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高月明居士:如何入定?


   日期:2020/8/7 16: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入定?

  在修习禅定上,我能给大家的理念是什么?
  对此用一比喻再作一简要说明:给你一张羊皮,要求你缝制一只皮球。你该如何对这张羊皮进行剪裁?有两条路:第一、需要你用许多时间去学习数学几何知识,然后再去计算该如何剪裁这张羊皮。第二、你买一只很圆的橙子。把皮“不间断”地剥下来。然后铺在羊皮上,按照桔子皮的形状剪切下羊皮。这样几分钟你就完成了任务。同理,修习禅定,你不必要成为佛学理论方面的专家(只汲取我们需要的即可)。你要知道“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很清楚:科学禅定的唯一目的,就是以科学的简洁干脆的理念修习“定力”。然后以心理科学、生命科学理念为基础,让人们学会运用心灵的力量,进而获得健康。在修习定力方面,科学禅定从总体来说,就是给你一只橙子。
  
  1、什么是空境?
  就像食盐也叫氯化钠一样,如何入定等同于如何体验空境?要想体验空境,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空境?
  很简单:清清楚楚就是“空境”。是越空越清楚,越清楚越空。当年达摩祖师面壁时“闻蚁斗如雷鸣”。这句话已经将“空境”形容得很清楚了(注意:不是达摩祖师入了什么境界后才有了这个能力,而是空境本身的特性)。千万不要再到什么地方求个什么“空”,造出个什么“空境”出来。所以清清楚楚就是空。本心就是空境——就像一面洁净的镜子(镜子越干净就越清楚,也就是越空),所映照出的万物就是你的感觉和思想。万物在镜中流转逃飞,就像你的思念在本心中跌宕起伏一样。无论镜外“电闪雷鸣”,“镜子”能够感知到一切,却不会受到丝毫污染(不垢不净)。这就是空境。
  你猜猜这是什么东西: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结晶粉末。相对密度2。165( 25℃)。熔点801℃。沸点1413℃。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溶于水和甘油,难溶于乙醇。很难猜吧?答案是:食盐。所以注意:所有对“空境”的描述只能用形容词。而只有你品尝到了食盐,你才能知道食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可是当你品尝过了,而又向更多的人去描述食盐是什么时,你也只能用形容词。然后听你描述的人的感受,就如此时此刻的你对我所形容“空境”内容的感受一样!
  2、空境不是你“修”出来的。
  人们普遍对“体验空境”有一种误解:即认为体验空境就像煮米饭,只有煮到一定时候,饭才会熟——即认为只有修习到一定的的候“空境体验”才会出现。实际情况是: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空境。只是没有经过修习的人,没有能力将空境延长,体验不明显,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而已。就比如:你“一触即离”地触摸打火机的火焰,就算“摸上”一千次,你的手指也不会被烧伤。而你持续地停留在火焰上三秒钟,只要一次,“质”的变化出现了——你会被烧的很痛——如果是一小块猪肉的话,就会被烧焦。这是“时间的量变”引发的质变。所以修习禅定的关键是如何将体验到的“空境”延长。
  
  3、如何获得空境的体验
  首先,以《金刚经》中的三际托空(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去体验。空境在哪里找?在你的第一个念头与第二个念头的空档里找。读一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一个字句之间的“空档”就是空境——清清楚楚的空境。因为太短了(大脑神经系统完成一次同步震荡的时间是40毫秒(1/25秒),所以最短的空境不会短于40毫秒)。没有一定心力为基础,不会有所延长,就很难切实地感受到。
  其次,以密宗大手印的最高秘诀去体验空境(即:最初令心坦然住,不擒不纵离妄念,陡然斥心呼——呸,猛然续呼“呀码呵”,一切皆无“唯惊愕”。“愕然”洞达了无碍,明澈通达无言说。法身自性当认之,直指人心第一要):人的意识平时是非常松散的,当你被别人一声恐喝而吓到时,你就会体验到很短的一小段“空境”——一小段的清清楚楚。而大手印的方法就是用“惊愕”来截断杂念妄想,来体验清清楚楚的“空境”。
  万法归宗,最好用的就是佛祖所传的绝顶秘诀:“知幻即离”。没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最高密法!!!实际上,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需要有一个基础:就是拥有一定的心力——正信佛学通过包括“安般守意在内的诸方便法门”来获得一定的心力。
  
