,绵绵密密地观照,功到就自然成。

   生问:师父,深入禅定是从四禅八定开始的吗?

   师答:不一定,因为禅定有深浅不同。每个人达到什么禅定,因人而异,根基不同所进入的禅定也不尽相同,有超越,有渐次的。一般人修禅定,分为四禅八定,再加后面一个灭尽定,就是九次第定。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再连同四空,一共加起来八定,最后还有一个灭尽定,就是九定。

   在四禅之前还有四个定:粗定、细定、欲界定、未到定。禅修之初心粗粗地定下来,这是粗定;接着心比较细地定下来,这是细定;再接下来感觉自己身体很轻、人身长大,人飘起来、睡在云彩上,踩在莲花上;或是一只脚踩在这个山头,另外一只脚到另外一个山头,这叫欲界定。欲界最后一个定叫未到定,就是未到初禅的定,出现八功德水,整个身心会发生变化,出现暖、热、涩、滑、痛、痒、冷、麻一共八种境界的变化,这个就是未到定,就是未到初禅。所出现的这些变化一去不复返,进入初禅后,这八种境界不复重现。

   进入初禅就比较舒服了,在座各位,好多人仍是处于未到定的状态。坐不住啊,到底是心坐不住,还是身体坐不住,大腿坐不住,不知道,反正就是坐不住。做功夫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若是平时少用功,来此打七你就痛苦了,坐了一个星期还坐不住,别人已经坐得非常安祥了、非常快乐了,进入禅天了,你却还在欲界、还在痛着。所以,平时就要用功,有时间要多打坐。禅定在自修过程中要经过欲界四定、色界四定、空界四定。这是自修出三界,证阿罗汉,三果阿罗汉已出欲界,色界还未出,住在四禅天的五不还天里修四果,修完四果回小向大,行菩萨道。在自修的过程当中,算起来就是九加四一共十三次第定。

   再修就是楞严大定,楞严大定是用正知正见观照你的言行,在做事情当中慢慢地磨练。前面自修才十三位,修楞严大定消除尘沙惑和无明惑,一直到等觉、等觉金刚后心、妙觉共六十圣位,这都是属于禅定的境界,与禅定分不开的。后面的首楞严定是活里活泼的,前面的定需要真正地用功修禅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些人在修禅定的过程当中,“啪”一开悟,前面已经证到四果,后面就进入行菩萨道,消除尘沙惑和无明惑。有的人偶尔打开之后,道理虽已悟明,因缺少禅定功夫,境界现前,依然烦恼不已,好多人怕多打坐,这样功夫上不去啊!要下决定心、精进心、勇猛心,勤打坐、修禅定!用功要定慧等持!

   生问:阿弥陀佛,看老人的开示里面讲,极微细的妄念要在金刚密定里才能消除,请师父开示一下什么叫金刚密定,老人在开示中讲什么是妄念,所有的妄念都要息,是吗?

   师答:金刚萨垛定,也叫金刚密定,就是说像金刚一样不坏的定,一般要到八地以后才达到。八地就是不动地,只有内心清静者,才能将微细的细惑真正看清。第八识那些微细的细惑真正看得清楚了,你才谈得上将之纠正,将之消除;连看都看不清楚,就谈不上将之纠正与消除。真正的金刚定要八地以后,要到等觉金刚后心全部消完。有人讲这是初地,这个分法有不同,具体不需要去计较它的位置,反正有这么回事。大家需要深入禅定,深入金刚萨垛定,才能看到这些很微细的细惑,然后把它消除了。比如风平浪静的江面上,看似江水不在流动,若是潜入江水深处,就会看到水在流动、鱼在游动、珊瑚在动、细沙在动,都在流动。修行也要深入很深的禅定,才能看到极微细的妄念,功夫做到这一步自然会知道。

   生问:师父好!我在打坐的时候,经常是打两个小时就流两个小时的眼泪,打四个小时吧就流四个小时的眼泪,那种悲切的心情无法停止,这应该如何避免?还要请教师父如何避免悟后迷?

