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礼旭老师:“教”字的真义


   日期:2020/8/21 16: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教”字的真义
  蔡礼旭老师
  我们的文字,透过这个文字让人体会人生的哲理,我们看“教”字,左边两个叉,第一个叉是父母、老师画的,第二个叉是孩子很自然效法、学习,这就是一个小孩。所以一个教字就把教育最重要的精髓含摄在其中,言简意赅,一次就点明白。我们去看教育的书,什么理论这么厚,要看以前还有点明白,看完之后,愈看愈不明白,真的。为什么?因为中国它经历过几千年之后,我们的文明经历几千年,它是归纳,把最重要的留下来,那是把纲领所在都会集起来了。现在很多是演绎,把它搞到枝末上面去,源头找不到。你看教字,左边就告诉我们上行下效,身教最重要。
  我们来体会一下,去念师范学院,我也念过师范学院,大部分念的是什么?教材教法,数学怎么教,字怎么教。都在教法当中,有没有考虑到老师教学心境?有没有考虑到老师的一言一行?你看有没有抓到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所在?我们都在枝末打转,都在教这个字怎么教,这一题怎么教。甚至于现在是你要教一节课,要写一个教学方案,教案,你要讲哪句话都要写出来,老师就变成机器了。老师是有血有肉的人,你是要透过你的人生感悟去启发孩子,结果你现在教学变成机器,这样教下来,孩子怎么启发?以前老师带着学生去游山玩水,看到树木,他可能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你们看到这个树长得这么大,你们知不知道关键在哪?它根扎得很深,你们都看不到根。所以一个人在扎基础、在努力的时候,你可能看不到,你只看到他风光的时候。更重要的你要了解人家是怎么一步一脚印努力过来。看到梅花,孔子就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他看到松树、柏树、梅花,它们经历过这些风霜都还长青,都不会枯谢、凋萎,你要去学习它能够经历很多的磨难、挑战。都是用悟性去启发学生,而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已。
  我们看到这个教字就体会到身教,这个教字有没有用嘴巴?没有,没告诉我们只是讲而已,要先做。现在很多家长都跟我们沟通到,孩子怎么都讲不听?我讲这么多次了,他都不听。关键就在这,我们只讲不做。我们换个角度,假如我们自己是小孩,父母只讲不做,你服不服气?不服气。人同此心!我们常常面对一些很有成就的人,他们也很有德行,刚好有机会遇到他们的父母,说你的孩子教得挺好的。这些老人家们都很谦虚、很老实,他说没有,我都没怎么教,不是我的功劳。因为他们觉得我也没跟他讲多少,可是关键是这些长者他们都是很老实的去尽他的孝心,去关怀、爱护兄弟姊妹,自然潜移默化就传给小孩。我们现在不抓到教育的根本,花了一大堆的时间,达不到什么效果;抓到根本就很省力,就是身教。
  右边是手拿着一支树枝,这个树枝的作用其实就是父母、老师在一旁提醒、叮咛学生、叮咛小孩。右边这个符号就是告诉我们,要不厌其烦,很有耐心的教导孩子。所以,一位父母,或者是老师们,只要我们能时时提起身教跟耐性这样的心态,一定能把孩子教好。往往都是在身教、耐性上出了状况,我们才会有很多烦恼,然后孩子也不受教。只要能回到这个字上面的反省,很可能我们就重新再提起这分爱心。是我自己身教不够,是我自己耐性不够,人只要能反思到是我自己有问题,就不会再情绪起起伏伏,他的理智就上来,从我自己开始改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