  4、为什么非得有一定心力才能去体悟“空境”呢?
  打个比方:一位运动员的目标是将一个100公斤的杠铃坚持举过头顶一分钟。他会怎么进行练习?他会一开始就去试举100公斤的杠铃么?绝不会。因为教练清楚地知道:由于没有能力举起来一次,肌肉就得不到有效训练。所以就算尝试举上一万次,除了伤筋动骨以外,所获只能是空费力气!所以方法只有一个:渐次修习——从20公斤到50公斤,再到80公斤的练习。最终会举起一次的100公斤的杠铃。然后将一次变为一万次,就获得了挺举过头顶一分钟杠铃的能力。
  简单清楚:首先,你要通过意数呼吸(20公斤——80公斤的杠铃的练习)的练习,拥有体验一次空境(举起100公斤的杠铃)的能力。然后通过不断的去体验(举杠铃),就获得了超强度的心力(长驻空境)。
  
  5、什么是知幻即离?如何用“知幻即离”去体验空境?
  很简单,知,即察觉。就是你在打坐时,突然察觉到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的体验。你一察觉,空境出现了,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空,本来空,不用再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千万不要再用个什么秘法去除妄想。就是说:在经过数呼吸的训练后,你有能力在“一察觉”后,体验并保持到——超过0.5秒钟的清清楚楚——察觉的当下就是空境,你就住于空境了。如何延长保持这一段的清清楚楚,就是修定的全部内容了。
  
  注意:不可拔苗助长。没有训练意数呼吸而体验到的“空境”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你的“心力”还不足以延长而体验到“纯度较高”的空境。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把握”的程度(举不起100公斤的杠铃)。当你有能力举起100公斤杠铃的时候,举一次就是一次的效果,举两次就是两次的效果。如此举上一万次,才是真实有效的训练。(还是那句话: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一个东西,这样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只与你个人有关系)。当你通过意数呼吸的训练而将基础打好时,你就有“心力”去体验一小段清清楚楚的“空境”了。然后将这一小段空境想办法延长就可以了。
  如何延长体验到的“空境”,就是如何持续不断的去体悟空境,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死亡的绝境中——在1998年的一天上午的10点钟,我突然顿悟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秘诀:“当你察觉有妄想的时候,就是空境。当下空境,本来空境。那么,你不要去到那里去找清净,找空境了,你只需要不断察觉,就可以不断地去体悟空境了”。所以这个秘诀就是——不断察觉。
  肯定有老学究会说:不断察觉本身这一念就是“大妄念”。这句话是对的。关键是:谈佛议理的人们都太有“远见”了——每一天都在“谈论着河对岸的美丽景色”。当人们给他一艘船的时候,他却说:“你们错了,我们的目的是要到河对岸去,而不是船,船不是河对岸”。“船不是河对岸”这句话谁能说是错的呢?
  当“不断察觉”经不断修习后,当你有能力将“空境”延长到2秒钟时,你就会体验到“一小段”的空,就会有“原来是我”的感觉。
  什么是“原来是我”?
  简单地说:“你会感到你就是你,一个活生生的你自己,一个非常清楚地存在着的你自己”。(实际大手印的大声的一声“呸”,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是体验那个“原来是我”的感觉。突然你被吓时,是否体验过一个很清楚的“我”的感觉呢)。“原来是我”就是一段空境的体验,就是精真元明的体验,就是一段时间的入定。我们只要想办法把这种感觉延长就可以了(从这里开始我们涉及到的心理科学、脑科学方面的知识就会越来越多,而最终都会归于物理学门下)。
  如何延长“原来是我”?
  到这里我们碰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无论如何“空境”的延长不会超过3秒钟。原因如下:
  此时此刻你现在在想什么?你以为你的思想像流水一样连续地流过你的意识的吗?实际上你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象是一段一段的流过我们的意识的。这就像我们曾经以为电影是连续播放的一样——实际上电影采用的是每秒24幅画面(电视25幅——1秒钟大脑神经元会同步震荡25次,每次40毫秒)的速度播放的。如果电影以每秒低于24幅画面的速度播放,你看到的将是一幅一幅的“图片画面”在你的眼前闪过。人的意识流也是同样的一种机制:意识流在你的脑中也是以一幅一幅的“画面”流过的。那么一个“意识图片”(可以认为是“意识量子”)是多长时间?它的框限又是多少?又如何与佛学禅定相融通的呢?
  