   师答:流眼泪有好多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眼睛有问题,这类情况较为普遍。如果打坐老流眼泪,眼睛神经有问题,深入禅定的过程中,会将病气翻出来,就会流眼泪,这是从身体上讲。从心上讲,无量劫以来你的内心有一种悲心,打坐之时内心清静,这种悲心就会显现,会哭、也会流眼泪。

   再讲悟后迷的问题。第一种人没有大彻大悟,没有真正地证见本来面目,只是理上悟到了一些,这个没有力量,谈不上真正开悟,很容易迷掉。别人一说你就怀疑,怀疑自己言行是否如法,怀疑自己的修行;怀疑师父的所作所为,怀疑师父讲的法;怀疑周围的人事,方向不明,迷失掉了!

   第二种人虽证见本来面目,但没有明白心地。自认为,“我见性了就明心了嘛。”有些师父也这么认证他,这类人也很容易迷惑。打开了,见到的是本体的体性,你还没有悟到相上的性和用上的性,体相用一如的道理你都没有悟明白,你的心从九识、八识、七识以及六识、前五识是个什么状态都没有悟明白,世界上的一切万法到底与你的自性是什么关系没有悟明白,宇宙和人生的道理你也没有悟明白,只是见一次性而已,这样不叫明心见性。是见性,如果这样你就认为是明心见性,会害死人的!还贡高我慢又不得受用,碰到问题,心想自己是明心见性了,怎么圆融不过来,就会发生矛盾,有矛盾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斗争,最后自己也怀疑这是不是明心见性,这是悟后迷的另一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比较少的,就是说也见性打开了,也悟明心地,但是因为不继续用功,疲疲沓沓,认为自己这样就已经成就了。要知道打开本来、悟明心地,这是修行的开始,你哪能不用功呢?!你认为到家了,听人家说明心见性已经到家了嘛、成佛了嘛,就不要用功了嘛。这样的话,你就开始迷了。明心见性是修行的开始。所谓修行就是修自己的言行,把不符合真理的那些言行修掉,然后再把习气修掉。你现在习气一点也没断掉,还是跟着习气走了嘛,天天跟着习气流浪,你也不深入禅定,也不继续用功、不继续观照,到最后还是悟后迷。

   这三种情况是悟后迷。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到底我打开了没有,我悟明心地了没有。真正悟明心地之后,在你的内心世界没有矛盾、没有烦恼、全部是统一的,是一合相,是毕竟空有,是不即不离。

   生问:师父,我打坐的时候,有的时候那个咒念着念着实在念不动了,就好像快没有气了一样,那个舌头就好像短了一截似的,实在是提也提不起来,那个时候是否还要提起来?

   师答:要提起来,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勇气与信心。提不起来还要提起来,抖擞精神切勿松懈!在定的时候,妄念与正念犹如两军对垒,正念势力强,好似妄念势力更强。这时不作与妄念斗争之想,只管一心持咒、一心听咒。你不提起来妄念胜过你,把你盖住了;“啪”提起来,妄念自然就没有了,要有坚强的毅力与超强的勇气!

   就你们刚才的问题,师父已经一一为你们作了解答。通过一七得刻苦用功,很多人得到了较大利益,可喜!可贺!有些难关还未攻克,不要心急。只要你有雄心万丈,困难自会一一克服。信心是成功之母,要多多鼓励自己。师父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第一七师父已将佛法的精髓告诉了你们,认真听法者,并已经悟明的人,之前修法中所遇到的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第二个七要借祖师的力量了,师父的力量是不够了,借王骧陆上师《证体起用百则》的开示加持大家。王骧陆(仁知)上师对心密做出很大的贡献,最早的修法以及书籍是仁知上师著写的,对我们后学的帮助很大。心中心密法是非常殊胜的法门,释迦牟尼佛深入金刚萨垛定,观看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者多、得道者少,正法的力量弱、魔法的力量强,如何救度末法时代的众生?如何使末法时代的众生也能够修行成就呢?世尊慈悲就此因缘而讲了这部经。是故,福德因缘具足得此法者,此人若是深信此法,誓死不退,精进勇猛,如理如法、持之以恒地修此无上大法,决定成就!心中心密法是入如来地的顿悟法门。

