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性广法师: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论文研讨会发言纪录)


   日期:2020/7/8 17: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届“人间佛教薪火相传”研讨会
第一场论文研讨会发言纪录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
主讲人:性广法师
回应人:蓝吉富老师
纪 录:信融法师

主持人黄运喜老师:

  主讲人、回应人、各位与会的法师大德,大家好!性广法师是玄奘最杰出的校友之一,因为她在玄奘创下四个第一:首先,她是玄奘宗研所第一届第一名入学的学生,也是玄奘的第一位毕业生,而且她的论文口试成绩到目前为止是最高的,另外,也是第一位将论文改写出书的。所以,等一下的论文发表将是精彩可期。

主讲人性广法师:

  谢谢黄老师的赞叹,我还不晓得我破了那么多的纪录。

  印顺导师的思想非常伟大,我们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才能够在这里共同来赞叹他老人家,甚至愿意将他的思想薪火相传,以此作为我们的自我期许。但他常被一些自以为有修行的人批评批判,甚至指责为没有修行。我个人是一个很喜欢禅修的人,我也服膺导师的思想,所以,写这本书,在我的内心里,是以一种报恩的心情为之。但这并非是盲目的护师,而是我在禅修的过程中,真正在导师的著作中看到佛法的正见,这些正见一直指引着我,使我比起一些只有修行而没有知见的人幸运。

  导师谈禅修是以人间佛教的思想为主轴来谈思想、修行,在二千多年的禅法传承中,导师有所继承,也有所批判。他继承的已经不是一般禅修者的宗门禅法,而是佛陀的正教,是龙树菩萨以菩萨行,入世无碍而得解脱的禅法正见。所以他所继承的非常的深刻,他批判的是一些变质的禅法,他批判西藏密教、声闻乃至禅宗的自了心态。或许你会以为他都在批判,其实他亦有所建树,他思想的主轴,就是“人间佛教”入世的精神。

  我自己是一位修行的人,要用我自己的见证来告诉大家(想修行的人),如果没有印顺导师所提炼的禅观正见,修行很可能走偏差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如实把导师的思想传递出来,也能够如实回应一般人的批判。所以,谈论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如果不以“人间佛教禅法”为命题,实在不足以掌握其积极建立的面向。

  现在请大家先翻到本书的目次,先大概讲一下本书的思想主轴:第一章是绪论,谈述研究缘起。其中谈到我向导师请教的一些禅法见地。至于本书的问题意识,第一:我们谈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如果没有以“人间佛教禅法”的命题,实在不足以掌握其积极建立的面向。第二、两方探索:我还是抓住了导师在《印度之佛教》序文里所谈到的讯息:“立本于初期佛教之淳朴”与“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以这两个方向来探索导师人间佛教禅法的思想。

  第二章开始谈导师的禅学思想,首先先谈人,所以我以人格特写的方式记述导师(一万多个字)──“积极研求佛法真意,消极顺应人事因缘”。接着,回顾人间佛教思想,从酝酿到成形及其要义,因为导师关怀全体佛教,而禅修则是导师不可能不触及的修行问题。

  本章第三节是本书的特色之一,我以检验手法、反向操作及禅学研究手法的观点,来重新诠释导师在其著作当中批判各家禅法的研究方法与精神。除了人间佛教的精神以外,在理则上把握缘起中道,在实践上则是把握八正道中道。反向操作,就是要检验禅法,第一要检验学理:检验其空理的纯粹度。第二要检验其经验,是梦境、幻境、定境、或是不共世间的慧证。接着,还要检验其走向人间关怀及有效兑现的情形。

  在禅学的研究中,导师至少有三个成就:第一是揭开秘密;第二是脱离幻想,因为真正可以让我们得解脱的,是认清所有事物无常、空、无我的真相,而不是唯心假想的观想;第三是对禅宗历史研究的贡献。

  第三章是“传统的继承”。本章分为四节,厘清禅修的知见。本书在戒定慧三学中,着重定学、慧学知见的启发。在修定的歧途中,导师有两个特见:第一、因为专注于禅定,不能迈向解脱,而获升天果报;第二、修定而不作如实胜义的观察,而往见光、见佛等关注的唯心禅法。升天与见佛并非不好,但它们跟究竟得解脱,没有绝对的关系。另外,导师还有一个研究成果,就是以禅者禅修的经验结合四空定、四无色界。日本也有人提到三界与禅法的关系,但不若导师来得详尽透彻。接着,在抉择禅观所缘中,比较有特色的是胜解作意和真实作意的区分。这是导师研究的重点之一。