  看一下,我们曾经看过的耐克尔立方体:

  简单地说:你可以看到两种透视(查看以前文章)——看到的人像或花瓶(不同透视形状的立方体)是在你的意识中不断转换的(就是一会看到双人面像,一会看到花瓶)。而你永远不可能同时看到两种透视——就是说你的意识中不会同时呈现人像和花瓶。而在此时此刻活生生的意识中,你只能装下一个意像——也就是只能有一个“意识画面”。(对于这一点,脑科学论述是很深奥和复杂的:比如一次的脑电流同步振荡是30~40毫秒等等。今天你只需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以后我们还会更深入地谈到更深刻的东西)。这个“意识画面”所持续的时间从40‰秒(即40毫秒)的下限到3秒钟的上限之内。
  更清楚地说:“意识图片”的下限是:你要想让花瓶与双人面像在你的意识中转换的速率再快也绝不会超过每秒钟25次(一秒钟有25个40毫秒)——就是在40毫秒之内绝不会连续地出现两次的“意识图片”。而上限是:无论如何你的意识中所保留花瓶的“意像”绝不会超过3秒钟就会自动转换为双人面像(就是绝不会超过三秒钟,意识图片肯定要变换为另一张意识图片的意思)。有人感觉是超过了三秒,实际上是两个感觉到的“一种透视(比如花瓶)”的间隙很小而已。只要你是人你就逃不出这么一个“此时此刻的意识限度(0。04秒——3秒钟)”。以上意义很明确,无论如何一个完整的“空境”片断被限制在0。04秒——3秒钟之内——无论如何,谁也逃不出这么一个意识的框限。
  很简单,修禅定的另一个非常重要关键出现了:我们无法延长“空境片断的体验”,那么只有不断地体验“空境片断”来获得长时间的“空境体验”了——这就有如:自行车的链节连接到一起形成链条一样——即形成“空境链条”。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所出现“空境片断”之间的距离缩短——直到连续无间隔地出现“空境链条”?
  答案还是要通过“不断察觉”为原动力,使“空境片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当然这个频率有一个心理机能上的上限——这个频率再快不能快于每秒钟一次(另外注意:不断增快“不断察觉”频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不断体验到空境的方式为训练手段,进而获得可以延长体验在空境中的能力。反过来说,当通过一段时间不断察觉的练习,随着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时间的延长,不断察觉的频率是逐步降低的,比如,当一次察觉让你有能力停留在空境中一分钟的时候,那么你的不断察觉的频率就不是每秒钟一次,而是每分钟一次了)。同时,不断察觉也是缩短“空境片断”之间间隔的唯一方法。“不断察觉”体验到的空与“原来是我”体验到的空,本质上都一样。只是把它们看成两个感觉,再开始体验时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运用。
  还是“时间的量变引发了质变”——当无间断地连续出现五次以上的“空境片断”时——即形成“空境链条”时你的另一个感受就会出现:住看清楚。
  什么是“住看清楚”?就是可以较长一段时间“住”在一个“心的入定态里”,对一切(包括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你在清清楚楚地观察着一切一样,而这就是“照”。
  什么又是照?比如,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260个字的是心经。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再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就只有“照”这么一个字。“照”便是全部佛法。精简地说:就像用手电筒去“照”见万物,而手电筒里的电灯泡就是“本心”。而本心“照”见一切。空就是照,照就是观,观就是觉,觉者佛也——转来转去都在形容一个东西。
  我曾经用红笔将“不断察觉、原来是我、住看清楚”(这就是觉空入定的三个秘诀)写在纸上,然后贴自家的天棚上(因为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我是躺着修习禅定的)。每一天看着这个方法,进行修习禅定(在10多平方米的天棚上写满了我修习禅定的关键之处。第一次到我家的人,都会被吓一大跳!搞不清楚这“满天红”到底是个啥意思)。注意:实际上每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方法,都有非常深奥的佛学哲理为基础的——这三个秘诀也是我渐进的领悟融通出来的,绝对不是胡乱简单的。比如: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就是空。这句话至少会有超过一百句的佛祖所说的经文做辅助理解的(这个还须逐渐与修习禅定,相行并进地分析领悟)。今天我只是在给大家画那个“橙子皮”,我们只能走到那里说到那里)。
  小照一下,大概有个几十秒钟。可以比喻为一个点。随着“点”之间的距离的缩短而有了大一点的“照”。这就是线(数学上叫“点动成线”),也就是有了一段的定境。很简单,不断的去体验小段的定境,就会逐步通过训练而体验到大段的定境,这就是入定了!!!!!真是很简单!!!!!!
  此时此刻的你也许会说:太简单了吧,好像愚弄了我们的期待心?是啊!我也觉得太简单了。我也想弄点“玄妙的东西”。可是佛祖说:“亦无渐次”(就是所有的佛、菩萨都按这一个方法修习),一下子把“玄妙”打没了。也许,就是为了今天能把这个说个清楚,让我在死亡绝境中极度痛苦地用功多年。所以请你为我鼓鼓掌吧!!!
  