   什么叫顿悟?深入禅定,打开本来、见到本性,并悟明心地,这就是顿悟,这就是顿悟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因众生不同根基而设,有的法门是让学人,慢慢修,然后机缘成熟再明心见性;或是引导学人此生先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后听阿弥陀佛讲法,在阿弥陀佛身边慢慢修,慢慢悟,再明心见性。唯独此法与禅宗相同,是顿悟的法门。虽同是顿悟法门,而心中心法在修法上与其他的宗门(禅宗、净土、法相、天台、西藏密宗)不同,心中心法以六印一咒、三密加持,以无相的方法逼着学人进入三昧、证见本性。深入三昧明心见性之后,与其他一切法相同。故说修心中心法以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悟明心地为宗旨,与一切法门没有矛盾、完全相通。修此大法,若还说,“我修的法怎么怎么好,你们修的法没有我修的法好!”,千万勿有此说,叫人笑掉大牙哦,这样的人,心地未明,还有法门不同的理念。悟明心地者,与其他法门已然相同,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心中心法是以打开本来、明心见性来相印的,故以印心宗为名。

   顿悟法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顿悟需要上上根,还不是上根,要上根利智才能够当下承当。上上根者,以前的人因业障比较轻,贪嗔痴比较少,所以他的智慧就比较深,学佛之前已读了很多的书,智慧很深,听闻佛法即能打开本来。这是上上利根者,此等人可以对他直指人心,这类人当下承当、见性成佛。非此类人若想依靠禅宗,那就很难有指望了。像法时期禅宗祖师直指本性,尽管有很多人当下承当、明白顿悟,也不是容易的,许多禅和子一参就是几十年,更何况现在是末法时期参话头,想要开悟那就更难了。因为直指见性要有高深的智慧,现在人智慧不够、贪嗔痴比较重,点不进去啊,所以就目前来说禅宗与末法时期的诸多众生很难相应,只与极少的上上根者相应。

   从修法要求来说,也是如此。禅宗一修二三十年,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去苦参求开悟,开悟之后保任还要三四十年。二三十年修苦行就是打坐用功住山,打开之后又要二三十年、四十年的保任。当年赵州老和尚不杂用心,他是完全靠自力的保任、观照,这样的人以前尚且不多,更何况末法时期,现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各方面都不允许你用二三十年住在山里打坐,再用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死死地保任,环境不允许你这样去做。现在怎么办?就要缩短时间你才行。没有那个时间,我们就缩短时间在三五年之内专门用功,那么你就缩短了十倍了。是故心中心法弥补禅宗的不足之处,能够把修禅宗修不上的那些人接上,同时又弥补净宗的不足之处。禅宗用功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而心中心法是三分之二靠佛力的加持、三分之一靠自力,相对来说较易。

   虽说心中心法靠三密加持,听起来好像是密,其实是以禅为宗、以般若为用(开悟后以般若为用,开悟之前以三密加持为用),深入禅定、打开本来,见到佛性之后再悟明心地、开般若智慧;禅宗以高深智慧为入门,而心中心是以比较深的禅定为入门,先见性再悟明心地。有人问,“心中心法到底是先见性还是先明心?”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一样。心中心法因以禅定为入门,故上中下三根人皆能普被,修此法者若是如理如法地用功,皆能深入禅定、证见本来面目。

