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蔡礼旭老师:言语的态度


   日期:2020/8/24 2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言语的态度
  蔡礼旭老师
  教授他在整个社会、学术上是很有地位的人,更应该对自己的话要负责任。但是现在这种警觉性不高,往往都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语的教育非常缺乏。诸位朋友,我们曾经上过哪一堂课是专门教言语的态度吗?您从小到大,有上过这堂课的举手。讲话这么重要,我们都没上过,都没有吗?我太伤心了,我们前几堂课不就上过了吗?你们全放下了,功夫真好!“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你们为什么这么无辜的看着我?我是不是在梦中讲过课?你们都忘了。当然说实在的,很多宝贵的经典教诲,听一次还真的很难听到心里面去,听个五次、十次能有印象都已经算不错了。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是记恨,宽容乃是智慧。那个记恨不只记在自己心里面,那个抱怨的态度的人生观还会传给小孩,所以父母常常抱怨的人,小孩也一定是这样。而一个人常常内心都是不平、抱怨,他的人格一定不健康,这都已经埋下他一辈子不幸福的恶种子了。所以,我们言语能不谨慎吗?
  其实真的父母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攸关一个家族的命运。我不是吓唬大家,这都是真实不虚的,只是我们不够那样的警觉性而已。范仲淹先生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的家族没有任何人愿意照顾他跟他的母亲。你看,他的母亲带着一个两岁的孩子,是被整个家族抛弃,他的母亲遇到这样的人生境界,一句抱怨都没有。假如那时候范仲淹的母亲是唉声叹气的时候,有没有范仲淹?有没有一千年不败的家道?有没有可能出七十几个部长级以上的官员,变成国家社会的顶梁柱?就因为他母亲完全没有抱怨,完全的宽容,才赢来了范仲淹这样的孩子,才照顾得出这样的孩子来。甚至于不只是没有抱怨,往后还是体恤所有家族里面跟他们有同样遭遇的人,都要全心全意去帮助他们。所以,他们有义田一千亩,到他清朝的子孙,发扬光大,都到四千亩的义田。
  我们的言语、行为不能不谨慎,“少说伤害的话”,因为伤害会造成对立;“多说关怀的话”,因为关怀可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彼此的了解。这些言语,我们现在是宽容的话说得多,尊重、关怀的话说得多,还是抱怨、还是讽刺、还是伤害话说得多?“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批评造成隔阂。幸好有人拔刀相助,有时候脑子会秀逗一下,但是你要冷静下来,临危不乱,就会突然想起来。所以大家要相信我,他没有跟我讲,我还是想得起来。因为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多次,你的智慧是本有,只要你不慌不忙,就会想起来。然后鼓励激发潜能,鼓励的言语能够让孩子、学生慢慢的提起他的信心。这是言语的课,这都是很关键,需要上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