  附录:
  物理学进入到量子力学的时代已经近一百多年了。量子力学的根本原理让我们制造出了“原子弹,电子表,电视机,手机,各种高尖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高科技等等”,几乎涵盖了当今的一切的科技发展。可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包括创建了量子理论的诸多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一再公开声明:“没有人能懂量子力学”。也就说被公认的事实是:量子理论相当艰深而不容易理解,连专家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的顶尖的物理学家,青丝变白发,就是为了搞懂量子力学。
  从我第一次接触物理学到今天近十年中,我花在学习领悟量子力学上的时间超出了学习佛经的时间。量子力学与佛法的深入融合才是真正深奥而不可思议的,最重要的是十分有用的。同时这种融合(有用有效性的融合)是科学禅定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理念。
  说了半天,量子力学有多么神秘?今天只作点滴分享(只与哲学相关部分)。
  根据量子力学的实验解释:电子、质子(组成原子的构件,所以也是原子的特性)的本质是“虚幻的”,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观察而存在的。就是说你不看一个原子,原子是不存在的。原子竟然是不存在?这多么疯狂阿!既然组成楼房(身体)的砖头(原子)是空的,楼房也肯定是虚幻的!也就是说:本质上我们是不存在的。你的存在依赖于我观察了你,而我的存在依赖于你观察了我。爱因斯坦曾愤怒地反驳说:“我不看月亮,难道月亮就不存在?”可是无论你相信不相信,事实情况是:经过几十年世界科学界的一再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物理学家惠勒根据量子理论而发展出了一个著名的“自观察系统”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说“我们存在的宇宙(星星、树木)是依赖于我们的意识对宇宙的观察而存在的”。你说这句话疯狂不疯狂?
  一个漆黑无月的夜晚,有五个人偶然中在山间的一个亭子里相遇。大家坐下来寒暄之后,闲聊无事就各自讲起自己遇到鬼的故事。结果一个比一个讲得吓人。而当其中一个人正讲得起兴的时候,突然远方传来一声鸡叫,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几个人瞬间随风而去。原来他们每个人都不知道对方就是鬼。
  假如没有心灵,清风、星球、宇宙的存在有什么意义?假如没有心灵,我们又是什么?写文章的我和看文章的你,难道不是空的吗?100年后(就像我们今天看待100年前的人们一样),也会像那些鬼一样,不知道哪里去了。如果原子是空的,那么连什么是个什么都没有,那么到底什么又是什么(宇宙外面还有多少个宇宙?宇宙形成之前是什么?什么是空间?空间如果像一个空心球的话,那么球壳外面是什么?假如一切(物质本身)都没有,那么什么是什么呢?)?当人们想到这里往往会不寒而栗。如果你现在没有“栗”,过后当你想到一个“点”时,就一定就会“颤栗”!颤栗过后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大秘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高月明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高月明居士)  

 高月明居士:量子佛学出版说明 

 高月明居士:什么是四依四不依? 

 高月明居士:如何悟道(3) 

 高月明居士:命运真的存在吗? 

 高月明居士:如何证明电子是无处不在的? 

 高月明居士:揭开世界本质的双缝 

 高月明居士:如何明心见性? 

 高月明居士:如何深入最深定境中? 

 高月明居士:我们拥有"自由意志"吗? 

 高月明居士:心能转物如何转? 

 高月明居士:佛与凡夫的区别在那里? 

 高月明居士:治愈抑郁、焦虑症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