   如理如法修心中心法百座者,能消除三恶道之业,保住人身不失而能继续修行。地藏经云:坠入恶道,又无后人超度,无有出期。是故不要怕痛,身心俱痛是在消三恶道之业,借助佛菩萨的加持力,重业轻报。如理如法地用功三年(千座),必登东山之堂、安居于少林之室,东山就是黄梅东山双峰山,禅宗五祖和四祖讲经说法的地方;少林之室是说当年达摩祖师西来东土,入住少林寺,将禅宗弘传出来的地方。心中心法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大愚祖师弘扬开来,历经几代祖师大力弘扬,四众弟子因修心中心法成就者,已越来越多。修此法成就,靠佛力地加持、三宝地加持,靠十方诸佛菩萨地加持。所以我们开始就念:南无咕噜呗,皈依金刚上师地加持;南无布达雅,南无达尔玛雅,南无僧格雅,皈依佛法僧三宝地加持;再念一切佛心中心咒,就借十方诸佛菩萨地加持。因依仗佛力,靠三宝地加持证入本来面目,所以就比其他一些宗法容易一些,唯独悟后用功不如宗下严谨。

   原因之一:修禅宗者悟明之后,时时保任、不杂用心,用禅宗的话来讲,就是“一时失照,如同死人”。禅宗还用公案时时磨练学人心智,心中心法这方面较为欠缺。若是明心见性之后,时时借鉴禅宗公案磨练自己,你的心自会越来越灵活,犹如水上葫芦让人无法揿住。所以你要使自己这颗心不即不离、毕竟空,不着有、不着空,时时这样保任,那人家就揿不住你。

   原因之二:目前修心中心法居士居多,居士因为地位、环境、工作等诸多因素,无法做到像宗下那样坐在那里打坐、观照、保任,证入本来、悟明心地之后客观上条件不允许,主观上自身不努力!

   原因之三:虽然证到实相,但是没有起妙用。好多老修行,打坐打得很好,也很用功,一坐就坐十来个小时,五六个小时一动不动,若是请他以般若为妙用,什么是般若妙用不知道啊,无法起妙用。所以,悟后一定要以般若来观照,引用禅宗的一些公案禅机来启发自己,使之悟后能够练心。

   是故禅宗和密宗乃一个法门,证入本来、悟明心地之后,如何练心是一致的。时时观照自心,念起即觉、觉便化空,觉所觉空、空而常照、照而常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即灭、寂灭现前,顿然超出、世出世间,这就是禅宗的用功方法。同样适用于修心中心法者。所以,心中心法其实就是禅宗,心中心法是大圆满九乘次第的最高乘,是大手印的最高层次,这些都是直指心地的用功方法。

   般若的启用在修行中至关重要,你要证得实相,上座一定要深入禅定,下座要时时起用般若观照。有些人既不能起用般若,又做不到得力观照,虽修法多年,仍是烦恼不止,而后心生怀疑,遂起退转之心。07年大灵岩寺打七,好多人说,“幸好听到乘一师父讲法,若非听到师父开示,就要退转不修了。”这不是法的问题,是修法者的问题,既没能起用,又信不具足。倘若依靠有一位师父在身旁时时指点,但师资力量不够啊!元音上师考虑到此等因缘,故叫多位师父代为传法。一类人是因为起不了般若之用,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而后退。另一类人是被情见所覆盖,就是世俗的情见很重,虽然也悟明白了,但是他就脱不开家庭,脱不开配偶、子女,吊在那里,吊得面黄肌瘦的,那么累还心甘情愿。正是佛讲的“可怜悯者”。所以,真正完全得大成就者不是很多,就是后面的起用、观照不够,就像很有钱的人将钱放在口袋里,不知道拿出来用,还要去要饭,终日穷苦,非常可惜。

   明天师父讲证体启用方面的问题,怎么证体、怎么启用,怎么上座用功、怎么下座启用,证到本来面目后怎么样练心,以启发你的般若妙用,然后扫荡习气,把虚习用般若智慧照空,让你的心灵回归本位上。本来是要求打过六印一百座才能听的,未打者没有那个境界,既然要听,就做个参考吧!今天就讲到这儿,各位辛苦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乘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乘一法师)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弘持功德分第八十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五阴妄想分第七十九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魔销总结分第七十八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识阴因相分第七十七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行阴因相分第七十六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想阴因相分第七十五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受阴因相分第七十四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色阴因相分第七十三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魔事因缘分第七十二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七趣总结分第七十一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阿修罗道分第七十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天道因相分第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