  第四章是“传统的批判”。导师批判了声闻禅法(因为它不能深观般若,忽视无量三昧)、中国禅宗与假想观法。印顺导师是汉传佛教的精神领袖,我深信在印顺导师影响下的台湾佛教,现在若要与藏传佛教论禅法,绝对不会重蹈支那堪布与莲花戒辩论而一败涂地的覆辙。这是我从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禅法知见所得到的坚定信心。

  第五章是谈实践的:在指点当代迷津方面,建议勤修无量三昧,发扬禅宗灵动的精神。我从这里也看到导师对传统禅门宗派敦厚的地方。有关人间禅法的要旨,是把禅堂的修行回归到人间的实践,其意象为“人间菩萨的禅法、青年佛教的实践”。所以,佛教青年禅法的真正道场,不在禅堂而在人间;禅法所缘不在自身的离苦,而是缘众生苦而发菩提心。我很高兴在研究印顺导师的禅法时,得到“走入人间的禅法”的结论。这不是我的预设立场,却是必然的结论,请大家批评指教!

回应人蓝吉富老师:

  性广法师的这部书,所说的不只是禅法,可说是印顺学的实践论及其根本思想,而且还包括人间佛教要付诸实行的全面架构。这本书有几个特点:

  第一、选题有胆识:
  因为一般大都不认为印老的精采之处在禅法,但性广法师选择了这个大家都不看好的面向为题目。另外,印老在这方面的看法,大都是零散的,作者能在这么零散的资料中整理出一个体系,可见得是相当有见识的。

  第二、基本功夫扎实:
  性广法师的禅法训练足够,对印老的思想熟悉,这两个基础具足,才能写出这本书。

  第三、组织力强:
  要把几十本书的零散资料系统化、组织化,其组织力要非常强。

  以上是综合看法,接着来谈其他问题:第一、在撰写论文的态度方面,有两类:论师的与学术的。性广法师所采取的态度,可说是论师式的。因为采取学术的态度,一定要有批评,但是本书完全没有批评,只有赞扬。第二、在史料搜集和方法应用方面:要多注意国际佛教学术成果,多应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内容方面:在将来若有更进一步的著作时,我建议,在章节方面增加“人间佛教禅法与大小乘禅法的比较”,以凸显人间禅法的特质;增加“人间佛教禅法与当代禅师的比较”;密教的批评可再增加。第四、我要为密勒日巴讲话,因为这是方便,不是其本意。

游祥洲:

  请教性广法师,在本书的第四章“传统的批判”中,对这些不同传承禅法有所批判,但我觉得人间佛教应该是非常有包容性的,所以,法师若有进一步的著作时,是否能够对这些不同的传承多一些同情的了解,而采取更宽广、开阔的方式来作处理?

见晋法师:

  请教性广法师,人间佛教禅法实际修行的步骤,方法及其检验如何?

性广法师:

  声闻的禅法是一切禅法的基础,导师在《华严经》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看到,每一善知识都是以解脱门带领众生迈向解脱。所以,大乘的禅波罗蜜是以三昧,而非只以某一所缘之禅法作为修行。

  关于密教方面问题非常大,但这不是本书的内容。导师批判假想禅法,我是整体论述唯心假想的修持系统,而非专指密教的系统。我简单回答到此。

  这本书有很多缺失,也有我个人的一点浅见,希望大家能多给我指教!希望人间禅法开放给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得一个解脱门,在苦难的人世间,有人间佛教禅法的行者以其解脱门来度化众生,所有人间禅法修行者的全部度生行门加总起来,刚好圆满成就了佛果、辉映了法界。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性广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性广法师)  

 江灿腾教授:一个新禅学思想家的诞生——贺性广法师的“人间 

 性广法师:覆清泉居士谈禅观修学 

 性广法师:出堂叮咛语 禅七开示录(十七)——出堂日 开示 

 性广法师:无住生心 禅七开示录(十六)――出堂日 晨诵 

 性广法师:自知自作证 禅七开示录(十五)――第七日 大堂 

 性广法师:菩萨心行 禅七开示录(十四)――第七日 晨诵 

 性广法师:苦口说菩提 禅七开示录(十三)――第六日 大堂 

 性广法师:次第升进 禅七开示录(十二)――第六日 晨诵 

 性广法师:观色如聚沫 禅七开示录(十一)――第五日 大堂 

 性广法师:观色如聚沫 禅七开示录(十一)――第五日 大堂 

 性广法师:如实观受 禅七开示录(十)――第五日 晨诵 

 性广法师:受如水上泡 禅七开示录(九)――第四日 大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